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摘要: 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表明,体育教师进行课后总结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利于教师改正教学弊端,提升教学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提高理论水平。
关键词: 体育课后总结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要求具体内容
学校体育是一个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体系,要提高这个系统的整体效益,就要保证它的各个组成质量优良,形成有机整体,协调运转。课后总结,主要是根据教学认识论和学习心理理论提出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课后总结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教师只有很好地掌握运用它,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
1.体育课后总结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部分体育教师十分注重备课,也精心地去上课,然而上课上完了也就完了,没有思考和回顾。只有通过总结,我们才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以利于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1.2有利于体育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些经验的获得,就依赖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
1.3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科研水平。
实践出真知,广大的体育教师在多年的工作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对这些经验再加以总结,就可能上升为理论,而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这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如果不对这些经验加以总结,那么将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得不到推广运用,从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造成遗憾。
2.体育课后总结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1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写课后总结是为了肯定课的成功之处,克服课的缺点,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此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教育原理和方针,要研究课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这样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高屋建瓴、言之有据。正确的指导思想为我们的总结指出了方向,即总结什么,如何总结。另外,我们还要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经验与教训。但也不能就事论事,罗列现象或单纯地叙述过程,而要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
2.2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
由于教师必须总结学生发生偏差和错误的原因,以及采取何种措施去纠正错误,因此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是对学生“现状”的把握。教师对这种把握做得越精确,教学目标所期望的“新状态”实现得就越快。
2.3课后总结要注意客观和灵活相结合。
因为总结是由教师作的,所以这类总结常常不可避免带有主观因素。教师如果能在教学总结过程中对每堂课及时进行反思,检查过去所拟订的教学计划,就能发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就能及时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得失。另外,教师还需注意总结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外来干扰和环境变化,要随时对教学计划作相应的修改,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变动作为经验记录下来,是课后总结的重要方面。
2.4总结影响课成败的关键性问题。
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总结,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听完一节或上完一节课,一些教师常感觉没有什么可总结的,这样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关键原因是我们没有深入地分析。课后总结不妨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总结,围绕“教”,我们可以从教态、教学手段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对于“学”,可以从负荷、情绪、气氛、反馈等方面入手,这样我们的总结就不会出现无从着手的局面了。另外,我们在对课程进行总结时要注意对影响课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总结,以得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不能记流水帐、叙述过程,这样的总结缺乏特点和个性,也无价值可言。
2.5明确课后总结基本操作程序。
课后的总结必须有一个可操作的程序,以做到有的放矢。(1)确定总结的控制标准。课后的总结是联系学生实际,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一些关键点进行总结,而不是没有重点地泛泛而谈。(2)对照“教学评估”标准,及时纠正在教学过程中的偏差。(3)根据不同教学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制订出下阶段的备课计划和教学重点。
3.体育课后总结的具体内容
主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总结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切程度和目标落实情况。
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术、技能、素质、情感、思想品质和运动负荷等目标。通过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检查课前制订的这些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做到了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如能记住所传授知识、动作要点、锻炼方法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能完成动作技能、技巧的学生占的百分比,能接受教师指令性意见的学生占的百分比;平均心率和课的密度是多少;目标是否现实,实现程度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等。
3.2总结教情。
教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包括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的“真”、道德的“善”和艺术的“美”,是否突出“三基”,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准确,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是否注意系统性、规范性和量力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具有启发性,运用的有效程度如何,等等。另外,还包括教师驾驭控制课堂教学的情况,讲解是否简明扼要,示范动作是否准确、优美,保护与帮助方法是否正确、得法,各部分、各环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组织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与性别特征,语言和非语言刺激是否恰到好处,指令性意见是否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等等。
3.3总结学情。
掌握好学生的学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首先应总结好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次应总结本质(一般)学情和个别学情。教师研究本质学情,就要考查分析所教对象的群体特点,掌握群体年龄特征、身体素质状况、能力水平、知识结构、心理特征、体育素养等,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分析个别学情,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情,注重观察他们的课堂反应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就应在课后的总结中及时制定补救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3.4总结场地、器材使用情况。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传播知识、技术、发展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媒介。为此,教师应对课堂活动场所与器材的布置用法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的利用率,能否满足学生的用量;场地是否整洁,标志线是否合理、清晰,器材的布置是否合理、美观、适用、安全,等等。
3.5总结损伤情况或意外事故发生情况。
在教学中学生一旦出现损伤或意外事故,下课后教师要分析其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其情境、部位、伤情和对活动的限制程度等进行总结,采取何种措施能避免其发生,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
总之,课后总结是通过教学实践,对备课的效果作出检验和评价,同时又弥补了备课的不足,增加了备课所不具备的内容和功能,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课后总结中又可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指导和改进备课乃至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的资料依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粉恩.重视体育课后小结的记写内容.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
[2]刘欣强,张书城体育课说课七要素.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3]张国军体育课的课前与课后的控制.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