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运
进三清山,来路变成了一帧极有味道的山水画:新派设计家调理出的道教山门之外,路已隐没,近坡斜崖列峙成一个倒三角,绿裹赤染地含着曲曲柔柔的层叠远山,远山清淡,淡得很有层次。出三清山,我们走的是过去的老路,老路一路上都有溪水相伴,那是肥田老屋,丽水苍山的神奇画卷,多姿多彩,既长且美。
三清山一鸣惊人
我们是在三清山人选“世界自然遗产”后,慕名前来游览的。三清山是中国第七个,江西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她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地跨玉山、德兴两县,面积220平方千米,南北长,东西窄,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就旅游来说,二十来年前,三清山还是一块未曾开发的处女地,隐没深山无人知。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有两张摄影记者拍摄的三清山照片传出,这才轰动了全国,并引起玉山、德兴两县和上饶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风景名胜。那两张照片分别照的是“东方女神”和“巨蟒出山”。
其实三清山自古就是仙人栖居之地,道家炼丹之所,人称洞天福地,东方蓬莱。
这座山的主体,是花岗岩。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山,中国很多。同样是美,它的美是独特的。它的美,不同于泰山,泰山以崇高雄伟取胜;它不同黄山,黄山以气势恢宏拔筹;三清的美,美在诡异、神奇,美在峻拔灵秀,美在幽秘、深邃。它多峰林峰丛,峰柱峰墙。喀斯特岩溶之山,也不少是以峰丛峰林取胜的,三清山的岩石,与喀斯特峰林却有质的不同。它不仅是坚硬的花岗岩,而且均呈肉红色,形神态貌与喀斯特峰林更是大不相同,不是突兀拔地而起,就是垂叠错裂交割,作家们形容它是超级大盆地,绝对高差,高出了气势,高出了凌险,难以攀顶,才使它默默忧存于世,独饮孤寂的吧。
三清山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三次大海浸,多次的造山运动,给了我们一个迷人的三清山。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在14亿年前,海水浸没4亿年之久。第二次大海浸发生在6亿年前,海水浸没达1.6亿年。第三次大海浸是4.4亿年前,这次海浸,仅达到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到1.8亿年前,三清山区域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学名燕山期运动,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二三万年前的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使山岳大幅度抬升,水力浸蚀作用强烈下切,地势高低落差悬殊,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尤其是垂向断层和节理发育,山体已经长期的风化侵蚀,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形成了。大自然创造了三清山这一绝世精品。
三清山是花岗岩剥蚀地貌,三清山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来自大自然喜马拉雅运动的大手笔,它是喜马拉雅山地貌的姐妹体,不过这个姐妹体与喜马拉雅很不相同,岩基是红色的,峰林隆耸,耸得奇俏多姿,奇岩怪石也赶来凑热闹,聚集在一起成为峰林峰丛奇岩的大花园。。峰高云雾绕,阳光彩霞也多娇,垂直性的多气候带土壤带又使之成为植物动物种群的宝库,奇特的雪封树冠,冰裹中绽芳的红梅、雾海中的玉兰……人世间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美都可以在三清山看到。
