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范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学生的作用

2009-06-25 08:42石丽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内化个体群体

石丽媛

规范是一个永恒而不褪色的主题,近年来,规范教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规范(Norm),来源于拉丁文“norma,本义指木匠手中的“规尺”,后来,哲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用它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用它作为人的行为标准,故它便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固定下来[1]。因此,规范是指评价个体的一切行为准则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学校规范是指在学校中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一切行为准则的总和。

随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素质教育等口号的提出,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道德、品德、伦理、素质等,学者们也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张承东等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规范的作用和评价认识模糊,自我约束力差,行为缺乏自律[2]。很多学者都对社会规范、学生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的获得与内化等进行了研究,郑晓明等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回顾了社会规范的研究成果:①关于社会规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学派;②关于社会规范的形成、类型与结构的研究;③社会规范与管理行为、价值观等因素关系的研究;④有关社会规范的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1]。王健敏对社会规范学习心理与品德建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品德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心理特性,品德的建构是在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建构的,品德构建的三种建构水平对应社会规范内化的三种层次[3]。程丹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内化的规律有:需要驱动律、情感参与律、内化外化律、环境影响律。内化的动力机制:从外界因素看,一是教化劝导机制,二是奖惩强化机制,三是法规约束机制。从内在因素看,学生的接受意识是行为规范内化的首要前提[4]。张梅对道德内化的形成机制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形成机制: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理性,个体道德理性向道德情感的渗透,道德意志的锻炼。途径:德育内容贴近生活,适合学生心理要求,模式的多样化,参与实践[5]。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对规范学习的实质及学习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认为规范学习过程存在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信奉。班杜拉对规范学习的方式、类型及机制作了深入的探讨[6]。尽管学者们对规范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规范获得,然而,对规范获得的前期阶段规范的形成却研究得比较少,根据社会要求与学生现实,研究学校规范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要求的规范及价值标准,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社会化,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与归属感以及教师对规范本质的理解,提高学校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有序化,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与校风。因

此,研究学校规范的形成机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一、 学校规范形成的理论基础

1.行为主义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观点认为,要内化规范,就要先给予中性刺激,接着给出能引起特定反应的无条件刺激,经不断的重复,中性刺激成为条件刺激,从而将会获得原来由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例如:要形成“上课不准说话”的规范,教师应使它与批评、指责、惩罚等否定意义的观念相联系,不断强化,进而获得这个规范。操作条件作用观点认为,个体是否内化规范,内化什么样的规范,总是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6]。也就是说如果是环境称许的规范,就容易内化;如果是环境禁令的规范,就不容易内化。社会学习观认为,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获得替代性强化,然后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与被模仿者的行为方式相同。也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中,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生活规范、交往规范等才得以形成与内化。

2.精神分析理论

该理论以弗洛伊德为代表,认为不管是态度的改变还是纪律与品德的养成,都有其深层的心理动力根源,态度、纪律与品德的功能就在于满足个体特殊的心理需求[6]。也就是说,如果个体通过接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范来平衡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就会获得满足感与道德感,产生超我;如果个体违反社会规范,就会产生负罪感与内疚感,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这个理论强调规范养成的情感成分,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

3.社会活动理论

此理论认为心理源于活动,在活动中形成,又在活动中发展。强调人的需要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在社会活动论看来,各种规范总是寓于各种活动之中,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促进规范的学习与内化[6]。也就是说,通过活动,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自身的行为不断修改、调整,逐步与群体的目标、规范趋于一致,从而内化群体的观念、态度、价值观。

二、 学校规范的形成机制

1.从学生个体看

学生通过参与物质、精神、制度活动,首先感受规范所蕴含的信息,正确认识规范,产生接受规范的意识与意愿,这是规范形成的前提条件。然后,通过参与活动,倾注对规范的情感,并体验情感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接着产生一种凝聚,即:学生所感知的各种信息渐成体系,所体验的态度和情感日益深刻。最后,学生需要与学校或班级需要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时需要意志参与,克服矛盾与冲突,这样,个体逐步形成了规范意识与行为,学校规范的雏形就形成了。通过反复实践、观察、模仿与强化,学校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价值标准而稳定下来,经过依从认同内化的过程,此时,学校规范为学生所获得,因此,学校规范的形成相当于规范形成过程的依从或认同阶段,是学生对学校规范获得的前提条件。

