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股份制”经营模式及启示

2009-06-23 00:56徐俊峰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14期
关键词:股份制启示

徐俊峰

◆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曾从“股份制”经营的角度探讨过国有企业经营的微观机制。这些微观模式设计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不断完善工人参与制、经理阶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市场社会主义 股份制 企业经营模式 启示

市场微观主体的构建是我国经济改革关注的焦点与难点,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更是我国改革的“瓶颈”。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曾设想运用“股份制”经营企业的模式探索国有企业改革。但理论界关于这个方面的探索尚有不足。因此,有必要从比较借鉴的角度评介市场社会主义的“股份制”企业微观管理模式,拓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思路。

“证券股票”市场模式

美国著名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罗默在“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设想,用“证券股票”模仿资本主义股票市场,实现企业经营效率与合理社会分红的目标。核心是政府把社会财产以“证券”的形式分配给成年公民,公民用“证券”去购买企业股票而分享该企业的利润。这种模式中的“证券股票”具有如下与资本主义股票市场不同的特征:

(一)利用“证券股票”管理股份制企业

罗默设想,“公民可能会把他们的证券购买合股投资公司的股票,合股投资公司再去购买企业的股票”。通过“合股购买”,实现公民对企业的投资控制,参与企业的分红与管理等。这样,公民既可以取得经济上的公平权益,因为他们对投资公司有选择权,可以选择信誉度高、汇报率高的公司进行投资,掌握资金的控制权。同时也可以实现诸如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其他权益,实现参与管理企业的目标。

(二)利用“证券股票”监督企业

罗默提出,“证券”不能与货币进行交易,但是“证券”却具有价格。因此,“公民能够按证券的价格,以一个企业的股票交易其它企业的股票”。这样,“证券股票”市场的价格将如同正规股票市场的价格那样起伏不定。也就是说“证券”的价格就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如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股票价格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一样。“证券”充当了股票的角色而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实现运用“证券”对企业经营的监督与管理。当一个银行发现一个企业证券价格下跌时,这是投资者认为该企业经营不善的信号,银行就要监视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证券在这里就很好地履行了股票的职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以监督管理企业。

(三)利用“证券股票”避免过度的收入差距

如前所述,控制“证券”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货币不能在股票市场使用”,这样就会避免很小的市民阶层“最终拥有大部分股份”的状况,从而就不会产生“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市民阶层手中的情况”。这样就不会形成少数富人控制社会财富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的情况,因为每个公民基本都拥有一样的“证券”,从而也能一样去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利润分红。另外,为了避免因为社会财产继承等产生的不平等问题,他又提出“每个人死亡时都要把自己的全部证券交回公共财政,证券的分配将在新一代成年人中继续进行”。这样就避免了因为遗产问题而产生的贫富分化问题,即使有的话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资金控股公司”模式

(一)“资金控股公司”具有竞争性

埃斯特林认为,为了提高控股公司资本的赢利,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资本流动行为。“这类控股公司是最能促进赚钱的机构。资金所有者借给它们的钱以及存户储存的基金是它们的债务;而它们借贷给生产性自我管理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它们的资产;借出资本所赚取的利息则是它们的收入。很显然,其收入将随着资产底金的增加而增加。因而,控股公司会不断地争取扩大其出借的社会资本额”。因此,必须保证这类企业社会资金具有竞争性;同时也需要一些严格的反托拉斯法,来保证个人控股公司无论是在某个部门,某个地区,还是在整个经济中都不会拥有过多的市场份额。 (二)“资金控股公司”参与企业投资与监督机制

第一,控股公司要满足“现有自我管理公司的投资需求”。通过向这些自我管理的企业提供资金以刺激新的投资需求,同时“争取诱使企业从别的控股公司借贷,从而把企业的债务转给它们”;另外,控股公司最为重要的职能是为新企业提供投资,把资金投放在“那些它们认为有希望的行业建立全新的自我管理企业”。通过新的手段如“研究和发展、产品革新、市场研究和财政金融”等指导新的自我管理的企业发展,寻求那些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进行投资。新的自我管理企业必须由控股公司先完成组建任务,而后才能开始有组织地生产,等到新的自我管理的企业有能力进行独立生产的时候,“控股公司不得再控制新的企业,而转由生产单位的劳动者来控制”。但是,最初的一些计划诸如资金投入、第一批劳动力的雇佣等必须由控股公司完成,“而生产一旦开始,企业就完全自治”,也可能出现企业与“最初的控股公司结算并摆脱它的情况”等。

