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号机密”的保存奇迹

2009-06-24 08:36
古今故事报·绿版 2009年15期
关键词:徐强档案库秘书处

殷 茵

1930年10月以后,中共中央秘书处在文书处理中开始出现了“存文组宣毛”的代号。其中,“组”是中央组织部,“宣”是中央宣传部,后改为特委,“毛”是共产国际。与之并列、列在首位的“文”——中央文库(中央地下档案库),一直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中,鲜为人知。从1930年秋开始,中央文库几经辗转,数易其手,在险恶的环境中存在将近20年,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为了这个堪称中共早期记忆的“一号机密”,一批英雄前仆后继地刻上了自己不朽的名字。

上世纪30年代,为适应上海地下斗争的生存环境,中央秘书处新规定: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均实行“三套制”(一式三份),一份送共产国际代存,一份送文件保管处集中保存,一份呈请中央领导人批办。1930年4月《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再次强调: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保管处保存”。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之后,精简机构,中央机关科以下的“处”一律取消。而此时,文件保管处已经集中了大约20余箱文件、资料,仍须长期安全保存。上海戈登路1141号(文件保管处办公所在地)当时还比较安全,暂不搬迁。中国共产党第一座秘密档案库就此建立(党内习惯称之为“中央文库”),具体由中央秘书处文书科长张唯一负责。张唯一素以老成持重著称,在党内有“老太爷”的雅号。

1931年4月、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中共总书记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中央文库不得不紧急转移。

1931年底周恩来前往中央苏区工作后,张唯一这时已奉调为中共上海执行局(后为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秘书处负责人,实在难以兼顾文库工作。经中共中央秘书处批准,调任陈为人管理“一号机密”,由张唯一单线联系。

1932年正式接手文库后,陈为人将隐蔽在“老太爷”家的文件秘密搬运至自己的家中,那是一栋独门的三层小楼房:第一层卧室兼客厅,第二层为卧室,第三层改为一个小阁楼,靠里墙二尺做了一堵木板墙,两墙当中存放文件。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央文库对外要以“家庭化”的形式出现。陈为人开设了一家湘绣店作为掩护,妻子韩慧英(原名韩慧芝)则在附近一所小学当教员。

当时,文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秘密工作纪律,独址居住,独立活动,不参加党的会议,不参加示威游行、撒传单等公开活动。因此在同外界的联系上,由妻子韩慧英负责,陈为人只是驻守档案库。为防不测,党组织也只派一名领导与文库负责人单线联系。所以即使是党的高级领导人,也没有几个知道“存文组宣毛”中的这个“文”在哪里。

在敌特、叛徒四处活动的险恶环境里,一遇情况有异,档案库必须立即转移。几年内陈为人夫妇不知搬了多少次家,有一次甚至搬到法租界霞飞路一白俄老妇人的楼上。老妇人的儿子是个巡捕,成天张牙舞爪地满街乱抓共产党,却不知他家楼上就住着真正的共产党。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张唯一被捕。两天后,不明情况的韩慧芝照例前去接头,被守候在那里的特务逮捕。妻子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陈为人明白一定是出事了,可是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营救亲人,而是如何安全火速地转移文库。

当时,陈为人既不便找党内同志,也不能找外人。他想尽办法才找到一幢免铺保的二层楼房,但每月30块银元的租金十分昂贵。当时,陈为人已经与党组织失掉联系,断了经费来源。但他化名张惠高,以木材行老板的身份租了下来。

本来一家人生活就很清贫,现在他要孤身保管地下文库,还要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文库的安危,又不能出去工作,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陈为人只好典当衣物,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可一楼的摆设仍维持着一个老板的“表面文章”。全家每天以两餐红薯或山芋粥充饥。为了不让房东察觉他家生活艰辛而引起怀疑,他常常盖上一片干鱼端到楼上吃,快到楼门口时怕孩子们看见,又把鱼片藏起来。就这样,那片干鱼片足足用了一个月之久。

在最困难的日子里,陈为人急得去找鲁迅帮忙,还靠进步知识青年李慕英到外面教书接济。但是掩护机关始终是个难题,最后不得已,他写信把在河北正定小学任教的妻妹韩慧如找来帮忙。

1935年底,韩慧芝被释出狱。为了生计,韩家姐妹外出教书谋生,不想这却给陈为人带来了转机。在培明女中附小当教员的韩慧英,通过女中训育主任罗叔章,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他们这才知道,受党的委托,中央特科负责人徐强也在到处查访陈为人。

