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思
培养孩子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总是不如别人,成就愿望较低,就会消极被动,实际能够完成的任务也会半途而废。久而久之,这样的心理定式,定会阻碍身心的发展。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就向青年科学家指出:“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信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特尔门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做事实在、有自信心的人,才是将来最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才。自信心往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步。正因为自信,才会确立远大的志向,才会产生工作的动力,才会坚持不懈地辛勤耕耘,才能使个性、才能智慧爆发出超人的力量。这是一系列连锁式的动态结构,而锁链的第一环就是自信心。
一、自信心强弱不同的幼儿在集体中的行为表现
在游戏、上课和体育、美工、计算等自选活动中,自信心较强幼儿的表现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绪愉快,行动积极,比较活泼。
(2)喜欢合作游戏。深信自己会玩,别的小朋友也喜欢和自己一起玩,能专心致志地去达到目的。
(3)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提出建议,并坚持自己的主张,有分歧时能据理力争。活动一般都善始善终,结束时能说出自己做过哪些事,能评价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4)上课积极发言,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5)注意力比较集中,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自发的探索精神。
(6)自选活动总是要求难的任务,理由是“这样练,本领大”、“我有信心能完成”、“我快上小学了,大孩子应做难一点的”、“我都会,这样的事我做过”。
自信心较弱幼儿的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绪不太稳定,有时沉闷、冷淡,有时活泼愉快。
(2)喜欢独自游戏,参加合作游戏时,不愿当领导者。对别的小朋友是否喜欢和自己一起玩,没把握。
(3)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对别人粗暴干预自己的活动从不坚持。有分歧争论时,较易退缩、让步、放弃主见。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在作业或游戏中途,有时会旁观和闲逛,忘却目标。结束时,说不清自己做过哪些事,也不善于评价。
(4)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有时重复别人的回答。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不想努力或求助于人。
(5)注意力有时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会说“我不会”、“老师,怎么弄呀”、“我学不好”。不时因看了别人的答案,跟从别人,把自己正确的答案改错了。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
(6)对个别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或特别害怕,如有的幼儿怕纸工,有的怕计算。
(7)在自选活动中,总是挑选最容易的任务,理由是“我能做这个,那个不能”、“它容易,我喜欢做这个”、“我小”、“我不行”。有的答非所问,说“窄沟跳起来轻松”、“我喜欢这个,上面有条红线,那个不好看”。
二、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诸因素
(一)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和自立、自主精神的早期培养是形成自信心的前提
自信心较强的幼儿,他们的家庭关系和睦,对子女亲切、信任和尊重,并能注意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才能。对女各方面的发展比较满意,经常鼓励与表扬幼儿的进步。这就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自信心较弱的幼儿,主要来自四种不利于自信心发展的家庭环境。
(二)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取得成功的体验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
在集体活动中儿童经历的事情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却是不平衡的。有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经常能得到自选择和决策的权利,克服困难,感受到实现目的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的自信心就强。反之,经常得到的是挫折和失败,幼儿就怀疑自己的力量,自我肯定少,自信心减弱;如果成人不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些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就会遇到困难。
(三)积极的评价与反馈是发展自信心的重要教育手段
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包括爱抚、鼓励、点头微笑、语言夸奖、图片表彰,给予特权与委托重压,或送给红星、图片等礼物。恰如其分地给幼儿良好行为以积极的评价与反馈,不但能使幼儿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地位,激起继续上进的愿望,也会增强幼儿的成功感。消极的评价和反馈,包括厉声叫嚷、没有根据的批评、孤立隔离、粗暴的语言、讽刺挖苦、侮辱幼儿自尊心的言行以及变相体罚等,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
三、增强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措施
(一)集体教育
一学期的教育内容,共分六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教材和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保证每周都有一些有益于自信心形成的活动。
(二)个别教育
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个别教育的做法:
一是爱。教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关于体察幼儿的特点、志向、需要和微小的变化。
二是找。即寻找自信心较弱幼儿身上的发光点,使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
三是帮。自信心的建立主要靠幼儿自身的努力,要多给幼儿独立活动和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四是促。即促进幼儿的成就动机,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五是引。把增进自信心的教育引导到日常行为和入小学的准备活动中去。
六是联。密切联系家长,同心协力地教育好幼儿。利用家访、家长报告会、半日活动、家长座谈会、交流教育经验。在这一系列的家长工作中,我们努力改变家长的教养态度,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班里的幼儿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幼儿都非常乐意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培养幼儿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编辑/梁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