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好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009-06-29 09:10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陈 恒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更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注意之中,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影响学生的成长。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获得无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认为在新时期班主任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 班主任必须具备的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塑造者。为师先做人,育人先正己。每一位班主任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以敬业爱岗为宗旨,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厂乐为人梯,善为人梯,为人师表的精神。班主任要有松树的风格,蜜蜂的精神,蜡烛的品格,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以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用自己崇高的道德风范和敬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唐太宗曾说过:“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班主任应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一个榜样。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所导向的,它包括认识的能力、需要、兴趣、动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复杂机体,班主任要管好一个班级,要与几十个学生和家长打交道,还要紧密配合科任教师的学科教育。为了达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还必须与社会各界打交道,以此深入了解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不同性格的学生,如果班主任不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那么,工作就无法打开局面,更谈不上班级管理的规范和有序。

2. 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理论素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杯水”与“一桶水”,这些说法,我们做老师的深有体会。面向21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更会启迪、开发、创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实践知识丰富多彩,知识更新换代也层出不穷,现代中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泛,身心和智力的发展都很快捷,仅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工作的需要和满足班主任职业的要求。班主任要想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成为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就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指导班主任工作,并树立终身教育的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文理兼通,博闻强记。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要成为“全才”、“杂家”,只要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学习与生活最好的帮助和指导,让班级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得到充分保证。

在教育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多面型、全能型发展,一专多能,德才兼备,适应教育工作竞争发展形势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工作质量。

3. 班主任必须具备大局意识和团结精神

班级是学校的一部分,班主任是联系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学校每学期都有许多工作和任务交给班级完成,班主任应带领学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学校分配的工作和任务,但有些临时性的工作可能和班级“利益”相冲突,如一次学校安排高三考试占用我班教室,部分学生不愿意,找到我说上次占用我班教室,有学生丢了书籍的、丢资料的、教室桌凳被换的、损坏班级财产的……,我就告诉学生,学校教室紧张,我们要以学校利益为重,周末把学习用品带走,明年我们就是高三了,摸底考试也可能占用其它班级的教室,通过做工作,全体学生服从了学校的工作安排。班主任要有大局意识,学校就是大局,这样才能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建设好,开展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不会顾此失彼。教师们每天面对学生,难免会出现矛盾,教师上课出现问题,向你反应情况,你必须以团结为前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千万不能抱怨同事的管理不善,学生向你反应师生之间的问题,既不能偏袒学生,更不能偏向教师,这样都不利于团结,更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管理,只有正确分析,同教师协商解决问题办法,才能利于班级的管理。

4. 班主任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一样,其工作对象是充满活力的、动态发展的学生,在班级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每天都可能有新的问题和情况出现,因此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影响力,提高育人效果。对班主任来说,第一,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去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找出每个学生的喜好,挖掘学生潜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第二,要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研究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含教材)、教育过程,教育途径与方法,向教育科学要质量,要效益;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在实践中进行观念与方法的变革,探寻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点,争取取得突破性成果:第四,善于学习他人先进经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不断为工作开创新局面准备条件。只有主动去工作、去思考、去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小事,未雨绸缪,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管理素质

由于学校工作的实施相当部分由班主任来具体实施,因此决定了班主任必然是一个教育者、管理者。但是事无巨细,从头到脚,样样都管的班主任充其量是个保姆型的班主任,显然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违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决策者、掌舵人,具有决策权,在把好舵的情况下,把适当的“权”让给全体学生,实行班内“层层管理”,上司下属,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干,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会油然而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既发挥了学生的内驱力,又满足了其表现欲。每周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共奏一首蓬勃向上的合奏曲,个别“调子不合拍”的学生会很快被集体的主旋律所“同化”,当然,“同化”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技巧性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达到能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的终目标。反过来说,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自己也受制于各方的教育,上级的、社会的、家长的还有来自学生的,时常会感到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受教育,在管理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被管理,只有这样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彻底摒弃“唯我是对”的观念,才有可能在班级教育管理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6. 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心育能力

新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民主的朋友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心境,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班主任必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教师的一种责任。班主任实际上就是热爱学生、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师要作到喜欢学生,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刻,尊重而不迁就,了解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进步,关心他们成长,解决他们的问题和烦恼,打开学生心扉,真正达到师生互相沟通、亲密和谐的目的;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感情投入,就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就能凝聚巨大的亲合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调动学生的最大积极性,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在良好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彼此的信任密度,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教育者的要求容易被学生非常愉快地接受。可见,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心态平稳,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作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关心爱护,用博大的师爱弥合差生那颗破碎的心,细心热情地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走出阴影,以教师崇高的人格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7. 班主任必须具备客观评定学生的能力

操行评语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每到学期结束,老师都要给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操行评语被老师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套话连篇,千篇一律,求全责备,刻板笼统的内容,冰冷说教的言辞,告状似的批评,既让老师写得辛苦,又叫学生心惊胆战,家长看后是怒火冲天,又无可奈何。所以,班主任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捕捉学生微小的闪光点,改革操行评语的老面目,以崭新的姿态,评出学生的自信、自强、自尊、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总之,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面对教育创新的大环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需求,应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探索创新,用高水平、高素质、高品味打造自身新形象。

收稿日期:2009-04-23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