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春
“如果说,文物是纪念馆的心脏,教育是她的灵魂,那么讲解员则是掌握灵魂的人”。在纪念馆对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讲解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讲解员要从宣传员向专家学者发展”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讲解员学者化建设也成为破解讲解服务瓶颈问题的关键。为了使宣传教育取得可持续发展,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学者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讲解员知识化的必要性
纪念馆宣传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使他们人生得到启示,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以升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随着观众知识来源途径的多样化和群体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宣传教育者即讲解员提供的内容只有更具有准确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才能对观众的知识起到补充、深化、旁证的作用;也只有提供要么是鲜为人知的,要么是换了一个角度的,要么是贴近实际的内容,才能对观众有吸引力。这就对讲解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的挑战,也逼迫讲解员必须集专业学识专家化、非专业领域知识“杂家”化、讲解技能职业化、表述趣味化于一身,才能胜任宣传教育的重任。可以说,讲解员学者化是宣传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的迫切需求。
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东北烈士纪念馆进行了全面改陈,推出了新的基本陈列,它以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人性化、个性化融会成纪念性标志,把历史的真实与文学、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引此一个有深度的展览,使得大部份讲解员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她们对于陈列展览的了解仅限于纪念馆编写的讲解词,对于陈列展览的内容和主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够满足观众的求新、求深和求知欲。比如,她们一般都比较年轻,大部分没有研究经历,给人“学无所成”的误解,观众在心理上一般不太重视他们的讲解,从而在心理上存在“有意识忽略”他们讲解内容的现象,反而会引发他们去猎取一些遗闻野趣;再比如,她们不能通过讲解交流,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揭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向观众传达一种无形的“价值观或精神”。东北烈士纪念馆多次的观众情况调查显示,纪念馆固定观众是广大的中青年党团员,他们始终占到观众总数的七到八成。这些人中,参观目的为增长知识的比例又占七成左右。但是,调查显示观众对于讲解内容的满意率不是很高。从网上看一些观众的留言可以看出,其他纪念馆的讲解宣传也存在不能满足观众增长知识的需求的情况。
因此,最理想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就是促进一般讲解员和研究者的结合,培养讲解员向知识化方向努力,通过综合讲解员与学者的长处来达到有效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讲解员知识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讲解员的成长历程,一般参加工作5~10年是个熟悉的过程,是积累经验和知识的时期。因此,纪念馆一般的讲解员基本上都具备了深入学习和提升讲解水平的业务基础。而且,在经历了多年的讲解实践后,讲解员一般都曾遇到过困惑、质疑和提问,他们都具有内在提升的主观愿望和外界推动的强大动力。这也为讲解员学者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
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一方面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方式技巧等理论理念,一方面也需要大量的照片、文献、文物等可观载体。一方面需要在知识提供等软件项目上满足观众,一方面还需要在环境布置等外在项目上服务好观众。因此,讲解员学者化建设首先要突出学习,储备常识修养;其次要注重实践,探索宣传教育的最佳模式;再次要经常交流开拓视野,吸取有益的经验。
1.强化研究成果的学习和运用,积淀讲解员学者化的常识基础。首先要组织讲解员围绕纪念馆主体陈列的展开学习。其次,动手充实和撰写讲解词以促进学习。这样,即锻炼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增强了深入学习的信心。
2.研究者走到讲解一线,推动讲解员知识化的进程。讲解员知识化建设毕竟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大工程,不能望而却步,也不能一蹴而就。让研究人员走到前台定期为观众讲解,是讲解员学者化进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纪念馆还要安排一名曾负责文物工作的员工从事讲解,以弥补讲解员无法参与到文物收藏、研究工作的不足。
三、讲解员学者化建设的效果
纪念馆的最终目的是进行社会教育,为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道德观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贡献。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首先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只有观众满意了,主动到纪念馆参观了,我们才能运用具体的宣教措施,推行有价值的宣教内容。在这种意义上讲,讲解员学者化建设的效果得到初步显现。
1.观众的满意率,特别是对讲解内容的满意率不断上升。
2.讲解员自身素质日渐提高。
总之,纪念馆讲解员学者化建设从无到有,从个体学者化向群体学者化发展,这既是一种努力的方向,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完善的过程。目前,讲解员学者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难关,如固有观念的阻碍,快餐文化的盛行,人才成长周期长,培养途径单一,人员流动过频等等,这些都需要整个博物馆、纪念馆界共同面对、共同努力,为博物馆、纪念馆宣传教育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奋斗。□(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