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年兴
摘要;共生理论是生物科学中的一种视野独特、逻辑严谨的描述物种关系的方法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共生理论被注入了超出生物学领域的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共生理论中的进化理念、共同理念、合作理念、互惠理念以及平等理念在不同层面揭示了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共生关系是一种多层面的民族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优化路径,要求诸民族在合作竞争机制的驱动下,互惠共生,协同共进。民族关系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形成一种共生能量。
关键词:共生;民族理论;民族关系
中图分类号:D69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3-0014-05
共生(symbiosis)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涉及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昆虫学、植物学、真菌学、细胞生物学等众多生物学分支学科。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首次提出。生物共生研究发展到今天,不仅成为生物学的基本工具之一,而且作为一种视野独特、逻辑严谨的描述物种关系的方法论,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借用。在哲学上。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与升华,基本上属于互利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与概括。其核心是“双赢”和“共存”;在工业生态学,工业共生理论也成为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哈佛大学爱德华·威尔逊教授通过对昆虫、鸟类的研究,对群体共生现象做出了科学性的归纳。并注入了超出生物学领域的更深刻的社会意义。郑浩然、吴宏晓等人则借鉴生态共生策略,提出共生进化算法;袁纯清借鉴、创新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用以分析小型经济。归纳共生理论众多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共生的本质,就是描述系统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关系的方法论。
一
艺品共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时代诉求的必然性,它是时空坐标中人类理性的选择。将共生理论拓展到民族关系研究领域,对于解释和解决我国目前民族关系问题,开拓我国民族关系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品生物共生理论里有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共进化理念,共生进化理念是指共生系统内的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单元与共生系统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的作用,这种作用可加速共生单元、共生系统的进化创新,提高其生存和繁殖能力。共进化反映了共生系统的普遍本质,“内共生是进化创新的重要来源”,其哲学核心是“双赢”和“共存”。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内涵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本质是和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其哲学本质就是“双赢”和“共存”。将共生学拓展到民族学领域的终极目标就是为我国56个民族如何“双赢”和“共存”提供科学的理论平台和决策方略。以共进化的理念为指导思想。把我国的民族关系视为一个完整的共生系统,这是本文的哲学诉求所在。
就民族关系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方法而言。生物共生学与民族学都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我们考察研究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应该全面分析其核心内容、表现形式、本质特征、实现方式、实现过程,以进一步把握其内涵和发展趋势。共生视野中的民族关系理论,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民族关系实际。借鉴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通过创新和界定一系列重要概念,哲学抽象民族共生现象,建立民族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共生理论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必需的概念工具体系、基本逻辑框架和基本分析方法,从而将作为生物学的共生学说创新为民族共生理论,并提供民族共生的目标范式和民族关系的调控战略。
从具体实际出发。我国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民族团结的相对性、民族互助的有限性。以共生学为参照,民族关系问题既有停留在共生界面的经济利益分配体制、文化交流机制、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问题,又有共生单元的共生模式问题,同时也与民族共生模式的调整方法相关联。运用共生理论解释、解决民族关系问题。提供调控民族关系的战略决策。无疑有助于我们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二
共生是一个被抽象的名词,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和理念。其核心是“双赢”和“共存”。民族共生关系作为共生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的进化理念、共同理念、合作理念、互惠理念以及平等理念在不同层面揭示了民族关系的哲学意义所在。
生物共生学研究结果表明,共生是一条重要的自然法则,是进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共生进化理念反映了共生系统的普遍本质,是共生哲学的一个核心理念。纵观民族关系史可知。共生导致的民族关系进化是民族发展的基本源泉,中华民族文化的进化形成被认为与各民族的长期共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各种政权林立,更替频繁,这种局势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辗转流动与共生相处局面的形成,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和彼此感情的沟通日益加深。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更加广泛、更加深刻的民族共生关系把民族融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此后,北方各族人民逐渐稳定于中原的农业经济生活,南北文化风尚和习俗逐渐趋于一致,南北政权的民族差别也逐渐泯灭。毋庸置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共生关系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形成,同时也促使了中华民族在血缘上的融合和形成。正如梁启超先生育及华夏族的形成时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民族进化的哲学理念对我们重新审视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种族主义思想以及多元一体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共生起源作为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强调了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物种形成了更高一层的生命系统。