“东方女神”在当地作家程关森的笔下是面孔清秀,秀发披肩,丰满庄重,胸部隆起,凝神端坐,楚楚动人,连扑闪扑闪的长睫毛也看得清清楚楚;其装束、发型、神态、肌肤、举止,活脱脱地像一个纯情美丽的山姑。而我看来,这“东方女神”应该是个江南劳动妇女的形象,那齐肩的短发很有特点,不像从远古走来,很像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农家妇女。对新新人类来说,她有点守旧,多少有些年岁的,看着还是很亲切。
相比之下,“巨蟒出山”要酷肖得多,神形都让人惊叹。那真是一条直躯颔首而立的大蛇,是大自然的雕塑,材料是花岗岩,雕塑工具是风雨是霜雪是阳光,雕塑方法是地壳的震动、断裂、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解,时间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几亿到几千万年的粗细制作与加工最后成型。石蟒净高128米,头部直径20米,颈脖与头连接的部位直径不足7米,长细比18:1;粗细比3:1,三角形蛇头粗大而扁平,从幽深的峡谷里拔耸而起,直冲霄汉,是世界上第一巨蛇,望之心惊。
悬空栈道
同伴买了张三清山导游图,我没买,但我知道有这样的几个地方必须走到:西海岸、三清宫、东海岸。
三清山没有海,何来东海岸、西海岸?上了三清山,你就知道,海,云海之谓也。岸是指栈道。
西海岸很长,4600米,若纯是高低起伏的登山道,半天走下来,算是好的。问题是西海岸栈道平的能骑自行车。2米左右的宽度,3600米的长度中几乎没有起伏,如果不是架在海拔1600米的崖壁上,如果随峰随崖,曲曲折折地急弯骤拐,如果不是满栈道的游人,飞车竞技没有问题。想飞车飞不成,平整而又平整的栈道上走路是不成问题的,很轻松。西海岸栈道是高空缠山的云带,也是观景赏景的长台,云雾起时,云海涌浪,琼岛凌波是想躲也躲不开的景;云不在山中,千沟万壑、叠山崇岭尽在脚下,更是想躲也躲不开的景。三清山西海岸远眺鸟瞰峰岭的真面目尽皆赤裸坦荡无虞,那是大气象,大景观,视野开阔,而且随岸铺陈,沿岸走一路看一路,万千神姿万千变化尽在眸中。西海岸畔,植物物种的丰盈,色彩的绚丽,在春夏秋三季可能是最诱人的,海拔高,垂直气候和物种多样分布,冬季也不单调,松林的奇景举目皆是,如伞如披的,扭虬成龙的,层层叠翠的,孤柯傲雄的,众聚成林的……国画山水大师的画幅上你总以为想象的成分多,沿三清山西海岸走你才知,再好的山水大师笔下的山水在这自然的山水面前都显得苍白,西海岸奇峡大壑秀谷从地质学家的角度分,可能就是那么几个,飞仙谷、葫芦谷什么的,他们有他们的分类方法,节理控制带,垂直断裂带,这些专业名词,听起来生涩,视觉中的呈现可是异彩纷呈的,那是峰峦、峰林、峰丛、峰墙、峰柱和奇岩异石的博物馆,峻中有峻,奇中生奇,秀与险,幽与峥相借相生,加上日月云霞的不甘寂寞,更是洋洋风景大观。临近傍晚,我们走完了西海岸,日落时又折回了西海岸,望着西天的叠叠群峰,不动位,半个多小时内,落日和晚霞魔术大师似的变换出了不知多少瑰丽的奇景给我们看。我看到了日月同天的奇观,看到了半天落霞的辉煌,还看到了霞光尽收后,又骤然燃烧起来的壮美。我生平第一次知道,圆圆的太阳在这峰峦之上悬浮,下垂时有霞,太阳在远天在山外隐没后又生霞,生霞时,先是将一片云燃成火团,火团渐次变大,向两边分扯,扯出两条斜纵奔跑的霞道,霞道铺到头顶上的云层时,天空云又向一起汇合,汇合成一片红沙滩,一片酱赤色的湖,湖中游弋着蛋清色的孤岛,又渐次吸缩,吸缩成一条骑峦的红带,这时,大部分云都已苍黑了,远近峰峰岭岭都成了黑色的剪影,知道生动的气象大幕已垂落到舞台的边际。向回程移步,却又意外地看到那条赤霞在松干映衬中的辉煌。
选择西海岸回住处是迫于无奈,阳光海岸也是一条高空栈道,总长3600米,若走此栈道,有可能会迷了路,按来路,什么也不用担心,大步流星地走就是了,三清山的高空栈道就是有这样的好,周围再黑,栈道却青芒出一层亮色,如蒙蒙的水一样,那是月华投在上面的反光,你明知栏杆外是悬崖深谷,只要走过有枝柯伸头探脑的那一段路,你就可以在栈道上横行无忌。
栈道我见过不少,也走过不少了,但高空栈道,高到海拔1600米,不仅高而且悬空,我还是第一次见,第一次走。在导游图上,你能够知道东西两海岸高空栈道是环衔这一起的,它把三清山高山景区连为了一体,沿栈道,该看到,想看到都可以看到。专家考证,这是全球风景名胜区中最长最高的悬空栈道,也是视野最为开阔的凌空观景长台。
当夜,我们一行6人走成了3拨,是走散了的。多亏这条高空栈道,我们安然无恙地汇齐了,21点,共进晚餐,腿脚疲累,餐后却都不想睡觉,在阳台上撒疯,让大山倾听我们的吼喊。抬头望,我惊异地发现,头顶上的云彩拉成了一个近似阴阳鱼似的圆,星星像镶嵌在阴阳鱼间的银色珠宝,怔怔的不知该如何反应。
八卦三清
最早享受三清美景的是道家吗?
