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明
摘要:生物教学中出现单一教学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往往注重分数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下面我谈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 能力 素质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尔文通过许多年对大自然的观察,写出了闻名世界的《物种起源》巨著。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伟大的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8年的实验观察发现了“基因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两大遗传规律……,根据前人的经验,笔者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材料,才能进行思维加工贮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一)利用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殖和生态现象。在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如小麦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各种叶序、风媒花、虫媒花、四强雄蕊、二体雄蕊等。由于中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有限.对生物界很多现象还认识不清。
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思想,生物学方法,实验技巧等。通过观察就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正确理解课本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教具培养观察能力。如初一植物学中的细胞、导管、花、根、茎、叶的结构,衣藻、苔藓、蕨类的生活史等模型、标本让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物学中的草履虫、水螅、涡虫、蚯蚓、蝗虫、蜘蛛、蜈蚣、文昌鱼、鲫鱼、比目鱼、乌贼鱼、始祖鸟等浸制标本和剥制标本及模型,学生观察后引起很大兴趣。尤其是文昌鱼、比目鱼更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这对于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有帮助。像始祖鸟这种在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动物,如果没有根据化石复制的始祖鸟模型,学生就很难形成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这种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学生在学习《生理卫生》知识的过程中,观察了人体骨骼模型后,对人体的四个生理弯曲、上肢骨细小、下肢骨粗大是与人直立行走的适应性就理解得更加清楚了。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如根尖的发展变化、动脉血、静脉血、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等,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为了使学生弄懂这些问题,利用“根尖结构”图、“鲫鱼循环系统”图,反复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双方活动,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观察力。
此外,笔者还利用各种挂图、放大镜、显微镜让学生观察、做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生物的结构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所谓想象力,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运用过去已有的感性形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造成一个从来没有的直接感知过去事物的新形象,这就是想象。想象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有重要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笔者在教学中就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每节课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每个问题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叫他们说出为什么。如:切西瓜会流出汁液来,这汁液是从哪里来的?西瓜皮为什么不甜,肉为什么味甜多汁?西瓜的种子为什么会由白变黑……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智慧力.让他们知道知识是无限的,只有上课认真听讲,充分发挥想象力,养成爱学习,善于发言的好习惯,才能锻炼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三、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新教材中更重要强调的是设计探究性实验,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参与重演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领悟科学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在随后的一些探究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则安排由学生自己设计部分环节的探究。如在学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时,让学生自己重新设计这几组实验,将原来只适用于实验室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完成的实验,将原来只适用于实验室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完成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或家中完成。通过师生互相启发,学生设计出的实验是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材料来充当实验设备完成了这一实验,而且这些实验方法仍然非常可行。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环保意识,同时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依靠自己去探寻答案的方法,更使他们坚定了学习的自信心。动手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动手必然要动脑。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调好焦距,学生只是用眼看一看,缺乏实际操作训练,而笔者不仅要求学生亲自按操作步骤观察,还提高一个层次,要求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边观察边绘出其图。一开始学生的手眼很不协调,通过指导和几次练习基本上掌握了。通过亲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手、眼、脑并用的能力,加深了实验过程的印象,同时也为部分同学进入高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中学生物课本的概念、名词数量众多,许多概念、名词又极易混淆,学生的记忆量大、负担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于是笔者就把一些相近、相似且又易混淆的概念、名词等多引导学生做区分比较。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记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光反应与暗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动脉血与静脉血等等,引导学生作分析比较,如三种血细胞学生不易弄清,若从种类、形状、正常值、作用、寿命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就会一目了然,记忆清晰,经常有意这样引导,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