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09-06-28 06:13李宗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发挥新型

李宗仁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进一步强调学校的德育工作,这对政治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挑战,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发挥 新型 创设情景

“创新”的“新”与“旧”相对,意味着发现和超越,意味着打破常规,发人所未发。然而“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具有相对性的,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对创新不能理解得太狭隘和绝对化。很显然,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要做出某种绝对的“新发现”是十分困难的,许多令他们欣喜若狂的“发现”其实往往只是别人早已知晓的常识,教育者对此应该采取积极的评价,只要这个“发现”是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就可以视为创新——相对于学生的已知领域的创新。肯定这种“相对创新”无疑能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做出超越他人的真正创造。由此看来,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新颖,而必须体现出实质上的先进性,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

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生一般是就书本讲书本,就理论讲理论,针对思想政治课应考的特点而勾画重点、理出线索,而学生则沿袭“学政治就是靠死记硬背”方法。显然,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我们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把过去启发学生异中求同的方法变为引导学生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反向联想、变形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教师、教材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转移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能学。那么,如何在政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聘的愉悦的心理空间。(1)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很大程度上容易让学生失去了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悦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确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2)树立尊重、信任的信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里话。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他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政治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知识存储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不是盲从、迷信)、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而不是跟着他人的脚印走)。青少年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究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据此,在教学中应该去尝试:

(1)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再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2)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辨辨、演演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重实际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新课改中,突出的一是强化品德教育,二是强调人文素养,三是突出信息技术,四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拔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知道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要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政治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新课改以后,为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创造了时机,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与班团会活动相结合。与班级活动和团支部活动相结合是政治课课外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和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总之,要鼓励拨类,鼓励专长,鼓励创新,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主流,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我们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发挥新型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浅谈如何发挥好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如何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