2.从学校群体看

学校是个小社会,离不开群体的相互作用,个体的行为受到群体规范的约束,群体中有一股心理力量在起作用,可能出现从众或众从现象。当从众现象发生时,群体中少数服从多数,由于群体压力的存在,如果不服从群体规范,学生就可能会遭到舆论的谴责、批评与惩罚,为了避免这种“待遇”,学生只好就范。当众从现象出现时,多数人要服从少数人,这时的少数人一般在群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半是学校或班级的核心人物,如:学校领导、班主任、班干部。也有可能是有号召力、影响力、人缘好、受欢迎的学生。这些都能使规范为大家认可,从而促成学校规范的形成。另外,学校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要求积极上进的,不免产生竞争心理,当然,这种竞争应该是一种良性竞争。而表现优秀的学生的行为是负载着学校称许的规范的行为,因此,在这种竞争中,学生的行为无形中就与学校规范保持了一致。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1935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让被试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15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光点。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这就是闻名的“自运动现象”。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从几英寸到数十英尺。但是,如果将个人组改为一个两人或三人小组,在同一房间里一起观察,但每个人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这就说明了群体规范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学校规范也是如此,随着学生之间的模仿、暗示、顺从和从众等心理机制发生作用,学生在对先进人物与事迹的认知、认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趋向接近的、占优势的意见和态度,而此时学生由趋同的标准倾向导致评价、判断和行为上的一致,并共同接受其指导群体的行为,由此,学校规范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从校园文化看

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校园文化又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一个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能满足师生的身心需要,不断激励人前进,师生之间遵守着一份心理承诺,形成一种心理氛围,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更多地是形成一种自觉文化,它蕴含着代表学校立场的学校规范,能促进学校规范的形成。在这种占主流的校园文化中,促使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模仿,形成流行文化。如果学生遵循这种占优势的校园文化,学生就会产生校园归属感与凝聚力,满足其心理需求;如果与校园文化背道而驰,则会被看成异类而遭谴责、排斥、批评,甚至惩罚,可能使个体产生内疚、负罪感、焦虑与无助感,从而使个体很难或无法适应校园生活。如:一个干净整洁、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一般人是不会乱丢垃圾的,因为随便把果皮纸屑扔到地上,旁人就认为你素质低,个体自己也因为超我的作用而觉得自己不道德,有罪恶感。这就是氛围的监督与约束作用。由于不融入校园文化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个体不得不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认真贯彻实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形成规范意识,并内化为自身的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学校规范就在无形中、潜意识中形成了。

学校规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由于学生的家庭教养、生活方式、智力、需要等不同,到学校这个群体中共同学习与生活,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与价值观,但通过教育与活动,学生共同讨论与协商,或者在外在压力下,学生的外显行为与他人保持了一致,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倾向。随着规范体验的进一步深刻化,学生会主动地去接受外部的影响,逐步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与规范趋于一致,从而达到对规范的认同。通过活动,学校规范从不一致认同到一致认同,此时标志学校规范的正式形成。

三、 学校规范对学生的作用

学校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更多地是针对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道出了学校规范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学生的社会化、行为调节、心理健康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1.学校规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地,因此制定的规范基本来源于社会要求,按照社会的需求与规范去教化学生,让学生形成、内化学校规范,将学校习得的规范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中乃至未来工作中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保持一致,形成适应于所在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同时,学生学会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群体的活动中,怎样与他人保持协调,从而使群体活动得以实现,在学校中学习和掌握规范的过程必将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作用。另外,在学校中掌握规范又加快学生的社会化,因为学校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2.学校规范有利于调节学生的行为活动

学生处在一个学校群体中,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的差异,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通过学校规范,学生的行为有了方向,并具有了选择性与指向性,学生会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群体称许的行为,回避群体禁令的行为,通过不断地修改、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行为规范化,进而符合群体的利益与价值标准。事实上,学生掌握规范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应用规范不断调节自己行为活动的过程,这是学校规范对学校群体中个体的一种重要作用。规范是人们公认的一种行为标准,同时它也体现了一种行为的模式,每一个生活在该规范群体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主动或被动地使自己的行为方式同规范模式相一致。相一致的结果一旦被个体的规范图式所接纳,那么,学校规范便成为一种内在的尺度,从而来评价和调节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举止。

3.学校规范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校期间,学生通过掌握学校规范,提高其社会适应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与品德,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了解社会的需求,有助于减少学生走向社会后彷徨、迷茫、焦虑、烦恼、郁闷、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心理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有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个体社会适应性的高低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就是说,学生不能适应社会或者社会适应性低,说明其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健康程度低;学生社会适应性高,说明其心理健康。因此,学校要求学生掌握与内化学校规范,并通过规范教学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成为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此外,学校规范约束着学生的认知、评价与行为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性,也有助于产生班级凝聚力与归属感,还有助于维持活动的有序性,使个体能正常与他人相处,使群体活动有序进行,这样,社会秩序才得以稳定,和谐社会才有望实现。总之,学校规范对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方俐洛,凌文辁.社会规范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1997(16).

[2] 张承东,刘卫芳.关注大学生日常思想行为 提升素质修养的自觉意识.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3] 王健敏.社会规范学习心理与品德建构.教育研究,2000(8).

[4] 程丹萍.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班主任之友,2002(6).

[5] 张梅.道德内化的形成机制及其实现途径.现代教育科学,2005(5).

[6] 张大均,王映学.教学心理学新视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付一静)

猜你喜欢
内化个体群体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调查
中间群体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