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军
[摘 要]法律基础课教学一直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新形势下,应加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力度,继续发挥其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基础》课 法制教育 教学改革
法律基础课教学一直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2006年,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课合并,重新统一编写了教学大纲和教材,定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它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力求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紧密结合在一起。它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教材。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挥《基础》课的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是当前《基础》课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以问卷形式对高校《基础》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均为学过《基础》课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基础》课很喜欢,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学习法律,在调查中有56%的学生经常观看或收听法制节目,54.7%的学生在空闲时间还会与同学、朋友讨论当前法律的热门话题,这说明学生渴望通过学习了解法律、法规,以更好的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但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往往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距较远,学好专业课就行了,他们对法律不太感兴趣,因而对《基础》课不重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对现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果我们应充分肯定,通过《基础》课的教学,绝大部分学生提高了法律素养,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依法治国的意义所在。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最突出的就是法制教育实效性明显不够。一些教师重视法律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法律信仰的培养,结果是学生法律知识不少,但只是记在笔记里,划在书本上,没有培养起对法律的信仰。所以,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加大《基础》课教学改革力度。
一、继续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拙》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为学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了解我国法律基本制度,培养法律意识而开展的保证性教育。要通过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树立“爱国守法”、“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真正了解“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者不可偏废。要教育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教育他们如何合理合法处理纠纷,如何应对突发的违法犯罪事件,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教育他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以使增强法律意识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学生权利的双重目的。
二、完善《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要指出的是,必须规范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要严格执行中宣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署的有关通知精神,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但是我国不同类别的所有高校,都是这样统一的课程内容,难以指导学生们形成实际参与适宜社会职业的意识、素质和能力。契合大学生法制教育目的的课程设置上,较为适宜的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内容的法制教育“活动课程”,即围绕学生实际参与的社会生活(包括职业预期)来组织课程内容。在《基础》课法制教育部分的教学上,首先应有大量的法律基础知识。没有知识做底蕴,是很难形成法律意识的。其次,教材内容应和专业知识想结合。再次,法制教育的内容要紧跟形势发展。比如随着学生上网的次数和时间的增多,网络犯罪成为我们当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200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高校要把法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对教师要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对不同专业教师进行思政和法律双专业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独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思想修养和知识修养,具有较高层次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研究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这是搞好法制教育,搞好教学质量,发挥基础课教学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关键。
四、借助《基础》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最为重要的就是应当改变《基础》课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看法,使其既有传授法律知识和技艺的成分,又有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为中心,不局限于法条的传授,而是采取讲授、演讲、案例分析、讨论、观看法制教育片、举行法制讲座和报告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把他们所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识变成法律理念:即对自己权利的追求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真正相信法律,遵守法律。
五、改进法制教育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法制教育适宜采用“活动课程”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应根据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际状况以及身心发展特征分阶段有系统地加以安排。实践教学模式的评价上,重点在于学生参与各类型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以此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从“知识”引导到“行动”上来。第二,教师应该在讲授中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比如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教学要讲求实效,适宜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对案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第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乐意接受,调查显示40%的学生选择希望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多采用多媒体。要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第四,尽量多一些实践。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意见》中提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录像、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及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案件审判活动,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立法工作者来校开设法制讲座等;还要注意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教社科[2008]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
[2]罗元,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3]聂小明,法律信仰是法制教育的核心[J],滁州学院学报,2005.6
[4]甘玲,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若干问题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