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瑾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景区城市化现象日益普遍。我国景区城市化的成因一方面源自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包括政策环境、认识偏差,决策失误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推动。景区城市化带来了许多危害,不利于景区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制定一定的对策来缓解或解决景区城市化的问题。
[关键词]景区城市化 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张瑾(1980-),女,重庆市人,汉族,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讲师,旅游管理硕士,主要从事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景区城市化是指发生在景区内的城市化现象,其人口由农村向景区内的城镇转移,农业生产活动向旅游接待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活动转移,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1]。“近年来,国内一些景区竞相建设观光电梯、索道,就连具有600年历史的南京古城墙也要建电梯,引起了专家、环保人士的关注和批评。”[2]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张方告诉记者。1998年9月,位于湖南省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因“城市化倾向”而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尖锐批评,付“学费”3亿元拆除景区内的商业设施,但又因“运营悬崖观光电梯”和“一边拆建筑、一边建建筑”而遭到国内外不少专家的质疑。泰山风景名胜区和当地政府置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于不顾,在未向建设部报批的情况下,自行上马了泰山索道的扩建工程。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景区城市化现象日益普遍。
一、景区城市化的成因[3]
(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和偏好是景区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由于风景旅游资源是一种舒适性商品,具有唯一性、真实性和不可逆性,其开发利用的收益非常高,远远超过了社会平均利润。以致许多景区内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投资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稍长的也只需两三年。高利润和高投资回报使各方利益主体趋之若鹜,纷纷在景区内兴建接待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人数快速增长,区内的接待设施也快速增长,基本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接待设施基本保持与游客人数同步增长。旅游接待的压力带来了接待设施的快速增长,因而促进了景区的城市化。
一些大型的风景名胜区,由于位置偏远,与景区外的旅游服务基地的交通联系相对不便,或者需要额外的特殊交通费用,并且一般需要两日以上的游程,旅游者根据最大效益原则和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暂住地附近采用节点状旅游线路。因此景区内核心景区便容易成为游客的逗留点和集散地。
(二)城市化进程起了带动作用。
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宏观的大环境悄悄地影响着景区内的城市化,它往往成为城市扩张的牺牲品,其中城郊型景区尤甚。因此,可以说,旅游城市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
(三)国家政策和特殊的社会环境政策制度是导致景区城市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旅游扶贫、支柱产业政策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引导下,旅游业蓬勃发展,城市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在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的长官意志、崇洋媚外、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和认识下,形成了一哄而上、盲目错位、杀鸡取卵的开发,大大加快了景区内的城市化进程,并且破坏了风景名胜资源。
(四)多主体推动
在大旅游口号的推动下,景区内城市化的主体包括外来开发商、本地开发商、当地居民、政府及管理部门、各行业部门等。在这一过程中,自上而下是政府在景区内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尤其突出,自下而上是开发商、当地居民在城市化中自发投资进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
总之,一方面源自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游客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包括特殊的政策环境、领导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以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推动,是景区城市化形成的动力机制。
二、景区城市化的危害
风景名胜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可能出现三种博弈情形: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和斗鸡博弈。囚徒困境揭示了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可能出现的困境:如果每个利益主体都出钱保护资源,每个人的福利都会增加。问题是,如果我保护你不保护,我得不偿失,而如果你保护我不保护,我就占便宜。所以每个人的占优战略都是“不保护”。智猪博弈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政府和一般开发商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中的博弈关系。政府好比大猪,普通的开发商好比小猪。这里的纳什均衡是,政府担当起资源保护的职责,是“按”的角色,而普通的开发商则是“等待”。斗鸡博弈则表明,政府在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治理景区环境时应采取强硬的措施。[4]
三、景区城市化的对策
(一)合理布局旅游接待设施,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使用土地。
严格规划管理,按照规划审批,核心景区禁止任何过夜接待设施的建设,已有的接待设施应该逐步拆除。对重点景区景点分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同时,控制景区内的接待设施总量,高水平规划设计旅游村镇。
(二)改善风景区内外的交通联系
完善景区内的内部交通网络,尽可能采用环保机动交通,使游客能够在景区快速扩散,缩短游客在景区内停留的时间,加快游客周转。同时使景区与进出口岸的交通四通八达,加快游客向景区外的服务基地扩散,减轻景区内的接待压力。
(三)妥善安置居民生产生活
核心区内的居民应该逐步迁出。调整景区内的产业结构,改变景区内单一地依靠旅游业的局面。鼓励景区内劳动力外出经商、打工,并把劳务输出与资金、信息、技术引进有机结合,带动旅游基地经济发展。同时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居民外迁,以缓解景区内的资源压力。
(四)限制人口流动
严格控制外来人口落户缓冲区、发展区;应推行外来人口准人制度,禁止外来人口落户核心区。景区内的旅游服务企业应该优先雇佣本地居民。
(五)增加政府投入
景区是公益性事业,应有财政支持。在韩国和美国,国家公园的经费基本上是1/2国家支出、1/2靠门票和社会捐助。而我国的地方政府普遍每年还向景区收钱。例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门票收入,作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仅得40%的门票收入,尚不够景区正常的保护和管理费用。这迫使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扩大商业开发规模,修建多种破坏性的旅游设施,引导游人在景区内消费。
(六)加强管理[1]
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都是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我国151个国家风景名胜区,只在建设部下属一个风景处共3个人管,而且只管“业务”。管理力量薄弱导致管理权限下放,国家重点景区的管理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和旅游公司经营管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占山为王,区内遍布部门宾馆、地区饭店、单位疗养院等。建议效仿美、加等国,成立国家公园管理署,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参考文献
[1]周年兴,俞孔坚。风景区的城市化及其对策研究以武陵源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4(1)
[2]新闻周报,2005(6)
[3]全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阈值分析。生态学报,2003,(5)
[4]冯维波。风景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