三清山与道家的渊源很深,葛玄葛洪祖孙俩进山炼丹,无论是传说还是史考有据,都说明了三清山与道家的久远联系。过了天门峰以后,西海岸栈道开始有下行的阶蹬,出了栈道,我们在一泓水塘边的崖壁上看到了一座神龛,一尊道家人物的浮雕,龛前立着石香炉,粗糙的花岗岩纹理中满溢着岁月的印痕。我们已进入了高山盆地,在这高山盆地里,却是浅丘沃土中的感觉,松树成林,篙草茂密,土质的小道上和松林密覆的矮丘上弥散出平川地带特有的亲切温暖气息,近在咫尺的险绝已被抛在脑后。
三清宫很快呈现这眼前,那是一幅玄秘重重的古画,苍林为屏,荆丛峙护,茂草挂壁的高台上,它的体量与我的猜想差距甚大,显得太小了,而那青瓦大坡的歇山老殿、半插在高台中的门坊和层层曲折之后坦坦荡荡向脚下伸展而来的条石古道又分明告诉我,这不是一眼就能读得懂看得透的古画,台地前的一大片空地是最大的玄秘,它的面积足够盖起一座几重深院的仙宫洞府,如今只是满铺着花岗石块,让隙草分割平面的广场,有石砌矮墙的一道沟渠围侍着它,沟渠架着几座条石小桥。悠远的时空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上三清宫,要穿门坊。山门门坊有一种独特的意趣:刻有排云桥字迹的巨石遮挡着,站在巨石下仰望,望到的只是高高的石亭和三清大殿的一层脊檐,随路抹身进去,是窄窄的一条通道,通道两侧崖龛里各雕有一尊武士,那是守护山门的魁星、灵官。石坊山门的两根石柱一半嵌在高台中,有石阶通上高台,上台方见三清大殿真容,它不再是远眺中的那么小。大殿石墙石门,门前一方水池,有道姑相迎,那是位年轻、热情而又健谈的道姑,女同伴向她请教道家的养生之道,养生练功之法,我则对建筑深有兴趣。经指点,我才注意到水池中有一龙首石雕,才知三清宫坐落在龙脉之上。三清宫大殿有前后两殿,象征道家阴阳二级,坐南朝北。大殿之南有演教殿,象征乾(阳);大殿北方建有“福地门”,象征坤(阴);东南洼地里建有九天应元府,象征兑(泽);正东建有风雷塔,象征震(雷);西南有“金鼓石,象征巽(风);西北建有飞仙台,象征艮(山)。这种建筑布局,一改以中轴线分层迭进的格局,使建筑物主次分明,八方呼应,互相烘托映衬,既突出了中心建筑的主导位置,又显示了周围建筑物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身的灵动性,是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和易经八卦所蕴藏的变异潜能、内在力度的充分体现。
这种布局被称为先天八卦图式。
三清宫自身也是很引人注目的。前后两殿有机地连为一体,后殿在又一层台地上,有石门洞和门洞内的阶台通连,它是阁楼式建筑,殿顶与前殿之顶错落交叠在一起,壮观而独特。后殿有侧门,东侧门外,是一巨石,站在巨石上望顶,飞檐翘角的层次美形姿美一目尽收,那石还是远眺近览的观景台,三清福地的大千之美随目汇聚心底,历久弥新。
道教名山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
走进三清山的历史是很有意思的。
葛洪不是最早进三清山上三清山的历史名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战国时的楚人卞和。卞和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那块名贯古今的和氏璧,传说就是卞和从三清山玉台获得的。玉台,多美玉,相传是女娲炼石填海之地。撑天的大柱被撞倒了,天塌了,水漫了,女娲炼石补天填海,补天用石,填海也用石,没用完的玉石,都散落在天台。宋代的王安石有咏三清山玉光亭诗,其中一句是“传闻尺玉此埋堙,千古难分伪与真。”王安石时代,离我们已有九百多年,那时辨不清真伪的事,现在更不好辩真伪了。我问过三清山的一个年轻工作人员,为什么三清山所在的一个县叫玉山县,他说不知道,我却凭玉台的传说推测,县名当与玉的传说有关。作为楚国人的卞和,是很执拗的。三次向楚王献玉。