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忠 赵春海 赵广宇 庄晓蔓
摘要通过对农业科学技术在吉林省白山地区推广情况的调查,了解了农民获得农业科学技术的渠道和应用等现状,分析了制约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诸多因素,并为农业科学技术在广大农村得到更好更广泛的推广、使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调查;现状;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24-02
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农业,是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是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及时地普及到广大农村,在广大农村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使农民尽快致富,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山地较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分布比较分散。全市总人口130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2万人,占总人口的27.85%,总耕地面积5.12万公顷。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988人(农科和农机推广系统总数),占农业总人口数的0.27%。白山市由于地处山区,相对比较闭塞,农业虽算不上优势产业,但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农村的稳定和农业人口的生存,而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因素。近年来,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综合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由于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全市农村粮食自给有余,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调查了白山市部分乡镇,了解了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现状,以期为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出新思路。
1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现状
1.1农民获得农业科学技术的渠道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获得农业科学技术的渠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民获得农业科学技术唯一的途径就是农业推广系统下乡培训,而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民观念的转变,有一部分农民开始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获取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还有一部分农民外出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班,来满足自己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这部分农民占农业人口总数的比例虽不是很大,但无疑给广大农村农业科技的推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大部分乡镇每年都举办“科技之冬”、“科技之春”和“三下乡”等活动,聘请有关专家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并深入到村屯巡回授课,基本上保证每户有1~2名懂技术的农民,还有一部分人获得了绿色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资格证书。同时,有的乡镇还组织农民和技术人员去外地学习考察,进行交流,引进外地较先进的农业技术。
1.2农业科技在农村的应用情况
近几年,由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许多新的实用的农业技术在广大农村得到普遍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业经济上新台阶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农作物、畜禽、渔业等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新技术、新农具的试验、示范、推广都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药剂除草、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种子包衣、优良玉米杂交种等技术的普及率达到了90%~100%。但也应看到,受农村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销售渠道还不十分畅通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等因素影响,中草药、山野菜、特色果树种植等特产方面的技术和一些适合山区作业的小型实用农机应用的普及率相对较低,这也给农业科技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3农民最需要的农业科学技术
通过调查得知,简单易懂、实用性强、风险小、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科学技术最受农民欢迎。因此,要求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时刻把握市场脉搏,及时掌握和引进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及加工等技术,使之得到推广普及,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需要,做好农业生产的市场导向和技术后盾。
2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因素
2.1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陈旧
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因素之一。白山市地处山区,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虽不是很高,但居住相对分散,长期以来,偏远山区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教育水平低下。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调查,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在初中及小学以下,许多农民对农药溶液的配制方法等十分简单的技术都不是很了解,对“ppm”等单位都不知道,更别提国际单位制,大部分农民配制农药,只凭感觉,这样生产出来的蔬菜等农产品多数农药污染超标,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另外,许多农民的思想观念仍很陈旧,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导致他们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力差、利用率不高,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的竞争就是农民素质的竞争,只有农民素质得到提高,才有可能大规模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农产品来。因此,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2.2农业科技的传播渠道不够通畅
近几年,由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人员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失去了和外界交流沟通的机会,知识结构陈旧单一,农业技术信息化程度低,信息闭塞,技术更新缓慢,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外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不能及时地引入,加上农民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很深,对新引进的农业技术认识上不去,应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农业科研成果科研院所→农业推广或培训部门→农民→应用”这一途径链接地不完善,从而影响了农业技术在广大农村的推广普及和应用。
2.3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少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科技涉及面广、研究周期长、见效慢,以及近年来农产品供给充足等原因,政府部门忽视或削弱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相对较少,致使农业科研部门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农民真正需要的项目上,研究成果往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结合不紧,缺乏基础性、方向性和宏观性。经费的不足,也迫使农业推广部门“找米下锅”,从事其他一些与农业无关、但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以至于将农业科技的推广当作了“副业”,也就不可能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影响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3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加强交流,更新知识,适时引进新技术
农业科技要得到更好地推广普及,首先要求农业科技工作者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与农业信息部门密切配合,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加强部门间、地区间乃至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搜集和学习最新、最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操作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及时地传授给广大农民,使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这必将极大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3.2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特色农业科学技术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如白山市山多地少,应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技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一些实用的特产业技术,如山野菜及野生食用菌的驯化、人参等中草药的种植技术,林蛙及长白龙虾等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等。积极研发和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培养一批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员,为建立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提供科技力量,将极大地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有效地转移农村现有的过剩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3.3发动和组织好广大农村妇女,使之成为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的生力军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处于过剩状态,农民基本上是“4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6个月干闲”,许多农户在农闲时,男人都外出打工,农村妇女则成了农村庭院和田地的真正主人,而大部分农村妇女对家里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和施肥种类等问题一无所知,都是“当家的”让怎么干就怎么干。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农村妇女也将是运用农业科技进行农业生产和发展庭院经济的主要力量。因此,应该因势利导,把广大农村妇女组织和发动起来,及时地向她们传授庭院种植和养殖等实用农业技术,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成为掌握农业科技的“半边天”。
3.4建立特色农业养殖种植基地,带动农业科技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在广大农村引导农民自发建立一批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和有专门技术的特色农业技术协会,如一些乡镇农民建立了“五味子协会”、“葡萄协会”、“人参协会”、“林蛙养殖基地”等,这些具有专门技术、自发组成的协会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点,而农业科技工作者就是贯穿于其中、连接这许多点的线,是农业技术协会的联络员。各种各样的农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形成了一张农业科技的网络,协会与协会之间可以在农业科技人员的组织联络下进行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农业科技协会还是沟通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可以使分散的农户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由于它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能够代表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去和客户谈判、签约,这样就更能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使交易规范化,农民的利益也能得到保护,并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