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近期国家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如何来开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和研究。正确分析和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根據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变化的规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努力做好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何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来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能更好地知道我们辅导员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 辅导员 思想教育 日常教育
作者简介:王裕(1978年-),女,山东潍坊人,潍坊职业学院教师,学历:农业推广硕士。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它在国家有力政策的支持下,其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高职大学生同普通大学生群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一面。那么在于普通大学教育中,怎样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一)缺少自我约束能力,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思想不够成熟。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入学以后,都在过着得过且过的大学生活,他们没有远大理想抱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是知难而退,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在家里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来到学校这个独自生活的大环境后,他们缺少基本的劳动观念,表现出各种懒散的行为,反而对某些享乐事情表现的很高涨。同时,网络游戏、早恋、相互攀比等不良习惯,也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甚至有个别学生出现上课睡觉、迟到、早退、聚众斗殴、喝酒吸烟,这些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稳定。
(二)在学习上缺少自己的目标,不懂得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计划性,不懂得各种知识的相关性,基本上是被动地在学习,已完成老师的作业为结果,也不会去运用预习、学习、复习这个简单而重要的基本学习方法。并且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不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不会去问了究竟。另一方面,我们高职院校生源的基本文化素质比较低,大部分是被普通大学录取不上,余下的那部分生源,多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差。有的学生是被逼着去上课的,他们缺少基本的求知欲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高职院校沿袭着高中式的管理模式,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学校不制定强硬的措施要求学生去上课,可能就会没有几个学生去教室上课。
(三)强烈的逆反心理,个人主义重,组织纪律差。
由于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成长在比较好的家庭环境中,因为父母就是一个孩子,自小就非常的倍加疼爱,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等习气,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喜欢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
二、辅导员工作的思路
通过上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梳理,我们必须看到,在高职大学生的部分学生中,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纪律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困惑,在这其中我们辅导员的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辅导员合理的教育和导引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上面下足功夫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的对象是一群主观能动性非常强、具有丰富的个人思想和情感的学生,因此作为一个跟他们天天打交道的辅导员来说,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路和想法去跟学生沟通,这样不仅没有多大的实际效果,而且还有可能连辅导员最基本的日常教育工作都会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要讲究时间性和阶段性,也就是说要做到“因材施教”。要真正有效的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我们要针对学生的自身能力、性格特点、志向兴趣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特点,运用灵活的思想教育方法和思路。作为从事这一工作的辅导员,我们也要做到对学生敞开心扉、与时俱进,要及时了解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观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另一方面方便我们及时总结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二)寻找合适的方法激励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
由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比较慢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些磨砺才能快速的成长。并且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基本没有自己的目标,虽然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目的,但是一般会过着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缺少具体目标以及完成目标的方式方法自己并不明确,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目标都没有。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学生不能把学习的目标和目的具体转化到现实的学习当中来,成为学生的学习源动力,所以导致很难实现学习的最终目的。
因此,我们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激励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目的的分解和实现,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且懂得如何运用阶段性和渐进性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另外,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辅导员可以联合学校的各种资源为学生举办各种相关的报告和课程。以便学生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准备。
(三)统筹兼顾,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我们都知道,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生活漫无目的,纪律意识比较差,这样辅导员管理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在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入学教育;同时,要严格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严守纪律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要培养他们的严格遵守纪律的意识,这样以后的学习生活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方便辅导员老师开展工作。另外,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班级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要根据他们在军训期间的表现,自我推荐和广泛考察等灵活方式,来进行班委的选拔,以便完善班级制度的建设,为我们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培养一批有能力的学生干部,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辅导员要及时拓宽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让班委成员每天将班里发生的事情及时向你汇报,并且每周要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很好做到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QQ、校内网、邮件等不同方式与学生建立联系,这样不仅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能够更好地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情感沟通。
三、结语
面对新时期的高职教育,我们辅导员老师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抓住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增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参考文献
[1]黄祝良。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叶洪平。浅析高职学生学习目的,2009,(2)
[3]李颖。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浅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