一次被砍了左脚,一次被砍了右脚,罪名都是欺君,他献的是玉璞,即石头包的玉,外边是石头,以石当玉,能不是欺君吗?怪楚成王、楚武王没见识,也得怪卞和缺点心眼,您把那玉石开了皮子再献过去不就结了!卖弄,故作玄虚。到楚文王他再献玉时,楚文王可能和他的两位先王一样的孤陋寡闻,但比先王多了点耐性,更可能是被卞和的精神感动了,哪怕是死都要献这玉,不是精神不正常,就一定是赤诚得没法再赤诚了。口谕开玉璞,果得美玉。此后秦王要以15城来换这块美玉,这才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卞和了结了心愿,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三清山,也就不想再苟活于世了。
大禹治水,上过玉台,登玉台顶,指挥治水,登顶处,被命名为禹王顶,一直叫到今。这大抵也是传说,考证它的真实性颇有难度。
最真实的,历史文献中确有记载的,还是道教人物。三清山的道教史,除葛洪外,首推唐朝的信州太守王鉴。王鉴并未入道,却在三清山繁衍后代。他举家来三清山隐居不排除有政治上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贪恋三清山的美色。还有,文化背景、社会风气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李唐王朝崇道,王室认了老子为祖宗,将太上老君尊为祖神和太上玄元皇帝,道教成为国教。高宗下诏全国修建道观,老子的《道德经》列为科考教科书,是热心仕途的人必读的,道教的当代宗师们,一个个成了国家领导干部,楼观派的歧晖是紫金光禄大夫,他手下的大小道士是银青光禄大夫,上清派的王远知被授予朝散大夫。职位虽是荣誉的,没有实权,地方官却是轻易不敢招惹的。朝野上下,以道为尚,唐王朝的公主们不少做过道士,杨贵妃也做过道士、宰相李林甫上书请求把自己的住宅舍为道观。太子宾贺知章出家为道士,就连千古闻名的大诗人李白都正式加入过道教。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组织创作道教歌曲,老子的尊号,11年间连升三级,初尊太圣祖玄元皇帝、又尊大道玄元皇帝、再尊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帝!在世的张果老,皇帝要封官给他,也是个光禄大夫,张果老不受,皇帝要嫁公主给他,他装死,最后不了了之。躲在龙虎山清修的张天师,皇帝也没有忘记,召到京师,册封了个“汉祖天师”的号。龙虎山的租税从此免除。
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王鉴不慕仙道,反而是脑子进水了。虽然王鉴还没有进步到辞官入道,但三清山的山水风光、实在是太吸引他,那是不可抗拒的诱惑。没有考证,推想葛洪的口号显然对他有莫大的影响——“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那是语惊天下的话,道出了道教对人生的终级关怀:命由己定炼丹成仙,长生不老。与葛洪炼丹的三清山近在咫尺的龙虎山的初几代张天师们都很长寿,没有低于90岁的,最高的活到120岁。张氏正一道是炼丹术的光大者,葛云、葛洪则创建了道教中的丹鼎派,提出了独创性的,很有远见卓识的内外兼修主张。吃丹会吃死人的,内修则免了一切尴尬。
