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话理论观照下的翻译活动

2009-06-29 02:50王丹迪
考试周刊 2009年39期
关键词:译作原文译者

王丹迪

摘要: 对话理论是解释哲学的产物,揭示翻译过程的实质是一种主体间平等对话的参与过程。译者和读者从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作品意义的构建者。作品的意义总是在对话的关系中不断被理解,被商讨,被深化。主体间性替代主体性,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对话理论赋予了翻译活动主体间性特征,亦充分体现了其人文学特征。

关键词: 翻译活动对话理论解释哲学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研究总是把翻译活动看成一个静态的过程,译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原文本,他要做的只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将原文本转换成译文本,在此过程中,译者只需对原文本负责,其他的一切因素仿佛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这样一种翻译观里,翻译活动似乎变成了译者的一种个人行为,只发生在从原文到译文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里[1]。然而翻译并非是在真空中进行,译者作出任何策略上的选择,都是受不同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目前我国的翻译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可以说已经走出了传统翻译研究的阶段,正以一种向邻近学科开放的姿态朝多元化发展。翻译活动不再被视为一种符码转换的文本活动,而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传通活动。由于哲学的语言论转向的发生,人们原来对意义确定性的思考与对翻译标准的一致性追求受到了冲击。原文文本的中心地位受到了质疑,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文文本并非是先于理解而存在的意义结构,而译者也是带着“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进入原文本,原文本的意义要通过人们的理解活动来填充和确定,所以它应是作者与译者对话交流的媒介。译文文本也不再是再现与复制,而是对话后生成的新的东西,是一种再创造的产物[2]。

二、对话理论

1.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近代的西方哲学一直是主体性哲学,要研究认识就必然要区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而自笛卡尔时代以来就盛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又使人们相信,作为认知对象的客体总是能被作为认知主体的“我”的理性思维所理解和把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们追求的是语言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和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唯一性与精确性。把人文阅读活动视作与物质客体的反映毫无二致的反映论过程,认为读者只要用语言工具就可以挖掘出埋藏在文本中的所有意义。而在翻译中则表现为对“忠实性”原则的追求,也就出现了所谓“忠实再现”之类的评判译文的标准。这样一来,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精神产品也都变成了与客观物质世界一样纯粹的客体。人文科学的研究受到了扭曲,其学科自身特点遭到抹煞[3]。

主体间性是指一种交往理性,就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不再从主体与客体、自我与非我、中心与边缘、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这样对立的角度去审视交往双方的关系,而是将它们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将交往视为一个主体同另一个主体、一个自我同另一个自我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就文学翻译而言,只有从主体间性而非主体性的角度去处理出发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其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就文学译者而言,他也要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去处理同翻译过程中其他主体(主要是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甘心充当原作者的“仆人”角色,或者满足于变成受译文读者忽视的“影子”,而要主动站起来,平等地同两者对话,并积极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4]。文本视域中的主体间性,在哲学阐释学看来,则表现为对文本的解读,表现为理解、对话和沟通问题。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时空错位的距离性交往类型,或者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非共识性沟通[5]。因此,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平等的对话成为可能,促进了相互理解与沟通,成为良性文化交流的前提。

2.从独白走向对话

以往的翻译研究,在认识论主体哲学的影响下,都带上了“独白”话语特征,作者中心论占了绝对统治地位,使得译者成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被动接受者,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压制。历史上曾经出现两种重要的译者形象:“仆人”和“影子”,即对原作外在形式亦步亦趋的“仆人”和被译文读者忽略的“影子”。这两种比喻都深刻地揭示了传统翻译观的“独白”性质。对话理论是解释哲学的产物,它把文学活动、翻译活动从原来的科学主义的桎梏下解放了出来,充分体现了它们的人文学特征。语言是具有主体性的,其模糊性、离散性、多义性等特征又会导致人们理解与阐释的不同。因此,翻译活动同阅读活动一样,都是对话性的,而原文文本就是译者与原作者对话和交流的媒介和桥梁[2]。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在通过原文本与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的对话。译者的活动就是一种对话参与。对话理论强调各个对话主体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各主体要素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避免消解于其中,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搞个人主义。各个主体通过对话完成理解达到视域融合。翻译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平等对话的质量,取决于他们视域融合的程度。解释哲学的出现宣告了翻译活动由独白走向对话,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肯定与彰显。