第二,控股公司监督企业。控股公司必须保证具有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即使遭到“该企业工人委员会公开反对的情况下”,控股公司也必须“有能力将社会资本从生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出来”。因为在工人自我管理的企业模式内,工人往往会“通过降低自己收入来承担亏失”的办法来挽救企业倒闭的命运,但这种“以降低收入为代价来保留工作不是一种长远解决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控股公司去寻求“新的投资领域,在更为有利可图的行业为劳动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亏损问题。控股公司判断自我管理企业经营不善的指导原则应该是,“自我管理企业无力偿付其社会资本债务或酬金低于某种中央决定的最低工资”。

(三)控股公司要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

埃斯特林设想,这种控股公司必须要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控股公司的股东应该是自我管理企业本身,因为一旦出现控股公司控制自我管理企业的局面,控股公司的权利就会太大。由于这些控股公司“是私有制的”,因此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市场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在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形下,主张大规模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显然不太合适。因此,他主张自我管理的企业成为控股公司的股东,从而形成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循环,类似于蒙德拉贡的二级合作社。通过自我管理企业作为控股公司股东的办法保证市场社会主义的性质,而允许其它的股东诸如一般个人、工人、政府等形式来进行资金的募集以实现更好发展企业的目标。

“工人委员会”管理模式

“工人自我管理的市场社会主义”与“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曾经探讨过运用工人委员会管理“股份制”企业。他们认为,该机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工人管理企业的作用,强调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工人委员会”由工人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工人参与企业决策、建议与管理。“工人委员会”是通过民主的方式由全体工人选举产生,委员会必须能够代表工人利益并反映工人的意愿。埃斯特林就设想通过劳动者大会或通过所选举的雇员代表来管理工人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施威•卡特则主张工人选举代表以组成工人委员会,再由委员会选举和监督企业经理以实现工人对企业的民主管理。“范尼克”教授曾经提出通过一人一票来选举工人管理委员会、行政机构和经理来管理企业。

“经理阶层”管理模式

“经理经营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经理阶层”管理“股份制”企业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充分发挥经理对于企业的敬业精神与管理技巧,实现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

(一)“公有资产管理局”监督经理阶层的机制。

美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杨克在“实用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提出,通过“公有资产管理局”监督经理阶层,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他提出,“公有资产管理局将接管在资本主义由董事会所执行的角色,但有所修正。在实用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在有关企业各种微观决策方面,公有资产管理局被明令禁止向经理人员发布具体的操作指示,如生产水平、价格、市场营销支出额、保留的收入额、投资额等。它的权力被局限于由管理人员为他们自己设计的补偿计划,批准公司高级管理层对主要管理人员位置的提名与解聘那些按长期获利标准衡量属于不合格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促使经理阶层按照“董事会”(公有资产管理局)的目标经营企业。

(二)运用资本市场与经理劳动市场监督经理阶层的机制

巴德汉主张运用资本市场与经理劳动市场,实现对经理阶层的监督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关于经理劳动市场问题,他主张把经理的声誉、收入与管理业绩联系起来而建立一种经理动力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监督问题,因为企业效率经营不善而面临被接管的威胁能保证经理经营的忠诚与效率,否则经理阶层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岗位。他主要通过学习日本银行为中心的金融监督体系实现经理行为的刺激问题。因为银行拥有监督企业经营状况与接管困难企业的权力,银行主要通过自己拥有大量股份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就给经理经营阶层提供了明显的监督体制。

结论与启示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所提出的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经营模式,可能不一定适合于我国的现实,因此,可以从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中得出结论:必须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经营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但同时也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健全国有企业的工人管理机构

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关键时期,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则是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变。传统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以及党委会,而现代企业制度则要求新的董事会、监理会以及股东代表大会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三会”与“老三会”。那么如何处理新旧两种机制的转换则成为了关键问题,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工会力量薄弱,不能充分反映工人利益,职工代表大会不能充分反映全体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愿,甚至出现这些部门形同虚设等问题。因此,市场社会主义所关注的“工人委员会”机制,这种思路可以帮助加强国有企业职工组织的建设,当然也可以在其它部门如农业等领域推广利用,更好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中工人参与管理企业的民主权利,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工人的权利,提高职工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民主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

(二)完善经理管理企业机制

运用经理阶层机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探讨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为这种设想能够激发经理管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运用经理阶层经营机制也可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经营不善等问题,实际上也与管理层的监督与约束机制有关。如果能够拥有一种职业经理阶层管理企业,就剥离了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彻底实现了政企分开问题。这样政府也可以解决那些因为传统体制原因而不能解决的弊端。当然这只能是一种设想性探讨,还需要进一步很好的思考与论证。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默著,余文烈等译.社会主义的未来.重庆出版社,1997

2.[英]索尔.埃斯特林.工人合作社:优长及局限.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3.吴宇辉.市场社会主义—世纪之交的回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股份制启示
闽侯县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初探
高等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可持续模式探索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外汇信贷收支表
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