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

2009-06-30 01:01吴光芸
理论与现代化 2009年3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国家

吴光芸

摘要:国家和社会之间一定的社会资本,包括信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等,能够很好地沟通、平衡和发展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协作,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有必要培育社会资本,增强社团的自治性。以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协作,从而实现和谐社会“政府一市场—社会”的三维动态平衡。

关键词:社会资本;国家;社会;三维动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D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3-0026-05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多种视角

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作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是政治学中最重要和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理论问题。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也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众多学科。目前,学术界对于“国家—社会”关系的审视主要有三种视角:多元主义、国家主义和法团主义。

1多元主义理论。多元主义理论认为,由个人简单集合构成的社会产生了政府(国家),政府与社会始终要保持一种信托关系,如果政府亵渎了社会的信任,社会具有重新选择政府的自由。对社会而言,政府的作用在本质上是工具性的,它不能任意干涉社会的秩序,这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权力只是源于人民通过契约而让渡的部分权力;另一方面,对政府是否违背契约而对社会造成致命的侵害要由社会来做裁判者。因此,多元主义理论的实质是公民社会决定国家,公民社会对国家享有最高裁判权。

2国家中心主义理论。国家中心主义论者认为,“国家不必代表某一种社会力量,它有着自己的目标、利益、资源和执行组织。有着管制权力和使用强权的合法性地位,它通过一系列组织实现支配或权威。国家是一个具有自主行动能力的组织实体”。所以,国家权力具有整合社会伦理和谋求公共福利的义务,而不仅仅是消极地维护一个安全的社会秩序。在黑格尔看来,政府的权力如果是有限的,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国家逐渐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存在意义,超越于个体的人而存在,并被逐渐物化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与一般的个体公民相比,国家高高在上,不受任何限制,国家是惟一的,既不可分,亦不可转让。更不受时效约束,对国家权力的任何限制都是不可容忍的。

3法团主义理论。法团主义也称合作主义,强调社会与国家通过一种中介进行合作。它特别突出组织和社会集团的作用,尤其强调正式的私人团体执行公共任务的责任,并且认为,为了减少和控制冲突,就需要削弱个人或个别团体的突出地位,从而使他们都遵循受某种权威影响的秩序。

法团主义融合了多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的某些思想,试图通过一种中介将国家与社会融合起来,模糊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适应及创造性合作方面理解双方的变化,处理二者的冲突与矛盾,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取向。在法团主义看来,社会与国家是一个整体,从整体的利益出发,两者是合作的关系。而非对抗的关系。因此,法团主义极力开拓公共领域,希望通过一整套民主机制来制衡国家这个“巨灵”,解决社会现实中出现的危机和矛盾。法团主义提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并非对立的关系,力图寻找一个恰当的支点,合理地划分公民的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范围,寻找使国家、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都能被发挥出来的途径,使得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促进。

除了上述三种理论视角之外,与法团主义相补充的是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认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具有协作性,即强调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寻求一种双向的适度的制衡关系,国家既要对社会进行必要的干预与调节,同时也要承认社会的独立性,为其提供制度性的法律保障,使其具有一个合法的活动空间。而社会既要具有制衡国家的力量,捍卫自身的独立自主性,又要积极培育多元利益集团,为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为了平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去寻求和建构一种使国家与社会之间具有协作性的社会资本,使得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促进。

二、社会资本视角下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信任合作、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

“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首先,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与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其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信任、理解、同情;其次,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际网络;最后,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有助于推动社会行动和实现行动目标的特性。综合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可知,社会资本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通过民众自由地将个体人力资本进行横向的社会组合而生成的,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它包括:(1)合作性企业和自愿性社团组织;(2)畅通和谐的横向交往网络;(3)民主自治的社会契约;(4)互相信任的心理认同;(5)互学共进的合作创新心态。国家和社会之间一定的社会资本。包括信任、互惠规范和网络等,能够很好地沟通、平衡和发展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1社会资本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

社会资本不是指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存量,而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中的一整套通行的习俗、惯例、规则、信念、价值观、道德标准、思维方式等。“社会资本着重于那些文化价值和态度,这使得公民有合作、信任、理解和彼此产生共鸣的倾向——互相以公民而不是陌生人、竞争者或潜在的敌^来对待。因此,社会资本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能够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社会资本能提高社会的凝聚力,把人们从缺少社会道德心或共同责任感的利己主义者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算计者转变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有社会公益感的社会成员”。当社会成员对其他人行为的正当可靠性即诚信抱有坚定的信念时,他们就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正如亨廷顿所言,彼此不信任和人心不齐会使社会变为一盘散沙,而社会资本为一个群体之成员提供一套共有的、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社会资本可以为社会内部的交流、交换和交往提供便利,为人的协作、合作、联合的活动创造条件。这种社会资本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合作方式、合作范围、合作深度、合作成本。

