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2009-06-20 08:32席春玲
中国教师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科书主义考试

席春玲

教学的起点问题是基础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是教科书、教师、考试,还是学生?目前教学的起点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从教科书开始的“教本主义”,从考试开始的“考本主义”,从教师开始的“师本主义”和从学生开始的“生本主义”。教学应该从学生开始,从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开始的生本主义教学应该是最有效的起点。

一、从教课书开始的“教本主义”

“教本主义”就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完全从教本出发,对课本亦步亦趋,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沦为教本的奴隶。以教科书作为教学的蓝本是必要的,而且从课本开始几乎是一切教学的常规,教科书是由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研究等方面专家共同精心编写的。从教科书开始的教学,常常在逻辑上是正确的,知识的排列是规整的,尤其是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几乎是完美的,内容设计上一环扣一环,逐渐加深增难。问题在于,教材是统一的,但是学生是不同的,学生的生活背景是各异的。教本只是教学的蓝本,不是教学的圣经。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凝炼的,大多是从逻辑的角度进行排列组合的,而不是从儿童生活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忘记儿童生活,仅抓教科书的教学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教学的作用之一就是把按逻辑罗列的知识以儿童能够接受的形式介绍给儿童,使儿童能在知识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理解的基点,依靠自己的努力、借助自己的生活存储来理解、来学习。课本知识只有还原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儿童所吸收理解。

二、从考试开始的“考本主义”

“考本主义”就是把考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进而把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变为考试的模拟过程。考试本是~种评价选拔的工具,但是现在的教育本末倒置,考试成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考试的功利性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的简单量化管理使得考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弥散性。初高中的很多教学就是直接从考试点出发,甚至突出考试点成了很多教学得到认可的理由。从考试出发的教学常常会打乱正常的知识学习,教师在看到一个曾经的考试点之后不由得就停了下来,在这一点上深挖,使得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支离破碎,知识学习的美感荡然无存。于是,题海战术在所难免,整个教育过程都变成对考试的模拟,知识学习变成了考点分析,教学变成了机械的训练。知识的学习是充满趣味的,机械的训练从来都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从考试开始的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向机械训练。

三、从教师开始的“师本主义”

“师本主义”的教学就是教师从自己精心的课前准备开始的教学,这种教学常常是高效率的,教学进度有保证,教学设计完美。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准备没有从学生出发,而是从自己认为困难的地方出发,很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抛弃了学生。一位有十年教龄的教师在教授“跨越彩虹”(Cross the Rainbow)一课时,对课本的分析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英语中表示颜色的词汇,于是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向学生展示色彩。结果上课过程中却发现,这一课中颜色根本不是难点,6岁的学童没有人会觉得理解颜色有困难,而且课文中有关颜色的词汇都是根据彩虹的实际颜色出现的,孩子们学得很快;颜色在孩子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只要发音不难,意义能够理解,孩子就能轻松学会。老师没有料到的难点是“Let's jump over it.”这旬的发音。这里的教师是从知识点的角度去分析教材的,而儿童学习是从整体意义上进行的。不从现有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拥有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出发的备课,有时会把简单的教学复杂化。

四、从学生开始的“生本主义”

“生本主义”就是从学生开始的,为学生易学而设计的教学。教学只能从学生开始,从学生的兴趣开始,从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开始,从学生学习的欲望开始。这些看似不确定的要求,其实就正是教育开始发生的地方,这也是教育的艺术性所在。从学生出发的教学其实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因为儿童常会用他们生活中最熟悉的方法的变化来接近和对付全新的问题。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为了第二天教授退位减法,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题是:100-38=?让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一位小男孩的解决办法是:先从100里面借一个1出来,100就变成99了,99-38=61,减完之后再把借来的1还回去,最后得出100-38=62。这样一来,不就不用借位减法了吗?孩子不知道老师布置作业的意图是什么,他只是在遇到新的问题时,用他原来熟悉的方法加以变化来解决。孩子已经把前面学习减法的知识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已经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随时灵活使用,这是对前面教育成果的一种检验。这位教师是优秀的,他在学生开始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和规则之前,先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自己数学理解力的平台,他通过学生们各不相同的解法发现了孩子们数学的真实状况,而后再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进行教学,孩子们既然已经会了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法,那么老师就应该在尊重学生现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再开始新知识的教学,这样就使得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还要学习一种新方法,这就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在孩子身上的发生。当然孩子可能对借位减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悉与练习,但是他们已经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为新知识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有利于新知识在儿童的内心生根。

以学生为起点的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现有实际状况,使自己的教学能够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挂上钩,让学生找到自己理解新知识的连接点。我们的数学教学常常是公式、定理和例题讲解完后,学生仍不会做习题,这通常是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只按照教材的设计和要求前进,教学从一开始就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很难理解和同化新知识。教师的讲解只是刚开了个学习的头,学生的内化还需要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找到相关的理解关节点,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新知识运用的原型启发,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对新知识的内化和掌握才是可能的,学生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新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解决相应的问题乃至运用才会成为可能。

以学生为起点的教学常会激发起学生无限的创造力。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过去的经历与体验来学习新的知识的,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离不开个人过去的生活与学习经历。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宽广,学生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会发现课本知识的原型,学生可以把在生活中发现的例子带回课堂分享交流。儿童虽然在知识方面缺乏,但他们并不缺乏推理能力,儿童有着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他们的独特看法中就孕育着创造的幼芽。

以学生为起点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发挥得更高级、无形,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要在更高级的层次上发挥作用,要给学生指出发展的方向。教师要有“我无为而民白化”之境界,保护学生积极主动的天性。在学生各种思想、观点纷纷涌现,课堂呈现一片蓬蓬勃勃的生命状态之际,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引导自如,要保证学生能按照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学习。

“教本主义”、“师本主义”和“考本主义”都容易操作,且有现成的、确定的东西用来开展教学,但是它们共同的地方都在于有意无意间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忽视了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儿童学习的真实过程。教育是对人的培养,教育的发生只能在人的心灵深处,教学的起点也只能是学生。教学不应该从教本开始,教学不应该从教师开始,教学不能从评比和考试的要求开始,教学只能从学生出发,教育应该是生本的。

(责任编辑:王哲先)

猜你喜欢
教科书主义考试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新经典主义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藏起来的教科书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