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斌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两型”社会的主体包括居民家庭、企业、国家(政府),并且需要在四个层次上突破。对此,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政策、完善措施来积极推进。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212-02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形态,是在有限资源约束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理性社会。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重点领域及途径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从国内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肘”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我国基本国情”,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同时,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此外,近年来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也进一步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2.从国际上看,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3.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战略任务的现实意义重大。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发展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中促进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领域面临的巨大压力,而且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经济安全的根本举措。
从具体领域来讲,建设两型社会应重点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从具体环节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在生产而不应是消费,因为追求消费水平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从消费入手只要求居民减少各种产品的消费,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抵触的,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不符合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建设“两型”社会的主体包括居民家庭、企业、国家(政府),并且需要在四个层次上突破。一是以居民家庭为单元的微循环,即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每一个日常家庭生活用品,树立厉行节约的绿色风尚;二是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即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三是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即工业园区按照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或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或杜绝废弃物的排放;四是国家层面上的大循环,即整个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相关法律、规则,促进清洁生产、干净消费、资源循环、环境净化。
二、影响“两型”社会建设的因素及促进措施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等主客观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
1.法制与“两型”社会建设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石。因此,要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分发挥法治在引导、促进、保障“两型”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其中,重点是完善《节约能源法》并加大实施力度,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等,建立起综合反映资源现状、资源利用方式等情况的法律法规及其配套法规,逐渐形成统一、动态协调、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
2.政策激励与“两型”社会建设
激励政策对于增强生产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的激励政策有三类。一是财政激励政策:主要通过投资补贴、产业补贴、消费补贴等财政补贴措施,来引导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立;二是税收激励政策:主要通过实施差别税率、优惠税率、税收返还等税收激励政策,来强化社会节约意识、促进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利用、鼓励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三是环境标志激励政策:通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印贴宣传产品环境品质或特征的用语和(或)象征符号的环境标志,来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的环境安全产品并激发其环保主体意识,同时也可以促进产品生产者将环保因素贯穿于整个商品生产过程,努力改变其产品的环保形象,生产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
3.科技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
技术创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条件。为此,要加快研制资源生产、消费等领域的适用关键技术,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4.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与“两型”社会建设
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是资源粗放利用的主要原因,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这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其中,应把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及扩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经济和法律等手段严格限制能耗、材料、水消耗量高、污染、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的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严重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一批重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5.市场机制与“两型”社会建设
自然资源无价或者价格偏低是我国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是造成自然资源浪费、加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其中包括:资源节约型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资源节约产业的扶持制度以及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此外,还需要建立明晰的资源产权制度,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同时也便于资源配置在效率比较高的产业或者区域。
6.政府与“两型”建设
政府引导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和主导作用。发挥表率作用的途径是,通过建设节约型政府、绿色政府等活动,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发挥引导作用的主要途径包括:政府通过舆论宣传,提高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通过完善资源节约法规标准,综合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促进资源有序、高效开发利用;通过绿色采购引导企业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通过组织编制规划,加强宏观指导;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限制资源浪费型行业、企业的发展,鼓励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的行业。
7.企业与“两型”社会建设
企业是建设“两型”的重要主体,要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为此,各类企业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从企业自身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出发,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要通过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走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路子;要通过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供给,引导消费潮流,转变消费方式。
8.公众与“两型”社会建设
建设“两型”社会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为此,需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全民的资源和环境教育,通过教育强化公众的生态知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或多次使用所购买的物品,把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使节约资源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