在帕特南看来,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所具有的长期特征,如信赖、规范与网络等,这些特征有助于促成自发性的合作与协调,可以用来改善社会行动,能够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首先,公民参与网络培养了生机勃勃的普

遍化互惠惯例,即我这样对待你,希望你或者其他人能够相应地回报我。其次,公民参与网络也有利于协调和沟通,并且放大了其他个人值得信任的信息。密集的社会联系容易产生公共舆论和其他有助于培养声誉的方式,这些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建立信任的必要基础。最后,公众参与网络体现了过去协作的成功,这些成功不但证明了公民参与网络在过去岁月中的价值,而且为实现公民解决集体行动的新问题提供了方法。像信任、惯例以及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本存量有自我强化和积累的倾向。一次成功的合作就会建立起联系和信任,这些会有利于未来在完成其他不相关的任务时的合作。

2社会资本为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社会规范

社会资本指的是“一个群体之成员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包括诚实、信任、责任和互惠。家庭、教育机构、宗教机构、政府的政策导向、企业文化等与这些规范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规范包括各种层次: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以及行为习惯等。它是由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的有效实现必然要求制定的。这种社会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演生的秩序”,是自下而上形成并演进的,没有一个机关明确地来制定、颁布、实施这些规则。它不同于由国家机构自上而下指令性发布的法律规则,是公民在多次重复自由组合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为保障个人利益而存在着的最优纳什均衡。

没有社会规范与秩序就不会有正常的社会生活,但社会规范与秩序如果不建立在社会认同和自觉遵行的基础上,是不会得以确立和长久维持的。哈耶克的分析就表明,在传统社会,存在着遵循约定性规则而无须服从命令就能得以维护的秩序,而在当今自由社会的一个事实是,“尽管一些群体会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目的而组织起来,但是所有这些分立的组织和个人所从事的活动之间的协调,则是由那些有助于自生自发秩序的力量所促成的”。因此,社会规范与秩序在根本上是难以进行刻意设计和建构的,而是一个个具有特定目的的个人应对即时性环境而采取自主行动的结果,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然而,这种自生自发秩序,则是以社会成员的自主交往行动及其社会资本的生产为基础的。因为“公民参与网络孕育了一般性交流的牢固准则,促进了社会信任的产生。这种网络有利于协调和交流,扩大声誉,因而也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它不仅促进了合作互动、提高了社会安全、增进了社会效率,也能够在缺乏正式管理控制的情况下规约人们的行为。达致相互的沟通、理解和协同,并在复杂的博弈中形成惯例、规范、关系期待和遵规行动,进而形成一种整体性秩序,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互惠规范与社会秩序。

3社会资本为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公众参与网络

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离不开公众参与网络。这种网络在社会资本里表现为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蕴涵着可转移的资源,具体包括权威关系、信任关系、规范信息网络、多功能的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社会凝聚力、公民参与等方面。

在帕特南看来,公众的参与网络主要有两类:横向为主的关系网络和垂直为主的关系网络。横向关系网络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者联系在一起。而垂直关系网络将不平等的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对共同体而言,横向关系网络越密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而垂直关系网络无论多么密集,无论对其参与者多么重要,都无法维系社会信任和合作。因此,就解决集体行动困境而言,垂直网络要比横向网络的作用小。密集但是彼此分离的垂直网络维持了每一集团内部的合作,而公民参与网络则跨越了社会的分层,滋养了更为广阔的合作。因而,公民参与网络成为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社会资本。

从历史来看,只有当政府与社会之间具有一定的信任关系和联系网络时,才有可能形成参与型社会,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众之间能够进行良性互动。具体来讲,如果一个政府是值得信赖的、守信用的,那么社会主体会形成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即政府不会违背社会主体的信任而对它施加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体为了自己的利益、社团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同时,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是充分信任的,那么,该政府会为社会主体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一定的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实践证明,这些社会资本为社会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创造了前提。而在社会资本匮乏的情况下,社会公众必然产生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和规避,参与型社会也就无从产生,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将趋于失衡。

因此,帕特南认为,透过一种市民参与的网络,特别是由市民自主组成的经济(如合作社)和社会团体(如福利互助组织与兴趣团体)。将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协作。他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在一个拥有大量社会资本存量的共同体中,生活是比较顺心的。……公民参与网络孕育了一般性交流的牢固准则,促进了社会信任的产生。这种网络有利于协调和交流,扩大声誉,因而也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正是由于这种市民参与网络的存在,使得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之间建立了平等合作关系,既解决了许多公共事物的治理问题,也大大增强了社会对政府的信任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为他们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里合作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著名政治学家汉斯·科曼也认定:“社会资本被看成是公民社会的黏合剂。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但是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正式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威权,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构建和谐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动态平衡

