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强烈地摇撼了传统的课程与教学。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作出回应。这种回应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传统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定型了的东西的传声筒,不再是照章行事的盲从者。他们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以教育思想观念的突破带动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一、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
教育界盛行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似乎教师的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可是教师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无所不知。本次的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除了重新认识自己,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必须勇于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无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旧有知识,甚至要主动地向学生学习,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适应当今的知识爆炸社会。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一个信息源(途径)的提供者,即如何正确选择有效的信息源和判断信息的可靠性,而不是具体信息的传输者。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由“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
在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后,教师才能在学习开展过程中正确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要担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具体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观察、测量、记录等方法的教育。在教授化学学科知识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化学认识过程要经历“感性—理性—应用”的科学认识过程,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化学教学实践中。
二、教师要充当新课程的设计者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范例。”这说明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而不是课程资源的惟一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对已有教材进行补充、修改,也可以自主开发和利用一些资源,重新编制教材。
课程设计者的角色,首先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课程新理念,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作为化学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教师要“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要善于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自己的领悟、具体实施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等,合理选取和重组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当然,自由地选取和编排,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地增删教材的有关内容,而应在全面把握化学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既忠实于“标准”,又不拘泥于“教材”。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传统的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在教室空间里处于支配者的权威地位。新课程要求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关系,强调教师由教学活动的权威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组织者”指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以使整个学习过程更趋于合理、有序、科学。“引导者”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学习的方向和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感受和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教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展、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参与者”指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尊重学生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法,一起收集信息、交换意见,一起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意味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由上面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可以看出,教师正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和选择最佳的学习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关联的方面,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这是天经地义的。教学和科研是彼此分离的,科研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科研活动教师平时很少问津,即使参加也是作为一种点缀和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是一种反思性与实验性教学。为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功能等都有了新的提法、变化和突破,课程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确定的因素也随之增多,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另外,在将来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这就要求教师自主研究、自主解决,不能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然后不加取舍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为了能早日走进新课程,教师应以主动的姿态,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共同研究体”的一名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新课程情景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把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需要,又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一种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