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海湖环湖流域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

2009-06-29 02:50熊国富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8期
关键词:综合治理生态农业

熊国富

摘要介绍了青海湖环湖流域土地沙漠化状况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应遵循的原则,指出要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草)的同时,发展能保护农田、减少农田扬沙、减少土壤水蚀的保护性耕作法。

关键词青海湖环湖流域;生态农业;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S1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43-01

青海省平均海拔3 000m以上,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气候恶劣,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戈壁荒漠广布,是我国生态条件最差的地区之一。青海省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3万公顷的规模急剧扩大,目前,该省境内已沙化的土地面积达1 00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4%。青海省的沙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共和盆地以及青南黄河上游等4大区域。50多年来,虽采取种种措施进行防沙治沙,但沙害并没有被有效遏止,土地沙化面积仍以惊人的速度在继续扩大。风沙危害每年给青海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元,全省现有的贫困人口中60%以上分布在沙区和干旱地区。逐年递增的沙漠化面积正在吞噬着越来越多的优良牧场和耕地,沙漠化已经成为制约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

青海湖环湖流域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农牧交错生态区,年降水量250~350mm,无霜期90~105d。农牧交错带已成为重要的沙尘加强源地,农牧交错带的综合治理是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农牧交错带集中了北方大部分贫困县,20世纪中叶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149.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5.5%,并以每年1 000余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20世纪70年代起以每年2 460km2的速度扩大,1998年已达262.2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27.3%。现已有1.07亿公顷草场、800万公顷耕地和10万公顷林地严重退化,年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减产粮食300多万吨。

青海湖地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省人口的24%、草食牲畜的29%集中在这一地区。青海湖区以水生生物、鱼类、鸟类、草原为主体,具有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现有鸟类、兽类、两栖类动物共200余种,其中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30多种。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海湖区是青海省发展旅游的重要支柱。青海湖区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近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水土流失使耕地贫瘠、生产能力低下;荒漠化造成沙漠面积扩大,不断吞噬农田和村落,使许多群众失去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草场退化导致草畜矛盾突出,畜牧业生产水平逐年下降。这种状况不改变,不仅谈不上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就连人的生存问题都要面临极大的危机。

治理沙漠化土地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根据生态学原理,应实施科学有效且易于操作的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指导原则包括:分解并转化压力,以退促进原则;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原则;限制干扰、保护土地和重视农田免耕及草地保育原则;加大冬春季节地表留茬覆盖面积技术原则;改革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和激励农牧民积极参与原则。

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要从微观和宏观上进行。微观上以提高生物覆盖度、微地形效应和土壤改良技术为突破口,构建防蚀固沙综合配套农业技术体系。宏观上从生态系统演替规律、资源优化配置和系统结构调整着手,发展生态适应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农牧交错带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旱作稳产基本农田,推广保护性和适应性旱作增产配套技术,提高单产,减轻风蚀。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降雨少、气温低、风沙大、自然条件恶劣。风蚀沙化则是我国北方旱区近年来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过度开垦及不适当的耕作方式,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快,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经常采取翻耕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翻耕虽然可以疏松土壤、翻埋肥料杂草、碎土平地,创造出良好的种床,但却造成了地表疏松裸露,易导致水土流失。若遇干旱和大风天气,则易加剧土壤荒漠化。为了控制沙尘暴、保护生态环境、改变旱区面貌,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草)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能保护农田、减少农田扬沙、减少土壤水蚀的保护性耕作法。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单项技术和农艺试验研究。虽然近年来开展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但在发展生态农业、综合治理沙漠化土地方面,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研究解决。通过农机、农艺结合,保护性耕作以及可再生能源建设、草原建设、畜群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来发展生态农业;在治理沙漠化土地的同时,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农牧民实现小康;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是当前我国和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耕作对土壤耕作层多次耕翻耙耱,形成了一个疏松的耕层,土壤得不到保护。裸露、疏松、干燥的土地暴露在大风天气中,风蚀和沙尘就容易发生,这也是水土流失和严重风蚀的根源。试验研究证明,由滥垦造成的沙漠化土地,完全可以通过保护性耕作加以防治。农业工作者的责任是找到一条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办法,要从改革耕作制度上入手,彻底改革不合理的传统耕作方法,大力推广免耕法,实行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主要由4项关键技术组成: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以及深松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耕作模式的一场变革,它既可以保护土壤、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免耕法的核心技术:一是淘汰铧式犁,土壤不翻耕,残茬和秸秆覆盖田面;二是使用茬地播种机“铁茬”播种,并随播种深施化肥;三是采用除草剂与浅锄相结合清除杂草。免耕法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耕作并将作物残茬留于地表的一种耕作体系,是一种改良的、集约的、防治水蚀和风蚀的作物生产方式。该耕作体系取消了耕翻、耙耱、整地等传统作业,仅把条播作为主要作业保留下来,但比传统条播难度更大,相对坚硬的土壤和地表残留物增加了条播的难度。因此,免耕播种机要求切割土壤的能力更强,同时能清理开沟器附近的残茬,消除种子发芽出土的障碍。施肥通常和播种同时进行,采用侧位、深位或侧深位施肥技术,既不影响种子发芽,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幼苗生长。以化学除草为主,辅以机械浅锄或人工除草。

作物残留物覆盖能有效地减少大风引起的沙尘颗粒运动,一方面它可以吸纳一部分风力,减少风对土壤的作用力;另一方面,由于把作物的残茬留在土壤表层,能控制沙漠化土地发展并减少减轻沙尘暴的发生。

彻底改变秋收后农田放牧的旧习,因为畜群在收获后的农田里过度放牧,必然减少冬季农田作物残留物的覆盖,土地裸露部分大大增加,易加剧沙尘颗粒运动。

猜你喜欢
综合治理生态农业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浅谈企业保卫部门在综合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