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超
摘要: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提倡和谐社会建设,理顺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构筑一个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及今后我国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利益关系,并提出从四各方面处理和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利益关系;和谐社会;三大关系;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0-0121-02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全球投资者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的走向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改变,虽然这次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有限,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提倡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准确把握国内外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从全面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中国社会阶层利益结构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能不能整合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同时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整合社会利益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正向着3000美元目标努力,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社会经济及结构发生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原有的一些阶层也分化出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利益集团,这种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会产生一定限度内的利益差异,以利益差异需求来调节社会的积极性也是必要的,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同时社会利益主体情况更加复杂,不同利益主体由于占有社会资源不同和利益差异难免会产生一定矛盾,而过度的利益分化则容易产生冲突。所以在新的变化面前只有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整合不同主体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好由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力量凝聚起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持久繁荣。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构建利益关系的和谐
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重大利益关系,目前需要着力协调整合会好三大关系即:劳动与资本关系;社会阶层关系和国家与民间社会关系;协调好劳动与资本关系。可以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建立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结构,降低因不均衡利益分配引起的摩擦。协调好社会阶层的关系,可以使各个阶层各尽其能与各得其所,各个阶层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防止工人,农民等主要阶层弱化并缓解社会矛盾。处理好国家于民间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建立以民主和法制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结构,以公平和正义为着力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防止国家与社会之间出现严重失衡妨碍和谐社会建设。对于重大利益关系要妥善协调。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构建和谐利益关系,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也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三、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利益关系的建设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协调利利益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最本质的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经济制度的调整使原有的利益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而且在变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体制转换中的社会和谐问题,因为利益上的冲突易积聚于观念领域,引起不同利益群体的观念对立,以致降低社会的认同感和和谐度。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挑战。我们应更加旗帜鲜明的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问题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增强整个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社会多元主体利益关系,要有可能的市场制度作保证,市场制度也就是指人们在市场买卖交易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法律法规要加以完善,同时寻求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和谐,要实现市场主导与宏观调控的结合。为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协调微观及宏观主题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市场主题的选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增强宏观调控的预测及科学性。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基础,首先在于承认追求富裕和高质量的生活是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深刻的变化在于,形成了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提高了市场效率。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建立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结构和合理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
在当前我国多样化的社会关系中,阶层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通过整合阶层关系,实现阶层和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必须要适应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新情况,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构建合理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橄榄形”社会成员结构,通过整阶层整合使各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尽其能又各得其所。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正如戴维斯﹒波普诺所指出的“一个社会要想进步,就必须具有某种途径,使出身低微而才智过人者能够替换那些出身高贵而才疏学浅者”。
(四)构建以民主和法制为特征的社会治理结构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核心就是要在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之间达到均衡。这必然要求扩大政治参与。从而进一步扩宽民主途径也就成为最本质的内在要求。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同时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均衡分配结构的重点放在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上。在改革发展中,应通过政策和制度措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正如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说的: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同时公平,正义不仅是一种伦理价值也是法律;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体系在推进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同时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来管理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工作,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用法律的形式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版)[M].人民出版社,1993.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