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红
摘要总结了西兰花的特征特性和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从选地施肥、播期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兰花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菜农生产。
关键词西兰花;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095-01
西兰花又名绿菜花、青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的变种,食用绿色的花蕾和鲜嫩的肥茎,可炒食、炝菜、凉拌调色及配菜,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g新鲜西兰花的花球中,含蛋白质3.5~4.5g,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西兰花中矿物质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比同属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长期食用绿菜花可预防肠癌、胃癌。目前,绿菜花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绿色蔬菜和保健蔬菜,其产品畅销,经济效益显著。
1特征特性
西兰花形态、生长习性与花椰菜基本相似,但长势强健,耐热性和抗寒性较强。植株高大,生长20余片叶子后抽出花茎,顶端生紧密群集成花球状的群生花蕾,花蕾青绿色,故也称青花菜。叶色蓝绿,渐转为深蓝绿,蜡粉增多。叶柄狭长。叶形有阔叶和长叶2种。
2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2.1光照
西兰花对光照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在生长过程中喜欢充足的光照,光照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能形成强大的营养体,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并使花球紧实致密,颜色鲜绿品质好,盛夏阳光过强不利于西蓝花的生长发育。
2.2温度
在5~20℃范围内,温度越高,西兰花的生长发育越快。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幼苗期的生长适温为15~20℃。西兰花具有很强的耐寒和耐热性,莲座期生长适温为20~22℃,花球发育适温为15~18℃,温度高于25℃时,花球品质易变劣,但只要不受冻害,花球在5℃甚至以下的低温仍可缓慢生长。不同品种、不同苗龄对完成春化所需温度要求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周年栽培时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2.3水分
西兰花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尤其是叶片旺盛生长和花球形成期更不能缺水,即使是短期干旱,也会降低产量。苗期多雨或土壤湿度过高易引起黑腐病、黑斑病等病害。花球形成期土壤湿度田间持水量70%~80%左右才能满足生长需要。
2.4土壤养分
西兰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过于贫瘠则植株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低下;而土壤过分肥沃又会导致花蕾疏松和花薹空心。西兰花适宜在排灌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沙质壤土上种植。适应土壤pH值范围5.5~8.0,但以pH值6.0为最好。西兰花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其氮、磷、钾比例为14∶5∶8。幼苗期对氮素的需要相对较多,花芽开始分化以后对磷、钾的需要量相对增加。在花球发育过程中,西兰花对硼、钼、镁等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也较多,因此现蕾前施用适当的微量元素叶面肥,将会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3栽培技术
3.1选地施肥
选择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施农家肥45~60t/hm2作底肥,磷酸二铵187.5~225.0kg/hm2、硫酸钾75~120kg/hm2作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入。
3.2播期选择
大棚栽培2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上旬定植,露地栽培3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秋季大棚栽培,6月中旬播种育苗,7月中旬定植。秋季露地栽培,6月上旬播种育苗。
3.3播种育苗
畦宽1.0~1.2m,浇透底水,播量75~105g/hm2,覆土厚度0.5cm,2片真叶分苗;也可用6.5 cm×6.5cm育苗钵直接播种育苗。
3.4苗期管理
出苗后保持温度20~22℃,进入正常生长期温度管理18~20℃,定植前7~10d大通风炼苗,将温度降到10~12℃。水分管理在育苗期,要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徒长。
3.5定植
行株距60~65cm×28~30cm,春季露地栽培要覆地膜,抢早上市。防止生育期拖后,在结球期遇高温花球出现毛花,降低品质和商品性。
3.6田间管理
3.6.1水分管理。定植水一次浇足,3~5d再浇1次缓苗水。缓苗后到花蕾形成前,小水勤浇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进入花蕾形成期要加大浇水量,以促进外叶生长,花球膨大期4~5d浇1次水。
3.6.2根外追肥。生长期内,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根外追肥。植株长势弱、营养不足时,用0.5%~1.0%尿素液或0.5%~1.0%磷酸二氢钾液7~10d喷1次,共喷2次,以促进花蕾膨大,叶球膨大期用0.1%~0.5%硼砂或0.05~0.10%钼酸铵液,每隔5~7d喷1次,共喷2~3次,以防治生理病害。
3.6.3温度管理。春季大棚栽培定植后夜温保持10℃,白天20℃以上。7~8d缓苗后进入正常管理,白天棚温前期20~22℃,进入结球期降到18~20℃,超过25℃及时通风,外界最低温度达10℃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后期可撤掉棚膜,露地生长。
3.7病虫害防治
3.7.1虫害防治。①黄条跳甲。主要为害幼苗,必须在出苗后用菊酯类杀虫剂如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或25%快克乳油1500倍液及时喷雾防治,在出苗时喷1次,隔7d再喷1次,共喷2次。②小菜峨。俗称吊死鬼、小青虫,是近年来甘兰及花椰菜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成虫为灰褐色小蛾子,体长6~7mm,幼虫头尾尖细,呈纺锤形,黄绿色,体长10mm左右,初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4龄幼虫可将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影响结球。防治方法:用杀螨类农药,如1.8%虫螨克乳油600倍液、24.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或58%风雷激乳油1 000倍液防治。
3.7.2病害防治。①黑斑病。为真菌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病斑较大,圆形或纵条状,灰褐色或褐色,潮湿时表面产生黑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可用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隔7~10d 喷1次,共喷2~3次。②霜霉病。为真菌病,发病初期危害叶片,出现黄绿色斑块,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病重时病斑连片枯黄。进入结球中期,气温偏高,雨水多或田间湿度高、多露或多雾条件下,病害易流行,造成全株腐烂。防治方法:露地栽培雨水过多,要注意排水和蹲苗。大棚栽培要注意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性,浇水后要注意及时通风排湿。药剂防治选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0.3%拌种,田间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普力克72.2%水溶性液剂600~900倍液或杜邦克露72%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3.8适时采收
在花蕾尚未开放时及时采收,把花蕾连同肥嫩的花茎一起割下,主茎上的腋芽又能生出侧枝,一般留2~3个侧枝,其上端又能生出花蕾簇,可连续采收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