1936年秋,陈为人终于与徐强接上关系。对这一次接头的情景,徐强记忆很深:“我见到为人,脸色苍白,身体十分瘦弱,正在吐血。他不敢借钱,又不敢找朋友帮忙,肩上的担子重啊!同我交谈明显地看出他很警惕。我几次问他的住址,他都不敢讲。”

而从接头的小饭店归来,陈为人明显轻松了许多,还与孩子们说笑道:“爸爸今天总算吃饱了,把盘子都舔光了。”

陈为人早年在东北狱中就感染上了肺病,接手地下文库后,长期忍饥挨饿,缺医少药,肺病日趋严重。为陈为人的身体也为了文库的安全,徐强决定立即转移全部文件。

移交完文件,卸下了几年的重担,陈为人回到家中就吐着大口鲜血昏倒在地,半年之后病重不起。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党组织特意对韩慧英说:“只要能保住为人,需要用多少钱,就用多少钱。”可陈为人不忍党在极端困难时期把少得可怜的经费浪费在自己身上,党组织只好多次派党内医生到家里为他治病。无奈他沉疴日重,1937年3月12晚,年仅38岁的陈为人默默地走完了他的一生。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陈为人为革命烈士。

从1937年起,中央文库由上海地下党情报系统保管。

首先接替陈为人管理中央文库的是徐强和他的妻子李云。后来,徐强、李云先后奉调延安,文库交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接管,由负责情报工作的吴成方领导。1942年夏,吴成方决定派年仅23岁的陈来生接管地下文库。

陈来生接手之时,正是日本侵略者疯狂镇压中国革命的黑暗时刻,日伪宪兵、特务、巡警在街头巷尾布设明岗暗哨,在交通要道拉上铁丝网实行划地封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陈来生发动全家,用竹篮、面粉袋等简陋工具“小鱼钻网眼”,将2万余件文件顺利运到公共租界新闸路赓庆里。

为了掩护看守,同时又能贴补家用,陈来生在弄堂口摆了个炒货摊子,夜间两个弟弟就睡在阁楼上,寸步不离文库。这种日子只过了两个多月,党组织就注意到新库址的弄堂口闲杂人员太多。于是,陈来生喘息未定,又要开始新迁移。

陈来生最初接管档案库时,吴成方就告诉他,党组织现在也很困难,要他自己设法解决经费问题。可陈家一贫如洗,怎么办?和当时上海几百万失业者一样,陈来生也带着家人跑单帮。

在此期间,中央文库的文件多次被党中央调用。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赴南京,国共开始新一轮的谈判。当时,以中国共产党谈判代表团团员的特殊身份,可以乘坐国民党方面的飞机往来于西安、重庆、南京之间。谈判间隙,周恩来牵挂着陷于上海多年的中央档案。他派代表团成员刘少文亲去上海筹划全部库藏迁至延安的具体事宜。接到指令,陈来生马上买来两个航空皮箱,将第一批档案5000余份历史文件送到吴成方家,交由刘少文乘坐国民党专机,转道西安,送到延安,交由中央秘书处保存,编号“06”,意思是1946年收进的。

但是不久,国共谈判破裂,大规模内战开始,中共中央禁止乘国民党飞机携带文件。转移文库的计划只得暂时停止。

内战愈演愈烈,上海滩再次陷入白色恶浪之中。陈来生提前和家人打过招呼:“一旦我牺牲,解放以后,你们要找解放军进城部队最高指挥员,当着他的面打开宝库,不见不打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装包打捆统计几个月后,1949年9月初,陈来生亲自押着一辆胶轮车,将全部档案送到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由市委转交华东局办公厅。

9月18日,华东局办公厅收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批阅签发的电报:“大批党的历史文件,十分宝贵,请你处即指定几个可靠同志,负责清理登记,装箱,并派专人护送,全部送来北平中央秘书处,对保存文件有功的人员,请你处先予奖励。”电报中“有功的人员”,是毛泽东亲自修改过的(原文是“有功的同志”),意即对保护中央文库有功的同志、朋友、家属,都应该表彰和奖励。

至此,中央文库全部档案移交给中共中央,中央文库的工作遂告结束。(摘自《党史文苑》)

(责编:小薇)

猜你喜欢
徐强档案库秘书处
学会秘书处参加省科协开展的“2022年度中国科协综合统计调查工作培训”
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线上参加省科协举办的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
更正声明
电影胶片档案库的消防自动灭火系统
新形势下加强党务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爱逛街的男人
爱逛街的男人
例说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福州某档案库恒温恒湿空调设计
ISO成立饲料机械技术委员会并由我国承担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