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009-06-29 02:39杨兴胜
消费导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大学生

杨兴胜

[摘 要]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对的一个重点问题,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点。是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这部分学生能否成长成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人文关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校的学生中日渐形成了一个弱势群体,这个群体多数来自于社会弱势家庭之中。这些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一部分,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力量,这部分学生能否成长成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对这个群体加以高度重视和关怀。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高等教育的成效等等。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一)生活困苦型。主要是指贫困生。他们交不起学费生活困难,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这部分人中有的会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学习、积极表现,争取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等,以减轻经济负担。而有的则经常生活在焦虑、自卑之中,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表现也不积极,学习上投入不足,成绩不好,拿不到奖学金甚至考试不及格。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问题严重时容易走极端,如偷盗、自杀、辍学等。

(二)内心脆弱型。这类学生内心比较脆弱,承受不住学习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各种打击,当挫折和失败来临的时候,或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的时候就变得悲伤绝望,精神压抑,最终导致心理畸形,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走极端。

(三)不求上进型。这类学生不爱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缺乏进取精神,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自我约束力差。有的同学经常逃课,整日上网吧玩游戏,桌球室,歌厅等娱乐场所,他们沉浸在吃喝玩乐之中,不关心自己周围发生的事,缺乏公德意识和公共意识,对于自己违反校规校纪也无动于衷,根本不把老师与家长的教诲放在心上。

(四)自我封闭型。这类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孤僻,有心事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家人进行沟通。有的缺乏集体意识,经常自己独来独往,不与周围的人接触,将自己封闭起来,还有的同学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环境,当遇到挫折或打击时就会自我逃避,沉默寡言,一个人承受压力,将自己的各种想法、打算闷在心里,这样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五)基础薄弱型。高校汇聚了四面八方的学子,有的来自教育基础比较好的城市,有的来自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到大学后,学习压力会很大,学起来也会非常的吃力,如果不够努力,或者不努力,就会出现有补考甚至重修的现象。还有的同学在原来的学校可能是佼佼者,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但到大学后高手如云,自己不再是佼佼者,再也得不到以前的那种自豪感,有的就会慢慢产生自卑感,不努力去学习,不思进取,总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之中,成绩越来越差。

二、如何正确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一)四点连一线,四点即:学校、老师、学生干部和家长,一线就是弱势学生群体。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台帮扶弱势群体的办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弱势群体的成长;老师应该本着“一切为了服务学生”,的原则,在教学、管理和思想教育中对弱势群体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关怀,真正努力做到“有教无类”;辅导员老师、学生干部、学生家长三者之间要经常的及时的进行交流沟通,发挥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三个平台,即网络教育平台、文化活动平台、个体教育平台。弱势群体往往与人交流少,他们更愿意通过虚拟网络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在网络教育中,要做到网前、网中和网后教育相结合,主动搭好网络教育平台,使他们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流。要构建区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将不同学校的弱势群体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实行资源共享;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中,要注意结合弱势群体的特点,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锻炼中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在活动中找到乐趣,找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怀甚至找到自己能去帮助他人意识;在进行个体教育过程中,既要体现出优良政策的导向性,又要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关怀性,使学生能够愿意真诚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真正从教育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从而逐步削减弱势或消除弱势。

(三)树立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要从人才强国战略、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来做好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不能把对这个群体的教育看成可大可小可重可轻的,一旦这个群体出问题就将是大问题;对弱势群体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预见性,不仅要知道他们当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而且也要及时跟踪并且准确预见他们当中会出现的新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每个老师都要把学生当作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并针对弱势群体的特点,在教育的全过程中要热情周到,为他们服好务,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关怀;对弱势学生群体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他们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关系到社会的良性进展。

(四)拥有三种心态,即有爱心、有细心、有耐心。弱势群体比其他学生更需要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工作中要充满爱心,做到“精诚所至”,用真情去打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别人带来的温暖;在拥有爱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从平时的话语和行为中细心地找到问题的根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对弱势群体做思想工作时,会遇到他们的反感、冷淡或抵触,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自己的言语是否考虑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从而加以改进,用良好的耐心去交流、沟通、说服,达到“金石为开”的教育目的。

(五)工作措施上建立三种制度。一要建立分类建档制度。将生活贫困、内心脆弱等不同种类型的学生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的个人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通过学生干部和其他同学反馈的信息,了解弱势群体情况,形成完备的信息库,准确收集,科学分析,认真处理,保证能及时了解到最需要关心的同学并能给予帮助。三要建立政治教育预警制度。对于弱势群体学生易出现的问题要有预案,对于在部分同学身上发生的问题也要对其他同学进行警示,便于消除问题的负面影响和后果的严重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健康顺利的成长,让他们发挥出他们应有的聪明才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方志华、宋富军,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维护高校稳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月,vol7 no4

[2]金武州,高校学生弱势群体边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9月,vol22 no3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