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 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贫困主体行为选择模式不同于一般微观个体。深刻理解贫困主体行为选择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提高扶贫政策绩效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贫困主体行为选择模式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性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关键词:贫困主体 行为选择 述评
贫困主体是生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系统之中,并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可以说,要想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首先必须理解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主体行为。只有理解了发展中国家贫困主体的行为和动机,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发展中经济的实质,正确引导发展中国家贫困主体从被动式脱贫转变为主动式脱贫,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主体加以扶植,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切实有效地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真正实现发展。
贫困主体行为的特殊性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主流观点,个体总是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下,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选择,从而达到“最优”与“均衡”。所谓的最优即当外界环境与条件不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再有调整其行为的动机;在最优状态下达到的各种要素、产量、价格等的组合即均衡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主体由于面临的自然禀赋、生产要素、行为能力以及公平的机会与权利的稀缺甚至丧失,使得其行为方式的结果往往既不是最优的,也不是均衡的。
为什么要说贫困主体的行为选择不是最优的呢?首先由于贫困主体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因此他们总存在改变现状的动机,只是他们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长期而言的结果就是,他们会放弃对最优状态的追求,不再为达到最优状态而做出更多的努力,甚至是在他们即便有能力改变了之后也还是如此。也就是说,贫困主体习惯的行为决策方式是,他们仅仅在其可以感知、能够把握的范围内,尽量避免他们可以避免的损失,而无所谓对最优的追求。新古典无法对这种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做出任何解释。
为什么又要说贫困主体的行为选择不是均衡的呢?因为贫困主体总是不断地试图改变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而面对种种与其行为结果相关的约束,其行为方式总在不断地调整。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选择过程并非在单一的目标下,基于外生给定的约束进行,而是受偏好和约束的影响。偏好的形成取决于某种特定的价值观与文化观,偏好和约束之间又相互作用,从而使得偏好与约束在行为选择的过程中内生化了。这种内生化的行为选择模式不仅有别于现代经济学中主流的行为选择分析模式,而且还要复杂得多。
贫困主体行为选择模式评价
(一)贫困主体的消费行为
来自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心理帐户的问题,心理帐户其实是挑战了新古典中“替代性”的假设,而正是因为心理帐户的存在,很多商品或者行为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如果说新古典假设对个人或者经济体来讲,资源总是放在一个连通器中的(任何商品都可以自由流动,资源可以自由配置),那么行为经济学则认为根本没有什么连通器的存在,从最微观的层面来说,连钱在人们心里都是隔层装的。而贫困主体由于极少收入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边际效用极大,所以更是如此。他们会严格地区分基本生活消费需求与其他非生存类需求。由于其本身收入水平低的原因,他们不可能在两者之间按偏好做出所谓替代性的调整,而仅仅只可能不断将其基本消费需求压缩至最低。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压缩也未必是有效的—他们的支出模式往往处于一种非意愿的均衡状态,其考虑的问题处于第一位的永远是生存问题。只有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的情形下,才有其他产品需求。也就是说,基本食物支出与其他非必须食品支出和非食品支出的替代弹性是较小的。教育、医疗类的消费是否重要?他们是否也有此类需求?答案是显然的。但事实上我们所司空见惯的却往往是有学不上、有病不医的情形。对他们而言,生存才是最首要的。贫困主体会首先确认自己的生存目标,然后再基于此目标的实现状况对其他发展目标做出权衡。
(二)贫困主体的投资行为
对于仅仅能够维持一般生存水平的贫困主体而言,是难有投资行为决策存在。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那部分至多也是除去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所剩下的那部分,而对于极端贫困的群体而言,维持基本生存都已经很困难的,故而无所谓投资行为。但还是有文献对收入情况稍好的贫困农户的生产资料投资行为做出了相关研究。有文献表明,一个处于动态贫困状态的主体(徘徊于贫困线附近,不断在“脱贫”与“返贫”间摆动),其投资行为受到其现金收入状况和户主性别的影响,这会使其投资策略和技术选择呈现极大差异(Jane D. Alumira,2002)。也有研究强调产出的波动性、生产投资资料的不可撤回性、不确定性、固定成本及流动性约束对贫困农户生产投资决策的重要性,尤其在其面临价格和资本冲击时,这与已有的理论模型推测结论是一致的(Ruth Vargas Hill,2008)。
(三)贫困主体面对社会困境的行为选择
发展中国家由于制度的缺失往往会使处于其中的贫困主体面临各种社会困境,如搭便车现象、公有地悲剧等。在这种社会困境之下,社会的最优选择并不是个体的占优策略,按照占优策略进行选择的结果从社会整体而言则是帕累托无效的。关于人们面临社会困境时是否采取合作的态度也有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并非完全一致。如List(2004)在美国年老的人合作倾向更重,Gaechter等(2004)在俄罗斯,Carpenter(2004b)在东南亚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是一旦施加一些制裁手段之后结果会有所差异(Barr,2001;Carpenter et al.,2004)。
