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各个高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学生对于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认同度和满意度不高,大多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采用了冷漠和消极的态度。如何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成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 实效性
作者简介:周樱(1981-),女,江苏无锡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老师,助教,法学学士。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日益受到社会、国家的重视。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改善大学生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纷纷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学生对于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认同度和满意度并不高,很多的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程采用了冷漠和消极的态度。这种现状其实与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密不可分。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思想性、政策性、实践性、动态性很强的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它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1]
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迫使就业指导课程并没有将其效用展现,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实效性不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归结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初期存在的一些缺陷
就业指导课程本身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一)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由于国内就业指导课程出现的时间较短,没有像国外高校那样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因此整个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各高校对于相关的研究方面也不重视,这一方面表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单纯地停留在表面存在问题的解释上,而未能深入的探讨其中的规律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不完备上,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仅局限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择业技巧、就业心理、就业期望等方面,而对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问题、创业教育问题,则缺乏指导和帮助。[2](《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
(二)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缺乏权威而内容全面、实用的教材。现在市面上相关的教材和书籍虽然不少,但是难有精品。大多数教材不是对国家相关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宣讲,就是局限于择业技巧或就业心理等等。没有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着手,自然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三)国家教育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2000年开始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需实行专业认证,明确提出只有具备“就业指导员”或“职业指导师”证书的人员才可以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在实践中,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严重缺乏,为了解决任课老师问题,大多数高校只得由从事思想教育工作人员、辅导员等替代,这些教师即便是从事过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工作,但是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没有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整体的专业能力较弱。这就导致该课程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也无法得到有效地保障,自然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四)缺乏有效地评价标准和考核。虽然国家教育部在2007就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该教学目标?该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却没有出台。各高校只能根据自身要求来实施。有的高校对于就业指导比较重视,相关的工作比较完善。但很多高校对此工作并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都认为这不是一门课,因此对其也比较马虎,仅仅当做一项工作完成。
二、“快餐化教育”
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过程。就业指导课程也是一个系统化较高的课程。而在实践中,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仅针对大三或大四的学生,而且学习的整体时间较短,往往在几个月或几周之内就完成该课程,这造成了“为了上课而上课”的现象,整个就业指导时间滞后,时间又比较短,无法对学生起到整整有效地作用。就业指导课程成为了一种“快餐式的教育”。
就业指导课程不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短期的就业问题,仅仅只是宣讲就业政策和择业技巧不能对学生解决根本问题。例如:目前,很多大学生虽被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迫,不得不违逆内心需求不惜“屈就”,但是无法长期维持这一状态,不得不频频跳槽。这不但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的不稳定,也加深了用人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负面认识,反而加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在现今的状态下,要更好的促进学生择业与就业,必须依靠就业指导课程。而就业指导课程的重心应是对大学生的长期规划和指导。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应有层次、有阶段的进行。大一期间:进行大学生就业形势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指导,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通过测评系统的应用和分析,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大二期间:进行择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使他们敢于直面现实,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选与竞争。大三、大四期间:进行求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与方法,着重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以及求职准备、自主创业知识储备等。[3]
三、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调
目前,由于师资的整体水平不高,很多教师也是才开始关注就业指导领域。这就直接导致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僵化,教学内容枯燥。很多教师将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搬入了就业指导课程,大多采用讲授的方式,照本宣读。这样的课程怎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与动态性的课程,应采用多样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性,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关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国家对于大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多年的理论化学习,使得学生与社会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大学生转化成为一个“社会人”,再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职业人”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加强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和研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编撰权威的教材,组成优秀的师资队伍,确立正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这样的课程必然获得学生的欢迎,真正实现该课程的目标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2007.12.13
[2]杜志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年(8): 260
[3]付勇、孔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