三、翻译行为中主体间的对话

1.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之间的对话

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然而长期以来受到“文本中心论”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一直受到压制,译者成了作者独白背后的局外人。解释哲学提出对话的观点,结束了翻译活动独白时代,肯定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承认译者与作者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双方在交流、商讨、协调甚至争论中,原文文本的潜能从作者的意图后穿越而出,原文文本的意义被重新建构。正如巴赫金所说的:“根本上,意义位于对话者之间,意义只能在积极的、对应的互相理解过程中产生。意义不存在于讲话者的心中或口中,也不存在于听者的心中或口中。意义是讲话者和听者由特殊的声音系统的物质材料所进行的互相交流的效果。意义如电光火花,在两极碰撞的那一刹那迸发出来。”[6]

译者与作者是通过原文文本作为媒介展开对话的。鉴于理解的历史性,作者的本意随历史的逝去而难以追寻和复制,因此原文文本只是一个充满不定点和空白空缺的“图式框架”,文本的意义开始向译者开放。读者对原文文本的审美介入既是一种与原作者展开的交流对话,又是一种对不定点和空白空缺进行确定和填充的人类理解活动。意义并不先于理解而存在,而是在人的理解中生成,由于人的“前理解”(即人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等)并不相同,理解必定呈现多元化,所生成的意义也不会一样。平等对话意味着在交流中双方都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既有译者与作者的共鸣部分,又有译者与作者不和谐之声音。所以译作不是简单的再现或复制,而是对话后生成的一种再创造的产物。

2.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之间的对话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诞生之初,都已经预设了一个隐含的读者群存在。同样的道理,文学译作的产生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译作读者的影响。读者的阅读期待对译者的翻译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人总是历史地存在着,人的认知与理解具有无法消除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具体到译作读者而言,这就意味着他们对翻译对外来事物的认识和接受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的限制和约束,他们的阅读期待会深深打上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的烙印。并且,译者读者作为翻译文本的解释者,他的视野,他对译作的理解与认识,以及他的阅读期待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4]。所以,译者只有通过与心目中预设的读者进行交流和对话,才能调和原文文本与译入语读者之间的矛盾,使译作在本土语言环境下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并实现其翻译价值。例如,关于译作语言问题,有学者和机构作过调查,结果表明,在文学译作领域,大多数读者读异国文学是为了欣赏异国作品特有的韵味和语言风格,喜欢与原文结构较为贴近,带点“欧味”的语言[1]。读者的这种阅读期待有利于译者多采取异化译法,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此外,只有通过交流,译者才能填补翻译中出现的意义真空(vacuum of sense),因为作者在创作时往往对自己的意向读者与个人的共有知识作了大体的推测,把一些他认为与读者共有的且无需赘言的文化信息省略去,所以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填补这种对于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来说心知肚明而对于译者与译文读者扑朔迷离的异语文化的缺省,让译入语读者也能享受到与出发语读者同样的文学情趣[7]。可见,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译者与译作读者能否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以及这种对话质量的高低。

四.结语

对话意味着差异的存在,意味着不同观点和见解的合法并存,对话主义体现出推崇平等,提倡相互尊重的学术思维和态度[8]。对话理论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质是一种对话的参与。对话交流的质量直接并深刻地影响翻译的质量。这使传统翻译观念下的独白式话语变成一种主体间对话的形式。解释哲学认为意义是一种动态生成物,不是静止的,也不是一种绝对客观的东西,它是在主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成的。所以译者和读者跳出了完全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在对话中参与了作品意义的构建。对话理论是对文化独白和文化专制的有力抗辩,是对理想的真理对话环境的憧憬。对话理论观照下的翻译活动有助于生成大量丰富多彩,个性鲜明,有时代特征的优秀译本,有益于跨文化交流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95-196.

[2]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3-64.

[3]吕俊.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2000,(5):50.

[4]吴南松.“第三类语言”面面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57.

[5]康伟.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致思取向及教育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4.

[6]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7]宋晓春.主体间性与译者[J].山东外语教学,2005,(4):89.

[8]张海燕.翻译的多重对话性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1):169.

猜你喜欢
译作原文译者
例析初中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what用法大搜索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SOME汉译初探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