总的来说,研究发现,处于某个社区(群体)的贫困主体非常关心邻居们对他们的看法,并据此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个人的后继行为受到人们对某一特定行为的总体评价模式的影响,而不是单据个人经历做出的选择。Ashrah(2005)做了设有完全监督和惩罚机制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某项公共品博弈的合作中,之前贡献较低的人如果发现与其贡献相同的人受到来自他人的批评之后,会选择对此项公共投资做出更大的贡献。若有制裁者存在,且对所有个体都施与“轻微批评”时,个体间的合作程度会明显提高,困境状况能明显改善。但是,若遭受批评的人是自己,则并不会显著调整自己的行为。
(四)贫困主体对合作与信任的态度
经济生产活动大部分都需要经济个体间的相互合作,在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许多合作都是由某种既定的制度安排强化实施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契约制度不完善,那么这种有效的合作就无法在制度上得到加强。因此信任和“社会资本”对于成功的合作就很重要。比如,在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居民住房可能由市场交换购得,或者雇佣建筑工人修建而成,但对贫困地区或者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户而言,可能是以互帮互助的形式共同修建。社会资本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大部分是指信任和合作。关于发展中国家贫困主体对信任与合作的态度也有一些相关调查结果。已有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背景显著影响贫困主体对信任的态度,而且是否合作的选择与对陌生人的信任态度成正相关。
(五)贫困主体的理性分析
经济学的研究传统首先假定,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即每个人都是利己的,首先考虑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然而,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且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阿罗和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所谓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在个人决策环境中,主流经济学偏离自利的行为被认为是不理性的。然而,在群体环境中就存在自利行为会使每个人状况变坏的情况。这个悖论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贫困主体的个人选择行为与动机。
本文认同有限理性的原则,但贫困主体的有限理性是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而言的。即使是在信息完全对称、零风险、没有交易成本及其他任何摩擦的情形下,贫困主体也并非按照传统“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决策。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总是简单的衡量物质利益,并以此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研究表明,贫困主体在行为决策的过程中还会考虑到公平的问题,在面临某个特定的利益分配环境中时,利益分配方案的提出者并不仅仅只考虑个人所得,还存在着“利他”的思想,且具体的分配方案与其所处的环境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Henrich et al.,2006;Carpenter et al.,2005a;Fong,2005;Burns,2004等)。
(六)贫困主体对风险及时间的偏好问题
关于贫困主体对风险及时间偏好问题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早期的文献通常认为穷人都是短视的,并解释说穷人之所以贫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无耐性及风险回避的态度(如Fisher,1930)。然而来自田野实验的调查结果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穷人比发达国家的人们更为风险厌恶。但是对时间偏好率的检验结果则要更复杂一些(Juan Camilo Cardenas et al.,2008)。经济学文献通常认为穷人的时间偏好率通常比富人更高(也有文献认为穷人与富人的时间偏好率是一致的,如Masao Ogaki,1997)。他们的解释是,穷人更关注目前的生存问题而不是未来的储蓄,因此穷人应该比富人有更高的时间偏好率。根据这一观点,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比如富人拥有足够的财富,所以他们会考虑未来并为环境保护进行投资;而穷人则只能靠开发环境来维持家庭的生存,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然而,食品安全和饥荒预警领域的证据却表明,许多非洲家庭的行为却是相反的。在食品短缺时期,家庭甚至会采取极端措施。这些证据足以说明许多贫困的非洲家庭实际上具有很低的时间偏好率。这就对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时间偏好率的一般性假定提出了疑问。
结论
总之,贫困主体的行为会根据其生存境遇的差异有所不同并据此而变化,除了物质性的偏好之外,文化规范、家庭责任、社会网络和社会角色等非物质性的偏好及约束也会对贫困主体的行为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的结果可能使得贫困主体的行为选择永远达不到(甚至放弃)理想中的最优状态,而始终只能面对诸多外部约束和自身内在能力的约束做出迫不得已的选择。这种长期的、“遗传性的”贫困境遇如果给他们形成压迫,使其总是无法公平而正当的或者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时,他们的行为动机甚至被可能扭曲。这是使得发展中国家贫困主体相对其他一般微观主体而言行为迥异的原因。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许多类似的研究涉及到了贫困主体,或者说研究对象的绝大多数都是贫困主体,但又不完全是,这使得结论缺乏针对性。另外,许多研究,尤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看似议题相关,实则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都倾向于站在宏观层面,从整体的角度去描述;二是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有的文章虽有少量定量分析,但研究方法也较为陈旧。可见方法上的突破及更微观的视角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姚上海.新农村视野下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流动行为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2.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