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辉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140-01
摘要:加强课外阅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阅读现状原因阅读习惯阅读材料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探讨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并提出了七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及现状
长期以来,好心的老师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原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的问。收效甚微的讲。占去了学生自读自练的时间,却不得不把“提高质量”寄托在课后。家庭作业如海如山,反反复复、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惧学与厌学心理。有的孩子无可奈何地对爸爸妈妈说:爷,有的孩子无可奈何地对爸爸妈妈说:“爷爷退休了,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呀!”这样的畸形教育实在是不能继续下去了。面对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已迫在眉睫。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和消化当天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作业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层次、完成作业的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形式单一、层次单调、方式呆板的问题。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为学生基本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无庸讳言,我们现行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少束缚学生手脚、抑制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的问题,我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听说读写的各项语文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写”的地位过于偏重,迫使听说读的能力成为其附庸,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阅读能力的训练未能落到实处,还其本来面目;②过重的学习负担,使挣扎于茫茫题海的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和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冷落了阅读训练,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
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电子图书,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教学,首先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四、明确目的,提出要求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布鲁姆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分层级的。可测量的,较高一个层级的能力,涵盖着它以下的一个或几个层级的能力。对于课外延伸阅读和理解的不同目的和要求。由浅入深,大致可分为复述性理解(只着眼于读物的表层信息、把握读物提提供的内容)、解释性理解(把读物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评价性理解(对所读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创造性理解(超越材料本身,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产生对正探索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途径)等四个层级(2)。在课外延伸阅读中,必须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相应要求,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进行课外延伸阅读。要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达到南朝齐、梁时期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
六、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
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样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读后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于祖国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
七、组织交流,反馈教学
课外延伸阅读。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思想教育、时事教学、班集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日的。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习中必要组成部分。应该打破所有的固有形式。其中作业不应该是套住学生手脚的桎梏,而应该是放飞他们灵性的湛蓝的天空。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应该激励学生要有勇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挖掘兴趣,让他们释放出学习和创造的激情。体验到学习和创造的欢乐。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改革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一定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课外阅读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