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京 刘腾飞
摘 要 本文以信息产业中的电信业寡头垄断公司中国联通为例,运用相关数据对中国联通运营中的边际收益递增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边际收益递增机制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边际收益递增机制发展信息产业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信息产业 边际收益递增 中国联通
中图分类号: F 234.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以知识为主要投入资源,而知识本身不仅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而且还会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收益递增,并改变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产生出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信息产业也应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其内涵和外延随着该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动。广义的信息产业既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也包括信息服务业,而狭义的信息产业专指信息服务业,它是由以数据和信息作为生产处理、传递和服务为内容的活动构成,包括数据处理业、信息提供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咨询业和其他等,本文的信息产业采用狭义的概念,即专指信息服务业。本文以信息服务业中的典型企业中国联通为例,实证研究其边际收益递增特性并分析相关问题。
二、边际收益递增
边际收益递增是指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的投资越多,经过一段特定的时期(主要指新产品或新服务的研究和开发时间)后,获得的收益会越多的一种经济学规律。也就是说,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带来的纯利的增量取决于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边际成本不断降低而边际收益不断增加,这种经济学规律即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传统的工业和农业是物质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经济,由于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资源开发程度的加深会使开发成本不断上升,最终导致收益递减,因此传统经济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特性。而在知识投入型经济中,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物质资源投入型为主的生产逐渐转变为以知识技术投入型为主的生产,而知识作为一种可无限开发、可学习积累的资源,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并形成一种技术壁垒。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一般都伴随着垄断,而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在该产业中表现更加突出。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实证分析联通的固定资产净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来检验该公司是否存在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三、实证分析
我们要分析中国联通的边际收益递增机制是指随着投入的增加,其收入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中国联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按照通信企业财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其他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设备、工具、仪器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价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中国联通1999-2007年固定资产规模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联通固定资产规模在1999-2003年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说明这几年联通处于业务扩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更广的范围内开展;而2004-2007年固定资产规模大体上保持不变,说明联通在全国的布局已基本完成,该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基本完工。
通过表1可以发现,在2004-2007年的固定资产净投资几乎为零,而业务收入自1999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地增长。中国联通的固定资产变化和营业收入的变化具有该产业内在的特性:通讯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始阶段投入的资金量很大,在此过程中,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和功能的完善,其营业收入必然是逐年增加的,但随着工程的逐步完工,以后各年的投资量会逐渐减小,但营业收入仍然会继续增加。
(二)中国联通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分析。
中国联通在初期需要构建其完善的通信网络以吸引用户的加入,所以必须维持较高的投资水平以购买相应的设备、场地等。在一定的规模下,这笔固定的支出并不受用户人数增加的影响,但用户人数的增加但会使这部分支出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即AFC是逐渐下降的),同时也会使信息的处理等一部分运行成本增加,但这部分的平均成本还是逐渐下降的(图2),因此联通的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必然随着规模的扩大、用户人数的增多而逐渐下降。
(三)中国联通收益与投资比较分析。
中国联通的固定投资净值从1999-2002年一直是增加的,从2003年开始下降,甚至是负增长,而业务收入一直处于增加的状态,将固定资产净投资和业务收入相比较,可以看出二者的变动情况。
图3可以说明,在固定资产净投资不断下降(2003-2007年)的情况下,联通的营业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出现了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由于每新增加一个用户的成本,并不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并且还可以分摊原有投资成本,因此,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TR)和边际收益(MR)也就越大,图2所显示的在较小的投资水平下,营业收入仍有较大规模的提高,即中国联通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增机制。
四、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作为信息产业的典型企业,中国联通确实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增的机制,原因为:
(一)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的特性。
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不断积累和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以后的开发成本,并对竞争者形成一种壁垒。因此,在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开发应用上占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也占优势,呈收益递增趋势。
(二)需求方规模经济造的影响。
需求方规模经济指的是需求个体的效用随着需求方数量的增多而增大。中国联通的用户越来越多,这使得最初的使用者所获得的效用随着后续使用的人的增多而增大。而用户数量的增多,这会使得联通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更努力地进行业务创新和优质服务的供给,这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联通的服务。用户数量的增长既减少了联通的成本,又使得联通提供的服务对其它用户更具有吸引力,这样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速了需求的增长,结果是极强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
(三)干中学效应。
干中学效应在信息产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信息产业中,知识资源取代了物质资源成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传统制造业中,生产技术发展的已非常成熟,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用一定的规则固定下来。而在信息产业中,人力资源、技术能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在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方面,是人才和设备、客户在长期的磨合中形成的,是通过边干边学形成的,而这些能力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边际收益递增效应。
五、发展对策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恰当地运用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竞争,避免过度垄断。
边际收益递增地机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垄断,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电信产业的发展,然而过度地垄断不利于技术的开发和服务的提高。政府在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竞争与垄断的程度。
(二)提高服务水平,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的信息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进一步利用该产业边际收益递增效应的效果可能会降低,而我国周边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信息产业的优势,可以充分挖掘周边市场的潜力。
(三)鼓励技术开发,制定行业标准。
最终决定信息产业兴衰的是技术,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相关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明明,陈禹. 信息产业中的收益递增机制及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4).
[2]张向先,赵贞. 我国电信行业边际收益递增机制的实证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 (6).
[3]庞艳桃.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收益递增规律.现代管理科学,2005,(1).
[4]王晓红,王雪峰. 高校科研投入产出关系中的边际收益递增现象.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 (4).
[5]Brian Arthu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