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玲
摘要北纬46°02′以北是世界最高纬度植棉区域。总结了该区域植棉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区域棉花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北纬46°02′以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037-01
1主要技术指标
1.1产量结构
保苗株数为22.2~25.0万株/hm2,收获株数为20.0~22.5万株/hm2,果枝台数7~8台,单株结铃5.0~5.5个,单铃重为5g,铃数为100~124万个/hm2。皮棉平均单产1 900~2 350 kg/hm2。
1.2生育进程
播种期4月10~20日,出苗期4月20~30日,现蕾期5月20~31日,开花期6月22日至7月1日,吐絮期8月25日。
1.3长势长相
苗期高度15~18cm,主茎日生长量为0.3~0.5cm,红茎比为50%;蕾期株高40cm左右,日生长量为0.8~1.0cm,红茎比为60%;花铃期株高60~70cm,日生长量为1.2~1.5cm,红茎比为70%。
2主要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
2.1.1全层施肥。翻地前深施尿素75kg/hm2、三料磷180 kg/hm2。为保证质量,必须做到施肥插线,不重不漏。
2.1.2整地。早春解冻后拾净残膜、秸秆、杂草,整修好地头地边,化除后及时耙地,耙深4~6cm,以达到“齐、平、墒、松、碎、净”6字标准,确保一播全苗。
2.1.3土壤化除。用氟乐灵1 500~1 800g/hm2或施田补1 800 g/hm2进行土壤处理,使用氟乐灵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喷药后立即耙地以防光解,先直耙后对角耙。
2.2种子准备
2.2.1种子质量要求。经过脱绒精选的棉种应达到纯度97%以上,净度95%以上,发芽率80%以上,健子率80%以上,含水率低于12%,毛头率低于5%,破碎率低于1%。
2.2.2种子处理。播种前每100kg种子使用60% 3911乳油0.8~1.0kg,加种衣剂福多甲按种子量50∶1,拌种时搅拌均匀,确保拌种质量。
2.3播种
2.3.1适时播种。当5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初可开始试播,4月中旬为最佳播种期。
2.3.2播种方法。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膜上点播,双膜覆盖。双膜覆盖技术可有效提高地温,为结铃期提早、高能同步期向前推进创造有利条件。播种量37.5~45.0kg/hm2,播深1.5~2.5cm。
2.3.3播种质量要求。地膜采光面大且平展,播行端直,接行准确,误差不大于5cm;膜边垂直入土5~7cm,下籽均匀,错位率、空穴率小于3%;深浅一致,到头到边。
2.4田间管理
2.4.1补种与定苗。在播种时若发现缺苗断垄较多的地段应插上标记,播种后要及时补种。1片真叶时开始进行定苗,2片真叶展平时定苗结束,要确保1穴1株,严禁留双株。
2.4.2早中耕。棉花播种完后即开始中耕,做到“宽、深、松、碎、平、严”,同时确保耕后不拉沟、不翻土、不拉膜、不埋苗。耕后平整、土壤松碎、镇压严实。
2.4.3科学施肥。棉田施肥的原则为: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补施叶面肥。全生育期施纯肥645~756kg/hm2,生育期内滴灌随水施肥6~7次。
2.4.4合理灌水。滴灌棉花生育期灌水4 500~5 400m3/hm2,灌溉次数8~10次,6月上旬灌头水,8月底停水,轮灌周期一般为7~10d。
2.4.5综合调控。结合水肥调控适当进行化学调控。①苗期。2片真叶时,用缩节胺7.5~15.0g/hm2。其目的一是控制果枝始节高度;二是促进根系生长;三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四是促进花芽分化。②蕾期。根据苗情,化调可进行1~2次:现蕾初期旺苗棉田用缩节胺15~30 g/hm2;盛蕾期的壮、旺苗棉田用缩节胺45~60g/hm2。③花铃期。打顶5~7d后当顶端果枝伸长5~10cm时,用缩节胺150~225g/hm2,或分2次化调。主要作用是防止果枝前端的伸长和赘芽生长,以利于棉田通风透光。
2.4.6打顶与整枝。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打顶原则。由于种植密度的提高和积温相对较低,打顶时间定在7月1日开始,10日结束,复打顶15日结束。单株留果枝7~8台;打顶后的株高控制在60~65cm。7月下旬,对长势偏旺、顶部果枝伸长较多、造成棉田郁蔽的点片,逐渐开展打除旁心工作,7月20~30日以花为界剪除无效花蕾和旁心。
2.5病虫害综合防治
2.5.1棉蚜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可能依靠天敌进行自然控制。实行棉田与小麦等邻作或在地头、边行种植苜蓉、玉米等诱集作物,改变农田单一的生态结构,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的生存环境,提高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2.5.2棉花红蜘蛛防治。于10月中下旬深翻25~28cm,有必要时进行冬灌,可杀死大部分越冬叶螨等叶螨天敌,并可兼治棉铃虫、黄地老虎等越冬虫源。在农事操作中要注意保护食螨瓢虫、草蛉、食螨蝽、食螨蓟马及捕食性螨等叶螨天敌,充分利用天敌控制叶螨危害。采用杀螨剂进行药剂挑治,害螨未扩散时不得全田普遍施药,更不宜施用广谱杀虫剂。常用药剂种类有三氯杀螨醇乳油、克螨特乳油、螨克乳油等。
2.5.3棉花枯、黄萎病防治。采取加强轮作倒茬、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等综合措施控制其发生危害。
2.6收获
2.6.1乙烯利催熟。一般在枯霜前20d左右,且连续几天内最高气温在20℃以上时,于中午施药。用40%乙烯利1 500~1 800g/hm2喷施,长势偏旺,用药偏晚,气温偏低时,用药量可以多些,反之,用药量宜少些。施药要求喷洒均匀,尽可能喷在棉铃上。
2.6.2适时采收。人工采棉田,于8月下旬或9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摘要严格做到分拾、分垛、分运、分轧,保证棉花品质。
3参考文献
[1] 徐长江,李晓莉,孙冰,等.吉林省西北部地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8(11):29-30.
[2] 马超,石国元.棉花高产栽培阶段管理措施[J].新疆农垦科技,2009(13):17.
[3] 王德明.鲁西北地区棉花西瓜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9 (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