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芳
[摘要] 数学源于生活,终将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生命力。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实际生产、生活的问题,增加感性认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养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为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 数学应用观 应用意识 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终将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生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培养应用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能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所以,数学又叫“身边数学”。小学数学第一课时就是《生活中的数》,告诉学生生活中数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教师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随时随地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新知引入时,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愿望,诱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数学世界,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起源、发展,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醒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参与实践的愿望。例如,通过去商店买文具,引出人民币的认识一课;通过出示小明儿时照片,让同学猜猜他的体重,进而引起同学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引导同学去认识千克。
通过测量拳头长和脚长,学生会惊讶的发现买袜子原来可以不必拖鞋子,只须饶拳头一周就可以知道袜子是否合适。激发了学生学习比例知识的探讨热情。通过调查同学的喜爱运动的情况去学习统计等。把每一节课都放入生活情景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适当时机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充分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学习中的问题,经济中的问题(如股票、利润、成本、效益等),优化方案问题(如最少材料、最优组合、最佳路线等),生活中的问题(如储蓄、保险、分期付款、税收等)等,通过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启发、诱导学生去研究、发现问题的实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你能帮帮他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房的面积有多大?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先要测量哪些长度的面积?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们计算;接下来,我还让学生们回家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并算一算如果装修需要多少块地砖。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我让学生帮助老师算20000元钱是一年年存还是三年期利润高。并布置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存起来,看一年或几年之后能得到多少利息。
三、丰富课外实践生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念、科学态度、合作精神的过程。通过“学”与“做”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和认真求实、追求完美、讲求效率,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运用统计的有关知识,调查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或一周内某家庭丢弃废塑料袋的数量,某商店的营业情况,自己家庭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并绘制美观大方的统计图表,然后根据统计图表反映的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自制钟面,自己拨时间。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提出问题:“我们班的有些桌椅松动了,谁能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怎样使桌椅稳定呢?让后学生课后动手实践把椅子修好。五一长假时各家商店促销方式不一,让学生进行调查并实际计算汇报哪家商场更优惠。在认识面积单位公顷时,把学生分成小组去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与宽,然后算出它的面积,切身去体会一公顷有多大。通过此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而且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作为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我们的学生多接触一些实际生产、生活的问题,增加感性认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养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为数学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