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遇到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时要打120,可拿起电话后,如何用最简洁的话语让急救人员准确了解各种信息,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那么,如何让急救的黄金时间发挥作用?几位经验丰富的急救人员从多方面给出了建议。
信息准确救命更快
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鲁强表示,拨打120时,地址、简要病情、病人相关信息是最重要的。在危急关头,慌张、恐惧在所难免,但应尽量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以确保接线员能听清你在说什么。
正确表述地址。属于区(县)、街道、小区、楼号及门牌号。“我在XX大街XX小区,快点派车过来!”鲁强坦言,这种表述最让接线员头疼。不少人想当然地以为,120司机对北京市各个地点都很熟悉,其实,拿北京来说,光叫“公主坟”的地名就有6个。此外,报告地址时,最好将周边明显的建筑物,如加油站、地铁、商场等信息告知接线员。
简要描述病情。告知病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你问那么多干啥,赶紧派车过来就行了!”这是接线员常听到的抱怨。鲁强表示,疾病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说肚子痛,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导致,也可能是心脏病发病前兆,后者则需要紧急处理。
等120先挂电话。有些人一心急,报完地址后就匆匆挂了电话。鲁强称,务必等120询问完相关信息,挂完电话后,你再挂机。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地告知接线员,除了家里的座机之外,手机号也应告知。
公共场合如何打120。鲁强表示,这种急救电话主要存在地址表述不清、打电话的人不在现场的问题。他建议,碰上车祸等事故时,应留守到急救人员来了之后再离开,一方面指引120尽早找到事发地,另一方面随时向急救人员简要描述病人状况。
先打电话还是先救人。对成人非创伤性心脏、呼吸骤停(即病人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的,要先拨打120再进行自救互救;而对溺水、电击、急性上呼吸道异物阻塞等情况,要先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等,再拨打120。
等待时你该做什么
确保联系畅通。有些人用座机打完120后,就去把病人搀扶到路口等待,急救人员再打电话时怎么都联系不上。若只有座机,应守在电话旁,并避免占线,随时听从医护人员的问路咨询或医疗指导。如果当时人手较多,可派一人到与急救人员约好的地点等待,接应救护车并为急救人员指路。
提前做好搬运准备。碰上需要搬运病人的情况,如果是深夜电梯会停运的楼房,等待期间应先与物业沟通好,让他们把电梯打开;若是走楼梯,则应尽量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随时关注病情。北京急救中心中心站主任蒋小燕提醒,如果碰上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的病人,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呼吸情况。应时不时地呼唤病人名字、通过观察其胸廓、肚子起伏状况等方法判断是否还在呼吸,一旦出现呼吸骤停现象,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有条件的,还应关注其血压、脉搏状况。
服常用药。老年人是对急救医疗需求最大的群体,而他们又多是慢性病人。对于这些病人的突发情况,蒋小燕表示,可以吃点常用药缓解。拿心脏病患者来说,胸疼时,可以吃一两片硝酸甘油,但不宜过多,以避免血压下降。“服药时一定要记住药名和用量,并把这些信息告诉急救人员。”
积极配合急救人员。鲁强称,在“送往哪个医院”和“何时送往医院”上经常出现双方意见不一的情况。有些家属希望将患者送到公费医疗医院或有熟人在的医院,但可能路途较远,易延误病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常会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量血压、测脉搏等一系列检查,但家属由于着急送病人到医院,往往不理解。其实,像心律失常、哮喘等疾病,应等患者病情稍稳定再送医院,否则容易因路途颠簸加重病情。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