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招商局后的“战斗”

2009-07-01 03:27吴长荣
航海 2009年3期
关键词:军管会军代表党委委员

吴长荣

在接管招商局60周年前夕,作者回想起拜望解放初接管招商局的第一届局党委委员、原港务局姜远局长的情景。当时,在我俩闲聊中,姜老向我谈到当年接管时的各种情况,并对招商局第一届党委的具体情况作了介绍。

首届局党委书记是邓寅冬,他是军管会航运处副处长、招商局副总代表。委员有军管会航运处处长、招商局总军代表于眉,董华民(分管业务处)、姜远(分管船务处)、马骏(分管人事处)、李宁(分管中国油轮公司)、王瑞丰(分管航政局)。

除7位党委委员外,还有团级副总军代表王监、韩克辛、曹锻,营级军代表刘延穆、李益民、冯攀启等,上述6人参加党委扩大会议。

首届局党委成员年龄大多为三十至四十岁之间,都有着较长的革命经历,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党委书记邓寅冬,四川开江人,生于1904年,1932年参加革命,老红军。于眉时年35岁,山东蓬莱人,北大学生,1936年入党,1938年去延安,中共七大代表。解放战争中任华东兵站政委等职,后调任交通部航务总局副局长、副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1980年逝世。董华民,山东莱阳人,高中文化。姜远,山东招远人,高中文化,1938年入党。

招商局首届局党委原称“中共华东军政委员会直属机关党委会招商局分党委”。局党委在上海市委和华东经委的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在组织接管、复航、抢运、支前、打捞沉船、领导起义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 接管、整顿招商局

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航运处,由华东局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直接领导,于1949年4月在江苏丹阳地区召开了会议,专门制订了接管国营招商局的具体方案,并成立了以邓寅冬和于眉为主的临时党委。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市军管会正式委派于眉、邓寅冬为军事总代表进驻国营招商局,进行接管。党委召开了研究整顿招商局会议。8月份,将局机关由8部1室改为6处1室,为业务、船务、机务、财务、人事、秘书等6处及顾问室,精简了机构及人员,清退了不合格人员800多人。

1950年4月,招商局正式更名为国营轮船总公司。

2.复航抢运保上海

由于国民党逃跑时大肆劫掠破坏,随后又狂轰烂炸和封锁,上海解初期的煤粮油供应发生了危机,不断告急。1949年7月,当时上海存煤量仅有5 000吨,只能维持二三天的供应,必须每天有煤运来补充;粮食仅存4 000万斤,也只能维持上海半月之需。

为保证全市600万人民的生活和巩固上海的新政权,市委要求招商局党委立即狠抓复航抢运工作。局党委责成分管业务处的党委委员董华民和其他军代表,深入船舶,发动船员,抢运煤粮。由于敌机空袭猖狂,船舶在长江里只能夜里航行,白天抛锚防空。1949年6月,“江新”轮在参加煤运中,第一航次连续三天遭敌机袭击6次,驾驶员们英勇无畏,驾船走S形,与敌机斗智,终于把煤胜利运到上海。1949年9月8日,“大生”轮抢运粮食,在江阴水道遭敌机轰炸进水,大副命令船员砍断锚链,快车冲滩抢险。

这期间,局党委和局军管会派出大批军代表上船,和船员们同生死共患难。为保证运输,局党委讨论通过了“船员伤亡保险条例”,建立了长江沿线12个防空站,坚守长江运输线。

由于单靠招商局的船舶运煤运粮不足以扭转上海的煤粮危机,华东局财经委又组建了“华东内河航运管理委员会”,由招商局党委和军管会具体负责领导、管理,局党委委员姜远任主任委员。他上任后,于1949年9月初带了一套班子和局里的一艘小火轮赴镇江坐镇。当时招商局镇江分局已有江苏省军管会派的军代表进驻,是姜远老部下。而分局里的其他职工大多是原招商局属下的人,因此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

为了尽快把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煤粮运往上海,姜远指挥这三省的内河航运公司,把长江各地的驳船、拖轮组织起来。这些小船吃水浅,运量小,但机动灵动,能深入到长江小支流、湖泊把煤粮运入长江,顺流而下,直达上海。其中几百吨大型船,主要安排它们去芜湖及对江的裕溪口抢运煤粮,效果很好。这期间,内河航运每月运到上海的粮食约10万吨、煤20万吨。加上招商局的运输,到1949年12月,上海煤炭存量已达到20多万吨,粮食存量也大大增加了。根据统计,解放后的头三个月就抢运到沪87万吨物资;到1950年5月,船员们共完成了200万吨物资的抢运任务,保证了上海煤粮的正常供应。

1950年2月5日,姜远从镇江返沪。由于局党委委员董华民赴香港领导起义船舶护产斗争,姜远改分管业务处。不久,东北发生灾荒,中央命令上海负责运输四川20万吨粮食去东北。局党委和局军管会接到市委命令,坚决贯彻执行,主要担子又落到32岁的姜远身上。他除了安排局里的船舶前往重庆一带运粮,还组织私营船舶参加抢运。当时的大中华、安孚、民生等私营轮船公司的船都被租来运粮。很快大批救灾粮从四川运到上海,再由招商局的船和民营企业的船转运到大连、营口。从4月到7月,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四川20万吨粮食运到东北的救灾任务,受到党中央和政务院的好评。

