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递向全世界的草原名片

2009-06-24 12:38温慧娟
文苑·感悟 2009年9期
关键词:汉元帝青冢和亲

王 宗 温慧娟

昭君出塞

据史料记载,昭君本名王嫱,字昭君,出生在西汉南郡秭归县(今湖北省兴山县)。因人才出众入选皇宫。西汉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段时期。那时候,匈奴内部由于贵族争权夺利。势力越来越衰弱。后来,匈奴内部发生分裂,5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单于和大臣商量后,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请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1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此时,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

汉宣帝去世以后,汉元帝继位。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赐个宫女给他。汉元帝吩咐人到后宫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牢笼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够出宫去,但是听说要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这时,美丽的宫女昭君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无人应征而焦急,听说昭君肯去,连忙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之情自不用说。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如此美丽大方,多少有点儿舍不得,他想把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汉元帝回到内官,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然有点儿像,但是完全没有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士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查清这件事情后,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和复株累单于不要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授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即给匈奴人带来和平安宁的皇后;汉元帝也坚信和亲会给汉王朝带来和平,所以改年号为“竟宁”,取意边境安宁。

青冢拥黛

昭君来到塞外,住穹庐、披毯裘、吃畜肉、食熏酪,十分尊重当地人的习俗,做了许多和睦两族关系的事情,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后世人为了纪念她,挑土为她夯筑了坟墓。传说在山西省北部及内蒙古地区有十多处昭君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呼和浩特昭君墓(即青冢)、八拜昭君墓、朱堡昭君墓等。这些昭君墓各有来历。其中不乏传奇与神秘的色彩,构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关青冢的记载最早见于盛唐时期,李白诗中曾有“死留青冢使人嗟”之句。在这诸多的昭君墓中,以呼和浩特昭君墓的知名度最大。它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呼清公路9公里西侧大黑河南岸的绿野中,高33米。墓身为人工夯筑的封土堆,巍峨高耸,远望如山,蒙古语称“特木儿乌尔虎”,意为“铁垒”。每当入秋后,各处草地都已枯黄,唯有昭君墓上的草保持着青色,故昭君墓被称为青冢。于是,“青冢拥黛”成了呼和浩特市的八景之一,昭君墓也历来被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从胡汉和亲到昭君文化

昭君出塞已经成为两千多年来久传不衰的经典故事。在中华民族众多的巾帼英雄里,能够进入艺术殿堂的不多,而昭君的形象却已经进入了艺术殿堂的诸多领域:戏曲演之,剧本甚多,久演不衰;画家绘之,朔风与红颜千古不灭;音乐奏之,别说《昭君怨》、《王昭君》之类的琵琶曲了,连本来姓胡的琵琶也早就成了中原的乐器;至于诗词、文章和故事,历史上有谁能与之比肩呢?“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从西汉至今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都对昭君的举动敬慕不已。

作为民族友好使者的王昭君。不仅受到中华各族人民的极大敬仰,也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族人民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在世界历史上,哪一个民族内部不团结,哪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的各个民族彼此互相敌对,其后果是必然招致本民族自身的削弱或者受到外国、外族的欺凌。昭君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其意义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

内蒙古是一块古老且民族文化灿烂的土地。由昭君出塞的故事衍生出的昭君文化,是我国极具民族特色和边疆特点的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弘扬昭君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了解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于1999年推出了第一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等昭君文化研究和传播组织纷纷成立。这一系列的举措,打造出了符合区情、市情以及极具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昭君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了昭君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从昭君文化到昭君文化节

昭君生长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之香溪河畔,熏陶于黄河中下游流域之汉都长安。越长城而和亲,成就于草原之单于庭。毋庸置疑,昭君的价值不只是政治的,也不只是文化的。她还更多地囊括了经济和民族的,她也是内蒙古这块大草原所独有的。

1985年,也就是内蒙古成立40周年大庆的前两年,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就开始酝酿自己的献礼节目。在1987年的大庆庆典上,呼和浩特市推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歌舞剧《塞上昭君》。这部歌舞剧的上演引起了内蒙古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昭君意识渐人人心。1988年,首届昭君庙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时隔10年后的1999年,在中央、内蒙古和呼和浩特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正式举办,此后连年举办而且一届比一届规模大、水平高。2002年8月2日,第四届昭君文化节开幕,历时15天,共进行了包括文艺、旅游、经贸、理论研究等在内的28项活动。在文化节期间还推出了万头奶牛选美大赛、国际民间艺术节、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国际企业创新论坛城市产业发展高峰会议、走进阴山全国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昭君墓民俗文化活动、青城狂欢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市二百四十多万群众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友好人士和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广西、宁夏、湖北等省区十多个友好城市的代表参加了该届昭君文化节。昭君文化为首府文化增加了丰厚的历史底蕴,昭君文化节也成为呼和浩特走向世界、展示形象的平台和名片。昭君文化节逐渐成为内蒙古特别是呼和浩特市对外宣传的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早就以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歌》和悠久的草原文化而闻名于世。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特色文化的角度看,这座城市以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最有亲和力的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其中两千多年前的昭君出塞、汉匈和亲是最令我们感到自豪的历史。昭君文化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文化的标志性载体。昭君已经成为呼和浩特递向全世界的城市名片,也是呼和浩特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竞争力的重要精神支撑。

昭君文化节上的国内国际交流,让世界了解了呼和浩特,也让昭君文化从内蒙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汉元帝青冢和亲
唐代和亲综合考证
征怨
清明祭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回天乏术的傀儡皇帝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怎样劝人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唐代涉蕃诗中的和亲联姻
独留青冢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