王鉴未入道,子孙们却是道界经史不得不书的人物。王霖,王鉴的第十代孙,南宋道士,于宋孝宗乾道年间捐资在三清山修建殿宇,经数百年之久而相继不衰。王霖是国家公务员,或者是荣誉公务员,先后授予“迪功郎”、“修职郎”。 他的功绩是在乾道六年(1170年)亲率工匠从三清山北麓汾水村出发,穿林莽,过危岩、攀绝壁,历尽千辛万苦,开辟了一条登山道,在天门峰下的三清福地,找到了当年葛洪的丹水井和丹炉遗迹,证实了葛洪确是进三清山炼过丹的。他决定在丹水井不远处建三清宫。一年后,三清宫落成,这时的三清宫,就是按《易经》后天八卦图布局的,坐北朝南,门向玉京峰,背倚天门峰,东有尤首山(青龙),西有虎头岩,北有古丹水井,分别对应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之像,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教神祖像。王霖在三清山筑的是道观,祖籍江西的王安石、大文豪苏轼留下的是足迹和诗文。苏轼送儿子赴任德兴县县尉时,也寻访过葛洪在三清山的炼丹遗迹。宋代理学宗师朱熹则在三清山设草堂书院结庐讲学19年,至今蟠龙岗上还有他亲书的蟠龙岗石刻。他的结庐处与三清福地仅隔一座飞仙谷。
王霖修的三清道观在金元南侵的战乱年代倾塌荒芜了。王霖的后裔王祜,于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7年)在三清山重建了三清宫。他请了浙江常山全真道士詹碧云来帮助他,他主持重建的三清宫已是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以汾水青龙桥迎瑞亭起,沿途途径登山入口处的步云桥、扬清桥、西华台、碧云岩、风门玄光、乘鸾涧、蹑云岭、泸泉井、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直到天门三清福地,以及玉京峰极顶,共布设了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200多处。明代的三清宫,与宋代的三清宫相比,不仅规模大了,在总体布局上更为和谐有序,建筑群落依山而布,主次分明,相互映衬,聚散有序,遥相呼应,是个完整而统一的道教建筑体系。
王祜所建的三清宫变了位置,升高到海拔1532米的九龙山下,不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南朝北,把后天八卦图式也改为了先天八卦图式。宋代三清宫是“道法自然”的典范,明代的三清宫,建筑多了,规模大了,象征朝阳泽火风雷山水的都是建筑,但在专家看来,它更讲与自然的和谐。背倚九龙山紫微星,前临三口大池,后有万松林玄泉发源地,龙首山脉从东南突起,沿着腾岗,蜿蜒伸展到东北的龙首崖,很像一条巨龙凸起的脊背,挡住来自东南与东北的季风。虎头岩从西北方向的飞仙台崛起,向上延伸到紫烟石,与北面的天门峰连接,像一只巨虎雄卧,挡住来自西北方的寒流朔风,宫前的天门峰侧像展开的巨扇,成为天然屏障。他们把三清宫比作彤红的丹珠,镶嵌在三清山之巅的万绿丛中。
王祜规划建设的三清福地,把三清山道教推到鼎盛期。
旅游 资讯
交通:
火车到玉山,或者转车到玉山。玉山有直达三清山山脚的班车。从玉山到三清山,玉山火车站外有中巴,从早上6点到下午4点左右都有车,票价20元,路程47千米,路面为柏油和水泥路面,路况良好。在玉山汽车站也有班车,约一小时一班。
从三清到玉山的中巴最早5点半,往往会不准时,乘车地点可能在索道边的停车场,也可能在下面大路上,最好到山下等。未班车淡季下午4点左右就要发车。事先打听好回程汽车的时间,以免耽误。
景区内,上山索道55元,下山45元,为双人吊厢式,需时38分钟。
门票:
130元/人。
住宿:
山下在索道上站处有日出宾馆等,三清宫景区也有招待所。
住宿费山上宾馆挂牌价400-600元不等,根据旅游淡旺季或周末与非周末打折。
山下也有很多宾馆,而宿玉山县城的宾馆价格则相对便宜很多。
七八月上山,可以在山上露营,要带睡袋。
特别提醒:
三清山宜做二日游,一日上山后游西海岸及南清园景区,可住玉台附近,观日落和早上的日出。二日,游玉京峰,三清宫。如感到劳累,三清宫不必去了。体力佳者可前往三清宫一游,再加三个多小时够了。
必须带上手电筒去三清山。
五月杜鹃花开,山花烂漫时也是好时节。三清的玉台边玉京峰下以及其它各处均可见大片的野生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