上海刚解放时,由于国民党对长江口的封锁,前苏联把石油运到大连,需要接管后的招商局派油轮冲出长江口,去大连把油转运到天津,再由火车运往上海及其他地区。局党委和局军管会决定,派船冲出长江口,去大连运油。1949年6月8日,“永潇”轮开航,局党委委员李宁亲自上船动员、慰问船员,要求船员们为新中国而奋斗。“永潇”轮船员在大连—天津航线上战天斗地,在老船长彭树道、军代表徐赞绪的带领下,把一船船的石油运往天津,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英雄船。“永湘”轮也于1949年6月16日投入这条航线战斗。

1950年5月舟山群岛解放后,南洋航线也复航了,但战斗十分激烈与复杂,船舶经常遭到国民党军舰的偷袭与劫持,为了保护南洋航线,局党委决定成立武装护航大队,由营级军代表冯攀启任大队长,每个船队都派护航战士随船。“建成”、“利东”、“益昌”等船在南洋航线上都和国民党军舰交战过。经过努力,终于把军用物资运往前线,把福建货物运往上海。

3.打捞沉船组织抢修

国民党撤离上海时,将一批小型油轮凿沉于外滩航道中,企图破坏解放后的航运。局党委和局军管会决定由党委委员李宁挂帅,打捞沉船。李宁与打捞船“人民济安”号、铁驳“协济解放”号全体船员和驻船军代表、沉船船员,冒着敌机轰炸和扫射,昼夜打捞,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将“永洛”、“永淮”、“永洮”三艘油轮打捞起浮。紧接着,各打捞船又马不停蹄地打捞其他沉船。从1949年6月至1950年7月,共打捞起公私船舶72艘,增加了迫切需要的运力。

当时修船任务非常艰巨。局党委决定,由接替姜远分管船务部的党委委员张明负责组织各处修船力量。仅解放初期的半年中,就组织抢修了大小公私船舶224艘。其中“江泰”轮被炸沉在芜湖,损坏非常严重,经打捞拖到上海进行抢修,上海招商局修船厂工人和船员展开劳动竞赛,仅5个月就把“江泰”轮抢修一新,首航宁波时,旅客们惊喜万分。

由于大量船舶得到了及时抢修,大大增加了运输能力。

4. 支援前线 解放舟山

1949年10月,局党委和局军管会接到市委命令,要组织、发动船员及所属招商局几个船厂职工,支援解放舟山群岛。动员令发出后,广大海员及船厂职工纷纷报名响应,其中有“中122”轮等27艘船1 082名船员、船厂职工160人。船员们运送部队,运输军用物资,还教解放军战士驾驶技术和机器操纵。船厂职工在浙江象山等地建立了三个造修船厂,船厂职工不顾敌机轰炸,夜以继日地工作,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舟山解放时,160名职工共完成建造、改装大小机帆船320艘,修好250艘,为解放舟山群岛、嵊泗列岛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有124人立功受奖。

在后来解放一江山岛中,局党委和局军管会专门派出53名海员,分别驾驶“利东”、“益昌”两轮参加战斗,为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做出了贡献,江振义等4名船员荣获二等功,19名船员荣获三等功。

5. 策动、领导香港招商局起义

上海一解放,局党委与局军管会在黄慕宗等人建议下,积极策划香港招商局起义。 1950年1月15日,香港招商局和“海厦”、“邓铿”等13艘海轮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招商局,投向新中国,并要求上海招商总局立即派人去领导起义后的护产斗争。局党委和局军管会研究决定,派局党委委员董华民赴港领导护产斗争。

香港招商局、13轮船员起义后,护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敌特对起义船员进行策反,组织隐藏的特务船员进行破坏捣乱,不断造谣污蔑和中伤,并阴谋劫持董华民和部分起义船舶开赴台湾,气焰十分嚣张。董华民紧密团结王俊山、罗秉球等船长、轮机长,紧紧依靠广大起义船员,把起义骨干分子组成纠察队,对敌人猖狂破坏、捣乱,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局党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又及时从上海派了十几名军代表赴港分驻各船,加强了战斗力,从而不断粉碎敌特阴谋。

在董华民的有力领导下,经过起义船员英勇的斗争,粉碎了敌人一次次的破坏,终于使13艘起义船及后续起义的“海玄”轮、“永灏”轮油船取得了胜利,在中国海员斗争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归来的13艘海轮和数百名起义船员,在当时新中国的航运事业中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猜你喜欢
军管会军代表党委委员
新中国成立前后城市军管会的由来、性质与作用
人物志
人物志
父亲当年进入上海军管会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一张“废纸”
论军代表的监督依据与追溯式质量监督
启功“被当兵”
张新华任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