1培育健全的市民社会

社会资本的土壤和基石就是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组织。诚如有些学者指出的,“充裕的社会资本储备往往产生紧密的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反过来也普遍被看作现代自由主义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

虽然国内学者对我国是否存在市民社会尚存在争议,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从改革前国家与社会同构,政治强大、社会萎缩的状态下走了出来,回归市民社会成了人们的共识。我国学者借鉴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并通过对中国国情的考察,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模式。如邓正来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这也是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目标。就国家而言,对市民社会起以下作用:(1)国家承认社会的独立性并为其提供制度性的法律保障;(2)国家对社会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为社会活动制定普遍法律规则,对社会无力解决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调。从社会方面看,对国家的作用有:(1)市民社会具有制衡国家的力量,使自己免受国家的干预和侵犯,这是消极方面;

(2)市民社会的发展培育了多元利益社团,这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这是积极作用。唐士其提出了“强社会一强国家”模式,在该模式下国家和社会不是处于对立和冲突状态,两者处于相互制约、合作并彼此依赖的有机统一关系中。这种模式要求:首先,社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种社会组织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较为广阔的自主活动领域,国家行政性联系之外的其他社会联系方式在社会生活的协调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其次,要求国家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在尊重社会及其各种组织法律上的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介入社会生活过程。最后,要求建立国家与社会。尤其是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协同合作、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

2解决“官民二重性”,增强社团组织的自治性,寻求社会资本与社团的相互促进

与西方的国家与社会二分的模式不同,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国家权力对社会进行渗透与控制的特点,这使得作为社会利益以及力量的社团不得不依靠政府来获得政治合法性,从而处于“半官半民”的尴尬地位。陈健民、丘海雄等在对广州市的社团的调查中发现,有半数社团的理事候选人。全部或部分由主管单位提名。不少社团虽有权自由选任领导,却仍邀请官员加入理事会,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官员拥有的权力和资源有利于社团开展工作。

从“市民衬会”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太多的官方参与将削弱社团发展社会资本的功能。当社团过分依赖这种官方联系,只会鼓励不同形式的“庇护”关系的发展,而忽略横向社会联系,这样,社团的存在便完全成为官僚权力的延伸。同时,官员会反过来通过这样的依赖关系,控制或操纵社团。结果是政府的决策层因缺乏反馈信息而拖延制度改革,社团亦错失了沟通与合作的机会。而这种横向、平等的沟通与合作又是建立平等交换规范和互信的基础,最终,社团无法形成市民社会,亦无法发展成为社会资本。简单地说,政府的过分支持令人际之间的相互依赖减少,进而削弱社会资本。许多研究社会资本的理论家认为,政府正式的科层组织的扩大“排挤”非正式网络。却无法提供类似的价值和功能,使社会资本日益衰落。例如科尔曼所谈到的,政府支持的活动与社会资本之间是一种零和博弈关系,政府的卷入导致非正式网络的衰落,削弱了社会资本。

这就要求增强我国社团组织的自治性和民间性,建立政府与社团组织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政府在对社团的发展方面,要真正实现从监督、控制向培育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方向转变。为社团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并适时地推进社团自主性、自治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改变政府在对社团的管理中过分干预和直接控制的局面,实现政府对社团的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促进中国官办社团向市民社团的转变,真正建立起政府与社团之间优势互补、平等合作的关系。而这种社团组织与政府、社团成员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将会大大增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进而起到提升我国社会资本的作用。而社会资本的增加又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市民社团的发展。从而使我国走上社会资本与市民社团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3构建和谐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政府一市场一社会”的三维动态平衡

吉登斯指出:“一个公道、合理的社会要求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必须均衡。需要一个好的、主动的政府,但政府管得过多很快就会官僚化;需要一个合理的市场经济,但过分强大的市场会使一切都商业化;需要足够强大的公民力量,但不能过头,否则社会将会蜕化成无政府状态”。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一种建立在公民自主权利基础上的多元化的社会,其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是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治理必须同时包含这三种机制或三种力量。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在政策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平等、防止歧视或剥削、保障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保持全社会的凝聚力等方面更胜一筹;企业界在创新、推广成功经验,适应迅速的变化,抛弃不成功的和过时的活动,完成复杂和技术性任务方面往往更胜一筹;社会则在完成微利或无利可图的任务,需要同情心和对个人关心和尊重的任务,需要顾客或当事人方面具有广泛信任的任务,需要亲自动手和直接关心的任务以及牵涉到贯彻道德准则和个人行为职责的任务方面更胜一筹。政府利用法律、法规、政策等公共权力规范,力求保持社会公平与稳定;市场通过协议、契约等规范,追求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而社会通过自治性规范,寻求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政府、市场、社会互相合作、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取长补短来共同治理社会。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社会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