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听觉心理看新闻播音的“提速”

2009-06-28 03:10刘小殊
消费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提速语速

刘小殊

[摘 要]在央视部分新闻播音员的语速中,《新闻联播》栏目播音员邢质斌和《中国新闻》栏目播音员徐俐的语速(每分钟播报字数)分别是329字和每分钟340字。尽管二人语速在量化后仅有11字之差,但观众却普遍认为徐俐的语速较邢质斌而言明显快了不少,是“快节奏”播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主观评价就是对新闻播报的语音信息进行反应的心理过程。本文从受众的听觉心理角度入手,尝试分析在语速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受众对“快节奏”的感知和体验。

[关键词]听觉心理 语速 提速

一、受众需要“快节奏”的客观因素

(一)受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语音听觉水平的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六十年代新闻播音的语速大概在每分钟160-180个字,八十年代后为200字左右,九十年代到现在新闻播音速度仍然加速,甚至提高到了300字以上。同时播音速度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在有画面、图像补充信息的电视媒体中,新闻播音“加速” 的要求就更加强烈。这是因为,尽管人们对标准普通话的听觉接受为300字左右,但由于不同听力水平的人对语音听觉的辨析水平不同,反应速度、记忆水平也称为影响听觉接收的客观而必然的因素,同时,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对语言理解的能力也不一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知识文化普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新闻节目消费者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语音知觉和语义理解等能力都明显高于六十年代水平。新闻播音的语速比六十年代快了近一倍也在情理之中。播音员的播读目的在于受众对信息的理解,“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下的受众对信息接收能力的提高为新闻播读的“提速”提供了可能。

(二)新闻信息量的激增加强了受众对信息的“占有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使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人们对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信息量也有了新的衡量标准,新闻消息是否“最新、最快、最多”成了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前提,这也迫使各新闻节目的播读被动“提速”。

通过对央视新闻节目数次改版的观察不难看出,越来越多新闻价值低、话题远离百姓生活并挖掘不够深入的话题类节目被承载着海量资讯的播报类节目所取代;播读类节目中信息不及时的回顾片断被定时播出的最新资讯滚动文字所取代,而四平八稳、稳坐泰山的“宣读式”播读也必然被自然、明快、流畅的“口语化”播读取代。一切从服务百姓出发,在保持新闻媒体权威性的同时,新闻播音员播读加速亦是对受众需求的满足。

二、受众对语速产生听觉差异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受众对标准普通话语音韵律的重音知觉

日常生活中,为了更明确的表达一句话的语义,或者强化语句中的某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在会话时有意流露出一些语音韵律来,而表现韵律的点往往就是或者靠近那些带有重要信息价值的词汇。同样,在朗诵和播音实践中,对那些重要的词或词组,要运用轻重对比的手段加以强调,给予突出。对于这些被强调、突出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

重音的表达目的是为了强化受众对有价值信息的感知,以“醒耳”为目的,刺激受众对重音词汇有一定程度的感知。重读、调域加宽、借助顿歇呈现重音等方式都能使同一词汇音节的时长增加, 但增加程度却同语义、语气,甚至同节目风格、主持人气质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不同节目风格的语速设计

在收看新闻节目时,我们能明显感觉《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的播音既庄重大方又严肃而权威,语言表达平稳、舒展,而《中国新闻》的播音员徐俐的播音态度刚硬,节奏明快、语速快捷。从播音语速上看,徐俐和邢质斌每分钟播音字数在330左右,可以说相差无几,但却能带给受众全然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新闻联播》是中央级媒体的一档以发布国家要闻、国际政局变化为主的综合新闻节目,要求播音员显示出权威、沉稳、大气的播音风格,重音设计手段中调域加宽的使用多,重读力度不夸张,不随意借助顿歇手段;而徐俐所在的《中国新闻》则为央视国际频道一档全面报道世界范围内最新重大新闻事件,邀请权威专家对热点事件深入访谈剖析的新闻节目。节目受众除了面对海外华人外,还包括政府要员、决策层、管理层等高端人群,简洁明快,丰富鲜明的语流节奏,暗合《中国新闻》节目目标受众的气质面貌。徐俐的播读设计中,重读词组多以夸张加力取代字音拉长,信息内容与语调、语气配合推进,目标信息清晰、冗余信息“平”“快”,这样一来,徐俐的播读就自然而言的“提速”了。

所以,邢质斌的“慢”和徐俐的“快”都是出于节目的需要,在选择和使用重音以及设计语句节奏、语气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受众所听见的“快”“慢”对比绝非吐字频率上的速度高低。可见,并不是读字量的增加才能达到语速“快”的效果,让受众的听觉感知到语言节奏上的“快”才是播音“提速”的关键所在。

三、体味受众心理,寻找正确“提速”途径

(一)从节目内容、风格看“提速”

任何新闻节目的产生都以一定的理念和信息角度为依托,注重受众感受,服务百姓生活的新闻节目更得人心。在新闻传播坚持权威性与服务性并举的时代里,播读语速整齐划一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同的节目方向采用不同的语态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比如,体育新闻的内容多以各体育赛事为主,受众多倾向节奏较快的语速感受赛场的氛围;娱乐新闻则多报道娱乐事件、影视明星动态,受众年轻化,自然喜欢轻松流畅、富有口语色彩的播报风格。

(二)从新闻传播效果、播音业务素养看“提速”

传统的新闻播音讲究“字正腔圆”,在信息量激增的今天,新闻播音的语速尽管一再提高, 吐字面貌却始终考量着播音员的基本业务素质。精准的吐字面貌能加强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使受众获得准确的语音听觉信息,即时理解内容,强化记忆。为了加速而出现的“吃”字、“蹦”字、归音不到位、发音不准确等现象,甚至为了“加速”而破坏文章层次关系,都会使得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出现理解偏差,产生反效果。

同时,汉字的读音本身带有一定的音乐感,而播音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其呈现手段同样富有汉语的艺术感。字正腔圆的吐字更会给受众的听觉心理带来审美感受, 盲目的不科学的播读提速会打破汉字的音律美感,剥夺了受众对标准普通话的审美需求。

除此之外,新闻播音的“提速”更有赖于播音员对新闻稿件背景的深入发掘、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探究、对播读新鲜感和对象感的深入体验,对稿件的深入理解和驾驭是播音员业务素质的重要部分。

新闻播音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而新闻播音的“提速”工作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承担更加严峻的任务。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新闻播音的速度都是本着满足受众的真正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受众的听觉感受和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实现新闻播音真正的“提速”。

参考文献

[1]仲晓波,王蓓等。普通话韵律词重音知觉。心理学报2001年第 33卷第6期

[2]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4] [美]P·B·邓斯E·N·平森。言语链说和听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提速语速
辩论赛之语速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说话人识别中语速鲁棒性研究
Algorithm and experiments of six-dimensional force/torque dynamic measurements based on a Stewart platform
服务贸易“提速”
姚明“提速”跻身名人堂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谁是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