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婷
提要本文通过对长江洪水原因进行分析,对生态重建提出一系列建议:对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制定生态恢复计划。
关键词:洪水;土壤侵蚀控制;生态退化;生态建设;生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历年长江流域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环境脆弱、气候异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80%的雨水集中在8~9月,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
2、长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全长6,300km。源头平缓、广袤,上游为高山峡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轻的山脉,松散的岩体,脆弱的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区。上游几条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144~485m/100km之间。穿过三峡,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比降仅为2.8m/100km,排水不畅。荆江位于此段。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汉平原沉积下来,湖泊淤积,这些都是长江水患的自然因素。
(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是洪水形成的人为因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长江流域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中下游沿江长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1)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对长江中游不合理的垦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长江流域有1/3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总面积达13,000km2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围垦使湖泊蓄水容积减少达500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湖泊面积和库容的减少,直接导致江河来水无地可蓄。因此,同样流量的水量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
(2)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长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的农业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区内垦植率很高。长江上游约有70%的耕地是没有水保措施的顺坡耕作,尤其是大于25°陡坡地的垦植较为普遍。全区旱地约有264万hm2,占耕地的53.8%,几乎都为坡耕地。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以上的旱地占34%,雅砻江达到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耕地在25。以上的达到70%~90%。
据调查统计,在长江上游100万km2的流域范围内,年均侵蚀量15.68亿吨,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吨,输移比为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吨。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0.984亿m3,其中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18%。
2、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根据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正常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亿m3。但1998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为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50亿m3,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
二、以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促进长江流域洪水预防的措施
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一)总体规划、综合治理。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二)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做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应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
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的,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的,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
(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应发展种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加强林业建设。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应认真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一年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长期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在此期间,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渡到分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建议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两岸10km范围内建立国家级永久性森林水源涵养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
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六)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议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七)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鉴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通过政策、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目前,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以全新的观念评价森林都是必需的,应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便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的管理。
(八)认真贯彻法律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五部环境保护法规,八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九)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长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江湖关系,解决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