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西部县域支行发展定位思考

2009-07-01 02:42王经洲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

王经洲

摘要:西部县域支行对西部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正在不断弱化,甚至成为县域经济的“抽血机”。金融危机下县域支行如何定位,如何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保增长要求,化危为机,成为决定西部县域支行发展的关键。把握金融危机下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变化新特点,积极调整西部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成为推动西部县域支行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自身发展双赢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支行;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91-02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石,决定和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金融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而西部县域支行(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辖县域分支机构,下同)由于网点收缩、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和门槛高等原因对地方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不断衰减。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郑重提出:“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应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部分县市已经把财政性存款与县域支行的贷款投放力度相挂钩,西部县域支行正面临着发展的两难境地。西部县域支行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发掘新商机,把握新机遇,找准定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从而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一、新形势下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西部县域经济面临着农业产业弱、客户层次低、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生命周期短等天然劣势。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危及县支行信贷资产安全,资产质量下滑,不良率高就可能卷土重来。但是,对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GDP50%以上的县域经济不加支持或支持力度非常小,将会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外向经济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历史机遇。

一是未来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区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出两大变动趋势:区位上从东部向西部推进,行政层级上从中心城市向县域推进。东部和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成型,未来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无疑是西部县域。金融危机则加快了这一进程,国家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投资力度,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央2 300亿投资中有130亿投向了县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空前。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县域经济受到了重点倾斜,一些重点工程纷纷落户,部分工程提前开工,积极财政政策下县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开始显现。

二是东部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区域。经过30年的发展,东部地区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 000亿元左右。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使得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开始出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西部县域经济将会承接更多的来自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和大型资源开发类企业的直接投资,产业集群将会进一步形成。

三是消费型经济转型最大受益区域。目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大。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80年西部人均收入相当于东部的70%,到2000年降到了54%。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新一届政府非常关注农民的增收问题,农业税的取消、种粮补贴的发放等惠农政策,西部县域农民收入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如家电下乡等政策频频出台,西部县域经济受益最大。

二、西部县域支行需要重新定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市场转轨的要求,连续撤并、收缩低效网点,加一步加大对中心城市的资源倾斜力度、西部地区尤甚。大多数西部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就是主抓负债业务,做上级行的“储蓄所”,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资金运用主要是上存上级行获取利息收入。这一资金的转移现象被地方政府形象地称为“抽血机”。西部县域支行要突破游离于地方经济发展边缘的尴尬现状,把握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发展机遇,就必须确立新的发展定位,以定位引导行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负债业务为根本。西部县域的优势在于负债业务,也是西部县域支行的立行之本。深挖储蓄存款,分层服务,满足不同客户层次的金融需要。加大财政性存款维护力度,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和代理非税收入的日常服务工作,确保财政存款系统内循环。大力挖掘中小企业存款增长潜力,跟踪新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寻找增长新源泉,不断做大负债规模,充分发挥县域支行资金聚集的基础功能。

二是资产业务是龙头。紧跟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县域的重点项目,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优先配套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紧跟大型央企或省企最新投资动向,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服务延伸和信贷支持工作。紧跟产业承接项目,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产业集群为主要支持对象,强化承接项目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紧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和涉农企业贷款,提高对县域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探索农户合作联保,山、林、土地、水库经营权抵押担保,设计更加灵活的信贷方案。对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项目,要设计有利于项目建设的长期用信方案;对常收常付的商业流通领域企业,要设计常还常贷的用信模式;对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既要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又要满足其季节性收购资金需求。实施差别化的风险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

三是新兴业务和产品是抓手。加大对新兴业务和新产品的推介力度,用新金融理念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对新产品进行分析,重点推广县域需求量大、接受程度高的产品,并根据县域经济的新需求,提出产品创新方案,争取上级行的认可,发挥好产品的服务载体功能。

三、新发展定位急需加强外在环境建设

西部县域支行新的发展定位的确立,更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县域支行及其上级行多方的共同努力。

1.西部县域政府。积极搭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融资平台,依靠产业集群统一从银行争取信贷支持;对政府控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整合,培育精品,壮大实力,争取创出几家获得国有大银行总行认可的担保公司;推动建立社会征信系统,实现银行、税务、工商、电力等部门的企业信息共享,使银行可能方便、全面了解企业的诚信状况;各级政府要大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在中小企业贷款违约时,动员各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助银行催收贷款,确保贷款安全;执法部门要及时满足银行采取法律手段催收贷款的诉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帮助银行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全力打造借款人不敢违约、无法毁约的金融生态环境。

2.县域支行上级行。改变原有的对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鼓励县域支行突破“单极式”发展,多条腿走路,支持县域支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信贷投入,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在审批权限、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西部县域支行以相应的倾斜,扩大个人消费贷款、助业贷款等个人、个体类贷款审批权限,满足县域富裕人群的消费和创业需求,扶持县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尤其要在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上下大功夫,积极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种担保方式并举,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强化县域支行人员培训,强化交流和岗位体验式培训,提高县域支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3.县域支行。加快内部改革,压缩机关二线人员,强化一线力量,切实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并落实到为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组建任务型营销团队,重点跟踪基础设施、大型企业在县域投资、产业转移项目进度,上下联动,适时跟进资产业务;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经营,涉农贷款紧抓核心企业和核心农户,提高收益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
郑州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外向型县域经济的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进贤县地税收入的影响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荣成市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