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娟
[摘 要]金融危机虽已过去,但其影响却远未消退。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利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三个经济影响因素,分析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寿险需求变化,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 寿险需求
一、引言
从已有的关于寿险需求的研究看,经济是影响寿险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背景下,由美国次级债诱发的金融危机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逐渐显现。寿险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眼下是中国寿险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共存的时期。
寿险在我国属于需求跟随发展模式,即寿险市场是买方市场,非卖方市场,因而我们从寿险需求的角度还看寿险业的发展也更贴近实际。
二、理论回顾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寿险需求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对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在不确定性理论基础上,研究寿险的需求动机;二是对寿险需求的实证研究,一般都是通过实证数据,建立寿险需求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计量模型,对影响寿险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讨论。
从国外研究看,Menahem Yarri(1965)认为影响寿险需求因素有收入、利率、保险费率及消费者对消费和遗产的主观折现函数等。Babbel (1981)认为通货膨胀会影响寿险保单的现金价值。Dale B.Trutt和Lila J. Trutt(1990)认为年龄、教育、收入水平会影响寿险的需求。Mark J. ,Brown 和Kihong Kim(1993)认为寿险需求与国民收入呈正相关,与通货膨胀预期呈负相关。J. Francois Outreille(1996)认为寿险的发展与个人可分配收入和国家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关系,同时寿险发展也明显地受到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从以上研究来看,在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显然是一个突出的因素。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寿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不多,李蔬暗(2009)比较全面地总结影响寿险需求的经济因素。卓志在实证分析方面做了比较多的研究,阎建军和王治超、潘海英分别撰文分析了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并作了简单的回归分析,但并未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
本文主要是基于前人的研究结论,分析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环境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寿险需求
(一)经济发展水平
所有关于寿险需求的实证研究都表明,寿险需求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比如Truett and Truett(1990)、Browne and Kim(1993)、Outreville(1996)、 Damian and Zurbruegg (2002)。而衡量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主要是GDP数额及增长率,即随着收入的增加,对寿险的需求也会上升。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预期有下降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经济蓝皮书》中预测2009年我国GDP增长最坏为8.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9年世界经济形式与展望》中预测2009年国GDP增长在悲观情况下为7%,中金公司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8%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的放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可能是未来短期内,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一个不利因素。
(二)利率
利率水平也是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传统寿险产品一般均规定有预定利率,预定利率的高低主要受制于市场利率。如果保单的预定利率不变, 而市场利率上升, 则人们将会减少对寿险产品的购买;反之则反。可见,利率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寿险需求。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央行自2008年10月份以来连续四次降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4.14%下降到2.25%。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将会比较宽松。由于金融资产的替代效应,银行利率的走低,有利于寿险需求的增长,至少有利于传统寿险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寿险市场以投资型寿险产品为主,对银行利率的敏感性较弱。但总体而言,利率的下降会是寿险需求增长的有利因素。
(三)通货膨胀
由于人寿保险一般都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侵蚀保单的价值。因此预期通货膨胀率对于寿险需求影响为负。国外所有研究都证实通货膨胀与寿险需求的反比关系,如Babbel(1981)、Cameron(1987)、Outreville(1996)。预期通货膨胀对寿险需求的负作用,主要表现在:(1)价格效应,保险金给付滞后于寿险保费交纳,通货膨胀将会对二者产生不同的贬值影响。(2)收入效应上,通货膨胀使人们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名义增长速度,会减少对寿险产品的需求。(3)替代效应方面,通货膨胀导致寿险产品的收益率低于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人们就会降低对寿险特别是传统寿险产品的需求。
受金融危机及整个宏观经济面的影响,去年下半年CPI指数一路直下,人们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不断下调。今年,由于全球需求减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面临国际输入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步解除。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论,外部通货膨胀预期的下降,将是寿险需求增长的一个有利条件。
四、结论及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宏观环境的恶化,我国寿险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为:消费者信心受挫,对投资型产品的需求下降;保险产品投资回报率下降,低于投保人预期,造成投资型产品退保增加等。但即使面临诸多困难,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在当今宏观经济环境下,仍然蕴藏着寿险业发展的机遇。
(一)寿险需求的增长离不开寿险业自身的发展。根据已有的实证分析,前期寿险保费收入对当期保费收入影响很大。一方面说明保费收入有延续性,长期寿险保单有部分是分期缴纳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寿险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产品创新增强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寿险产品品种较多,可是产品同质性却很高,偏离社会需求和消费习惯,另外自主开发的产品也较少。不同地区在收入及环境方面存在众多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区人们的具体需求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调整经营定位,寿险产品回归保障功能。我们要明确寿险的本质是保障功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引起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然而,众多投资型产品的出现,突出了寿险产品投资理财功能,却削弱了保障功能。这使得投资型险种在我国寿险经营中的占比超过了传统险种。总所周知,这种模式在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上是可行的,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并未完善,那么寿险投资功能也将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在目前金融环境中,回归寿险保障功能,才是寿险公司的明智选择。
参考文献
[1]李蔬暗,从经济因素分析我国寿险需求,西南金融,2009年第1期
[2]任燕燕,刘金娥,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 年第22 期
[3]夏益国,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统计教育,2007年第9 期
[4]马会,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广西金融研究,2007 年第5 期
[5]杨舸,田澎,叶建华,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5 年第3 期
[6]卓志,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保险研究,2001 年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