赵佳晶
摘要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进行的重要教育改革证实,任何教育改革的背后,都隐含着社会文化的制约机制。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取得成功的教育管理改革,一般都十分注意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一项在一个国家中取得显赫成绩的教育管理改革措施,在另一个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区域中,却不一定会取得成功。因此,研究教育管理和文化的相互依存及互动发展关系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对于我们准确剖析教育管理问题,正确把握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师文化学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属于历史的范畴,每一社会都有和自己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伦理道德等,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又给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以巨大的影响作用。高校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作为社会文化里两个分支,有着各自独特的性征和发展机制。本文拟从这两个不同的文化视角入手,分析教师和学生文化各自的特征和互动机制,以期能给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一股新的改革活力。
1 高校教师文化特征
高校教师文化常与一定的社会阶层相联系,体现着某一特定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就整体而言,教师文化总是代表着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在任何学校中,教师文化总是反映着学校的价值系统,确立着学校的价值传统。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1选择性
教师文化的选择性,指的是教师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的时候,能主动的选择文化的精华,而去掉其糟粕部分,形成自己的文化结构体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教师文化的选择性就是要选择出对人类、对社会、对学生有价值,并且又符合教育特点和规律的东西 这种选择既是一种筛选,也是一种构建的过程。因为只有为教师内化丁的东西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构建文化结构和体系。
1.2独立性
教师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必然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但并不等于教师文化和社会文化就混为一体。教师文化在向社会文化保持高度开放性的同时是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的。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教师文化就是教师文化,不能混同于社会文化。其次,教师所面对的社会是复杂的、多元化的,各种文化都兼而有之,这就要求教师文化保持一份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即,教师文化既要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又应与社会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
1.3导向性
教师文化的导向性体现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在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中,教师往往被作为道德的楷模,对其他社会成员甚至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具有导向作用。同时,教师文化的导向性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荀况几千年前就对教师下了很贴切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因此教师职业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示明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典范,以保证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仅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还从教师身上,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2 高校学生文化特征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价值观。学生价值观是学生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学生决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意义的核心因素。它具有:
2.1过渡性
高校学生文化是介于青少年和成人世界之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过渡性产物。它一方面表现为和成人相异的一些价值观念,反映出自主、独立、不成熟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受教师和家长等的深刻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成人的文化理念。经由学生文化,学生可以实现为成人世界打下基础。
2.2非正式性
高校学生文化一般都是非正式形成的,没有经过教师的组织和刻意安排,往往是学生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由于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表现出来的。正因为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因此容易随着群体的改变而改变,不容易凝固下来,只有极小一部分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可能因为社会整体文化格局的影响沉淀下来并得以传承。
2.3多样性
高校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样的,可能会因共同的地域、民族等特征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体,也可能因为共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文化;他们可能会因性别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别文化特征,也可能因为年龄的不同显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既会基于共同的心理需要组成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群体,也会因社会经历不同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质。
3 高校师生文化的互动机制
1939年李皮特和怀特所做的一个经典性实验的研究表明:教师领导及行为方式是师生相互作用模式的重要因素。死板的安排、威胁和专制主义的控制,隔断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紧张、神经过敏和互相攻击。
研究高校师生文化的目的,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他们双方的互动机制主要由教师文化操控,在给予学生文化以影响和引导的同时,受到来自学生文化的反冲力。师生文化的互动机制主要表现在教师这一方:
3.1认识你自己
3.2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多种不同文化表现形式
多数学生都会从同伴那里学会如何与教师打交道,他们往往运用教师的语言,并且描述的是教师所期待的价值。在这里,重要的是要超出这种文化疆界,关注到学生实际所拥有的价值和假设,以及他们作为学生在讨论他们的生活学习时所使用的框架,也就是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去认识他们的文化体系,在甄别出教师文化的假设和参考框架的同时,形成倾听学生声音的能力。
3.3运用文化的观点去诊断和分析
在试图改进学生群体之前,重要的是去理解它,要用文化的观点对他们进行考察,例如是什么把这些群体联系在一起?(如历史、传统、仪式、故事、杰出人物等)?是什么动力和什么因素把这些群体集结成一个群体的?从文化的角度讲,使他们集结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如形成一定的规范和守则、具有了共同的经历等)?对这一群体的成员来说,他们共同的价值和假设是什么?
3.4要认识到生活区域和交往密切的群体对学生文化的重要性
较为密切的和持续的相互作用,是文化发展的强有力因素,为某些群体提供的特定的生活区域是促使其形成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样,要抵制某种文化,将这一文化所属的群体分隔开来也是一种有效策略。
3.5不要轻易地试图去系统的改变学生文化,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文化是可以改变的
系统地改变学生文化的企图往往会导致失败,但这并不说明学生文化不可以受到影响。如果有些学生文化所拥有的价值和假设与学校目的相违背,那么教师首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调查这种反学校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要转变学生文化中与学校目的相排斥的方面,最好是从学生刚刚入高校开始,此时他们尚未被其他高年级的学生社会化,此时可以依靠学校的力量采用一些干扰手段,如宣传学校的价值规范。
3.6在与边缘群体文化相互作用时,注意运用文化的观点
边缘群体指那些有残障、家庭困难、年龄较大等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第一,寻找各种让这些群体的成员感到自己重要性的方式,如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学校事务;第二,使这些学生积极并持续地与其他学生相互交往,而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活在边缘空间状态中;第三,提高这些学生在整个学校群体中的地位,使他们获得认同感,抛却自卑,拾回信心和自尊。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教学原则,应该说,这里所说的“材”应是包括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情况了解在内的,学生的文化特征也理所当然应涵盖在内。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工作者在教育管理中,对学生群体的文化特征考虑不够充分,对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也重视不够,了解学生文化、适应学生文化、引导学生文化、改变与学校、教师文化相悖的学生文化,是我们高校工作者在教育管理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