可以说,“更高一层的生命系统”是共生物种的共同理念之一。尾关周二认为,“在共同性基础上的共生,即共同性共生的理念,就是以来源于人类最本源性的共同价值为基础、同时又积极承认人们在现代获得的个性价值的一个共生理念,这一理念具备了人学的基础和人类史学的背景。”纵观中国民族发展史可知,中华民族不是56个民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多元组合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的最高认同意识是民族共生关系共同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中,中华各民族共同适应、共同发展、共同优化。既强调“最高认同意识”,又积极承认各民族在共生系统中的能量释放和匹配都处于“族内认同”的地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的格局。因此倡导共生共同理念必须要承认民族共生系统中不同文化集团的生存权利,在最高认同意识的基础上,建立体现平等、公正、和谐的互动关系。
合作是民族共生关系的本质,民族共生系统及共生民族正是在民族的相互合作中得到发展和进化。合
作不仅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借用,还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与交流。中国历史上长期以农业和游牧两大经济体为主体,民族合作以马绢、茶马贸易为主要内容,以农业和游牧两大经济类型互补为目的,以官方的贡赐贸易、互市为主要形式展开,民族关系建立在经济共同利益密切合作的基础上。以壮族为例,壮族的先民越人是稻作农业文化的创造者,农作物品种以水稻为主,杂粮很少,因此在粮食类作物中水稻之外,很少栽种其他作物。到清代,据道光《广南府志》卷三《物产》记载。广南府境内农作物品种丰富,稻谷类有糯谷、白谷、红谷、黄谷、黑谷等,麦类有大麦、小麦等,杂粮有包谷、高粱等。此外还有豆类、稗类及瓜果蔬菜,应有尽有,几乎囊括了现在滇东南地区的各种作物,这与外来民族进入后的农业生产合作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无疑,共生原理揭示了生命世界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发展机制,合作是共生现象和共生过程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才能在协同中激活双方,才能在协同中进化发展。共生哲学的合作理念揭示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自然与人类社会诸种关系时,要加强协同,减少对抗,优化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开辟达到理想目标的最佳途径。
在生物界,由共生能量特征和共生分配特征可以判断共生现象属于哪种行为模式。按能量特征和分配特征不同,共生行为模式可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形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都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共生形式。其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根本法则,犹如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根本法则一样。对称性互惠共生代表了共生系统进化的总方向和总前途,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山区、高寒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旧的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尤其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加之财政、资金的困难,新时期很多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共生的理念要求各民族互相帮助、互相支援,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创造条件,实现56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共生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分配或者说共生损耗与共生能量的分配,在共生关系的稳定与发展中都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实现共生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共生单元之间的分配应具备均衡条件。生物共生的均衡条件拓展到民族学领域,就是要求实现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平等关系,包括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不平等的民族共生模式既可能是非对称性互惠关系,也可能是偏利共生关系,而两者都不是稳定的共生模型。只有实现了事实上的民族平等关系,才能实现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才能保证共生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才能保证民族共生系统的发展和进化。民族平等理念要求始终把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要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加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指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民族贫困地区实现倾斜扶持政策;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民族间差距问题,加强处于劣势的少数民族的共生力,实现事实上的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
三
作为一种方法论,共生学为我们分析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集团与集团、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微观、更系统的视野,为我们建立一种和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范式和方法,尤其对于民族关系而言,共生学不仅从新的视角证明了我国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而且使我们重新审视民族关系理论时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民族共生实体。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民族实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具体的、现实的诸民族的存在和相互联系交往为基础的。共生语境中的民族实体是指民族共生系统中处于共生关系的民族。是构成共生系统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民族共生系统的基本物质条件。对民族共生实体的描述我们可以按两条路径进行,一是民族共生实体的外部特征。另一个是民族共生实体的内在特征。我们把反映民族共生实体外部特征的因素称为象参量,而把反映民族共生实体内在性质的因素称为质参量。一般情况下,一组质参量中往往有一个质参量起主导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质参量。在民族共生实体中,民族意识、民族思维模式、民族宗教、民族风俗习惯、民族语言文字等是民族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其中,民族认同意识或民族文化可称为主质参量。而民族居住格局、民族人口数量、民族教育水平、民族经济等则是共生单元的象参量。质参量与象参量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民族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基本条件。
