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明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体制改革中,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与解决,一是实行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合并处理;二是建立基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双轨制管理模式;三是建立完善通畅的资金管理运行机制;四是建立基建财务管理绩效全面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且发展起来的,全部经费由国家统分统配,学校的经济运作方式就是按章办事,“有钱赶快花,没钱伸手要”,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各种投入的产出效益与基建财务管理问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虽然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带动了基建财务管理机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少高等学校对如何提高办学效益,科学进行基建财务管理都显得有些无从下手。
1.高等学校体制改革中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学校财务工作相对于体制改革还处于滞后的阶段,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而另一方面,高速建设和发展也给高等学校带来了相当大的财务压力和风险。
1.1 基建财务管理体制不顺
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变革,将逐步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按“大收入大支出”的管理要求,高校目前编制的部门预算已经包含有基本建设的内容,并且在部门预算编制目录中用“教育基本建设支出”项目进行反映。但由于两个会计体系的分离,仍无法完整地反映基建支出的具体情况,统一核算势在必行。会计主体被人为地一分为二。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也就是说,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不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这就把高校这一会计主体人为地划分为2个会计主体,即教育事业费会计核算和基本建设费会计核算,这显然不符合一个会计主体原则,也不符合国际惯例。
1.2 基建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落后
当前高等学校财务工作的重点还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过多地强调服务职能,而忽视了管理职能。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基本上仍沿袭传统的“报账型会计模式”,虽然能对内、对外提供有关的基本财务信息,但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信息;基建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以及事后监督,而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考核高等学校整体和各系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1.3 基建资金安全存在隐患
高等学校财务内控制度趋于形式化,缺乏严谨性,这就必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也使高等学校资金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高等学校职务犯罪的经济类案件有所增加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些职务犯罪案件给学校造成了重大损失,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内控制度缺乏严谨性,许多高等学校校长手中都掌控着少则千万元,多则上亿元的资金,用钱时只需校内同意即可,非常方便,但具体使用情况却缺乏相应的监管。其危害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高等学校内部各项改革的进程。
2.高等学校体制改革中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予以关注。
2.1 实行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合并处理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预算单位直接向财政部门编报预算,拨款也直接由财政下拨,因此,从会计主体和核算拨款的角度来看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是可行的。我们建议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下增设“基本建设拨款”、“基本建设借款”、“在建工程”、“基本建设支出”、“基本建设工程应付款”、“基本建设工程暂付款”科目,改变自筹基建经费以拨代支的核算方式。在收到财政部门、上级部门拨给的基建专项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本建设拨款”;收到银行或其他部门转来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本建设借款”。发生预付材料费或其他预付资金活动时借记“基本建设工程暂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发生应付未付工程款业务时借记“基本建设工程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在“在建工程”一级科目下设“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基本建设投资”、“待摊投资”二级科目;支付工程款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项目结束交付使用时借记“基本建设支出”贷记“在建工程”
2.2 加强财政基建项目的预算编制
(1)基建项目预算编制方法采取零基预算。因为基建项目并不是每年连续的经常性支出,客观上要对每次具体发生的不同项目进行预算,又由于每个项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互相之间独立性较强,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对其实行定员定额或类似的定额方法是不可能的,应该以项目预算的形式进行编制归总到部门预算中,部门在申报基建项目时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对提出的基建项目从技术、财务、成本费用、组织机构、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列入项目备选库,财政部门根据各部门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统筹安排,实行滚动管理。(2)基建项目实行综合项目预算。对于基建项目预算涵盖的大型修缮及建设性专项支出,都要根据高校的政策目标、高校事业发展需要和紧迫程度,统筹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渠道筹款。高校根据项目评价结果,确定财政支持的比重,编制综合项目预算。(3)基建项目预算要坚持绩效原则。对基建项目投入要素和成本费用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审查,而且要保证项目开工后按照预算定额和规定的用途使用,要逐步建立健全项目追踪反馈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项目预算安排的参考。
2.3 建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双轨制管理模式
高等学校的财务部门是进行财务核算和基建财务管理的内部机构,财务核算机构进行日常的核算工作,应该严格按照《会计法》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日常记账和算账,保证对外会计报表数据及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并且对预算执行情况做出事中分析、事后分析。管理机构应当负责单位的事前会计分析以及通过建立明细账或备忘簿的形式对收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职工住房公积金管理、公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等业务进行管理,这样,在高等学校的内部建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双轨制的管理模式。
2.4 建立基建财务管理绩效全面评价体系
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中,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通过设立相应的成本核算科目或者设置相应的辅助账,根据不同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需求,分别采用类别法、专业法、年级法或作业成本法等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地核算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这样才能为国家制定收费标准以及对高等学校业务活动进行绩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而通过对高等学校财务收支情况的分析,可以掌握学校的收入构成,支出结构及各项收支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促进和引导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财务状况的分析,利于科学决策,统筹调度,合理运用资金;通过办学效益比较分析,更可以为主管部门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制定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总之,基建财务管理活动实际上影响着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而且这种影响不仅涉及高等学校资金的短期周转与流动,而且还涉及高等学校事业的长期发展。基于基建财务管理在最高决策中的核心地位,有效地加强高等学校基建财务管理,才能逐步建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英,郑艳论.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J].高等教育建筑,2007,(3):10-12.
[2] 王薇.试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J].财经界,2006(3):165.
[3] 诸秀敏.孟宪敏.于润吉.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业务流程[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10):77.
[4] 巴志强,姚明,郭锡斌.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J].中国经济,2006,25(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