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翟
在动物中,很多种类都会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恻隐之心”或“悼念之情”,并且举行各种各样的“葬礼”。
生活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的“葬礼”极为隆重。当一头象不幸遇难或染疾死亡后,象群便会结队而行,在首领的带领下将尸体运送到山林深处。雄象们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挖掘墓穴,将尸体放入后,大家一起用鼻子卷起土块,朝尸体投去,很快将其掩埋。然后,首领带着大家一起用脚踩土,将墓穴踩得严严实实。最后,首领发出一声号叫,大家便绕着“墓穴”慢慢行走,以示哀悼。
栖息在澳大利亚草原上的一种野山羊,见到同类的尸骸便会伤心不已,它们愤怒地用头、角猛撞树干,发出阵阵轰响,颇似人类“鸣枪致哀”的场面。
生活在炎热非洲的一种獾,常常采取“水葬”的方式处理同类的尸体。一旦有同伴死去,獾群就立即聚拢过来,小心翼翼地将同伴的尸体拖入江中,伴随着滚滚的江水,仰头呜咽不已,以示哀悼。
猕猴的情感更为深沉。长辈断气以后,后代们就会围着它潸然泪下,然后一起挖坑掩埋。它们把死猴的尾巴留在外边,然后静悄悄地观察动静。如果吹来一阵风,把死猴的尾巴吹动,它们就兴奋地把它挖出来,百般抚摸,以为它能够复活。只有见到它毫无反应之后,才无奈地将其重新掩埋。
在鸟类中,鹤类是极富情感的种类。生活在北美洲沼泽地带的美洲鹤,如果发现死亡的同类,便会在其尸体上空久久地盘旋徘徊。然后,鹤群由首领带着飞落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转圈,悲伤地“瞻仰”死去同伴的遗容。生活在亚洲北部的灰鹤则停立在同伴的尸体前面,发出凄楚的叫声,眼中仿佛泪光闪闪,垂首泣涕,似乎在召开庄严肃穆的“追悼会”。
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它们的葬礼也许是动物世界最为文明的一种。它们叼来绿叶、浆果和五颜六色的花瓣,撒在同类的尸体上,以示悼念。同样栖息在南美洲的一种秃鹫,则选择了“崖葬”的方式。当同伴死后,大家就将尸体撕成碎片,然后用利爪将这些碎片送到高山崖洞之中。放好之后,它们在崖洞的上空不停地盘旋,以纪念死去同伴“归天”的亡灵。
乌鸦的“葬礼”是大家在山坡上排成弧形,尸体在中间。群体中的首领站在一旁悲鸣,好像在致“悼词”。然后有两只乌鸦飞过去,把尸体衔起来送到附近的池塘里,最后大家由首领带队,集体飞向池塘的上空,一边盘旋,一边哀鸣,数圈之后,才向“遗体”告别,各自散去。
(秦媛摘自《人间方圆·感悟》2008年11月A,童 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