民族共生行为。民族共生行为是诸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是诸民族(集团)之间的共同适应、共同发展以及共同优化的行为,包括民族之间政治上的合作和共享,经济上的分工、互惠与协作,文化上的交流、影响和创新。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整合过程。民族共生行为的本质是共生互补,是合作,强调“自我”个体本位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互动关系。
民族共生阻力。民族共生阻力是指民族共生关系的失效程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民族共生阻力的产生、存在和消亡有着自身的规律,影响的因素有民族共生单元、民族共生界面、民族共生模式以及民族共生环境等。在民族共生系统进化的过程中,共生界面的优化、民族共生度的提高、共生环境的正向激励对减弱民族共生阻力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有效、联动的调适机制有助于建立对称性互惠的一体化共生模式。相反,民族共生阻力一旦超出临界线,就会导致共生系统新能量的不足,会弱化民族之间的激励,并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民族共生关系的衰亡。认识和研究民族共生阻力,是正视民族矛盾现实、调节民族矛盾纠纷、预防民族矛盾激化、求得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需要。
民族共生关系内涵。民族共生关系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作用和影响的关系,是民族共生行为的一种动态描述。民族共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合作关系,也是一种竞争关系,更主要的是一种共进化关系;它不仅涉及民族共生单元的权益,也涉及民族共生单元的内共生能力以及在共生系统中新能量的释放;是一种在共生互补的关系中,涉及民族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以及在系统中共生损耗与共生能量分配的社会关系。民族共生关系是动态的,具有自组织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单元自律、微观决策、并行操作、整体协调、自行趋优、共同优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等特征,同时民族共生关系反映了民族交往过程中的一种共进化关系,
这种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能使民族共生系统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演化。
民族共生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共生关系的核心问题就是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社会权益如何分配,以及各民族如何共同发展的问题。共生哲学的均衡理念要求存在共生单元之间对称性的物质或能量分配。即所有共生单元都具有相同的分配系数,否则会增强共生的失效程度。而共生模式具有共生相变的特点,不同模式的选择涉及不同民族的权益分配及发展问题。非对称分配与不匹配使用和全要素共生度变化是共生衰退的基本原因,而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则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关系。
民族共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共生哲学视野中的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包括民族共生度、民族共生环境以及民族“共生力”。共生度是指反映共生单元质参量相互影响的程度和变化的关联度,有效的民族共生度是民族共生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民族共生环境指除共生单元以外的一切影响因素的总和,从空间来划分,包括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局部区域环境,从内容来划分,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共生力”这里是指一个民族在具体区域获取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在整个民族共生系统中释放能量、促使族内共生系统以及族际共生系统进化的能力。民族共生关系的各影响因素具有开放性与相对封闭性、统一性和相对差异性、复杂性与交融性等特点,如民族共生环境不仅影响民族共生度、共生力的存在和程度,而且反过来也受民族共生度、共生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还可以是中性的。
四
民族共生关系是一种多层面的民族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优化路径。这种优化路径不同于单个民族独自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各民族之间相互激励中合作发展。在民族共生系统中。民族之间相互吸引和合作、相互补充和依赖,形成多种复杂的共生关系。这些共生关系激活各个民族之间的资源、信息和知识的开发、共享和整合,最终实现共生系统和各个民族获得真正的进化优势。
民族共生也不排除竞争,但是首先不是民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和相互厮杀,而是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合作;不是共生民族自身性质和状态的丧失,而是民族质参量的继承和保留;不是民族的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倡导共生理念就意味着必须要承认其他民族的生存权利,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兼顾弱者的利益,在个体本位的基础上,建立体现自由、平等、公正、友爱、和谐的族际互动关系。
民族共生现象是一种自组织现象,民族共生过程是诸民族在合作竞争机制的驱动下,自我完善,自行趋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它具有自组织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单元自律、微观决策、并行操作、整体协调、自行趋优等特征。民族共生力决定了民族共生度以及共生模式的选择,是单个民族获取相配的共生能量的前提。
民族共生关系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形成一种共生能量,这种能量是共生关系增加的净能量,来源于民族共生体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效生产、交换与相关权益、利益的配置。这种共生能量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界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共生能量体现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力,共生能量要增大,一方面增大共生效应的结果。另一方面就减小共生阻尼系数,即不仅要提高民族成员的整体素质,增大其在民族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度,而且还要改进共生界面。即优化市场经济中的合作机制、信息媒介的沟通机制、民族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机制,提高共生界面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