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相关性

2009-06-20 03:11郭新和
中州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发展路径

郭新和

摘 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二者既是因果相继的先后关系,也是互为因果的平行关系。然而,科学发展更具有自然特性,社会和谐更具有人文特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有正相关性,也有负相关性,因此,必须通过改革,不断调适发展路径,才能使发展趋于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相关性;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157—05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至于两者的关系如何,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学界一般的观点则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前者认为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且具有一致性;后者则强调一因一果,且具有差异性。其实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应然构建,而非实然描述。揭示和把握两者的正、负相关性,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发展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科学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是两个互相关联而又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实表现,后者反映的是主观意念,是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党的文献有明确而深刻的阐释。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此,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处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从本体论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相关人类的一切发展,都具有科学理性和人文诗性的双重本体属性,科学发展也具有相对性。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与进步。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所理解的发展,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信息化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生产力变革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对中国而言,也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①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发展世界。从事历史创造时,既赖于科学知识,又囿于人文精神,既体现着科学理性,又彰显着人文诗性。这正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大抵要靠两种东西,一种是科学的思想(思辨理性),一种是非科学的(但不是反科学的)思想(非思辨理性)。”②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之处,不仅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坚持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承认历史发展的目的性,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历史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由于科学发展本身的特点,所以延伸出发展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一方面,科学发展具有确定性。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因此,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事件也有一定的必然性、确定性。恩格斯指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③既然历史是有规律的,那么,历史发展的前设条件一旦确定,其发展结果也将是可以“计算”的,即是可以预见的。马克思还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④既然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既定的,而且发展又具有“自然过程”的规律性,那么,发展结果也必然是可以预见的确定值。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其中前两步的“温饱”、“小康”都分别按照计划提前实现了。这说明发展的许多指标是可以预见的,具有比较科学的确定性。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也具有非确定性。王伟光认为:“马克思关于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是在肯定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前提下,注意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对历史的选择作用。”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在坚持历史决定论基础上的充分肯定主体选择性的一元论。肯定了“人对历史的选择作用”,就赋予了历史前进的人文精神,同样赋予了科学发展的人文元素。人的选择性受价值观支配,价值观又是随着历史进步而改变,因此,主体作用下的发展就具有了不确定性。“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⑥除主体因素之外,就发展要素本身而言,也有许多偶然性,同样可以导致发展结果的不确定性:一是发展前提的偶然性。在自然条件方面,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如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就是没有人能够预料到的自然变故。在社会条件方面,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进一步加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世界,使我国也蒙受了巨大损失。机遇加快发展,挑战干扰发展。二是发展过程的偶然性。尽管人们在竭力追求真理,努力认识发展规律,全力推进社会发展,但是人们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均是相对的,许多情况下还没有进入到“自由王国”,驾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发展过程常常出人意料地变轨,以至于哲学界也惊呼:“追求具有普遍必然的确定性知识一直是哲学和科学的主题,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当我们进入建立科学的真理、科学的确定性和思想的确定性的事业的失败而凸现知识的不确定性的时期,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应适应这一思维方式的转换而寻求新的发展定位。”⑦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前提和不确定性过程,一定会导致不确定性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既对立又统一,确定性中包含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包含着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在混沌中抓住规律,在无序中发现有序,这正是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原因和动力。通过对不确定性风险的正确认识、科学应对,人们可以发现其规律,实现对其控制和管理的目的,可以使像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这样的坏事变好事。这些“好事”包括中国政府“扩内需、保增长”政策出台,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人民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促进中华民族复兴。这是老子的辩证智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社会和谐的稳定性和非稳定性

尽管“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有所不同,但本质指向则是一致的。所谓和谐社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于和谐社会应当由哪些基本要素所构成,这些基本要素应当如何发生关系,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在思想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以各种方式描绘了美好的人类前景,然而他们的描述往往是不兼容的。”⑧不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和谐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人对社会和谐也有不同的认知。

一般而言,社会和谐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自从私有制出现、阶级社会形成、社会冲突出现以后,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就成了人类的共性。”⑨首先,社会和谐是一种价值理想。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已经阐明,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从中国古典《礼记》到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无不彰显着对社会和谐的理想期盼。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也希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但后来却走向了“文化大革命”。既然是理想,就不是现实,因此具有乌托邦的属性。其次,社会和谐是一种秩序状态。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和谐就是多种元素的统一协调,既有对称性和谐,也有非对称性和谐。从人类历史看,和谐则是一定时期内的矛盾休眠、社会祥和的局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虽然“应该”是价值取向,并非现实,但是反映的则是社会状态。

社会和谐既然是一种理想状态,那么就必然具有历史局限性。社会的主体是具体的灵性,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文化场景的缔造物。人们追求和谐的理想和构建和谐的事实,受到自身及其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历史局限性。在阶级社会里,无论社会和谐被赋予多浓的人民性,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总是千姿百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基于这种逻辑,我不同意“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属性”⑩的观点。封建社会有其和谐,资本主义社会有其和谐,社会主义更有自己的和谐,社会和谐总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动的。

一方面,社会和谐具有稳定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总是具有相对稳定性,才能区别于其他事物。一切事物的变化都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在量变过程中,事物表现出相对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的自我规定性,即稳定性。马克思说:“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11)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往往存在相应的社会关系,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社会和谐就是在一定时空中的社会秩序,既是一种“自在”秩序,也是一种“自为”秩序,各种关系互相和顺与统一,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本质属性,如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均有稳定和谐之相。

另一方面,社会和谐又具有非稳定性。世间万物均在运动中存在于时空,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总是日新月异,因此,任何社会和谐状态都具有暂时性,即非稳定性。“和谐的前提是差异,和谐是对待或处理差异的一种在当时看来合理的、合法的、可行的、科学的、经济的、有效的方式。但是,在不同时代,差异具有极其不同的内涵,这意味着,和谐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12)事实上,不仅社会和谐的内涵会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而且社会和谐的状态也会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前置条件的变化,随时会演奏出不和谐的音调,社会和谐状态随时可能被打破,变成不和谐的现实。马克思说:“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滞不动的。”(13)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从来就没有恒久不变的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社会和谐的不稳定性则是绝对的,稳定性与非稳定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14)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原来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以致不能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均处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环境中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呈现出非稳定性。没有稳定性就显示不出非稳定性,没有非稳定性也同样显示不出稳定性,稳定性中包含着非稳定性,非稳定性中也包含着稳定性。

三、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性与负相关性

在客观层面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两组特性互相作用,就产生了四个对应关系,即“确定——稳定、确定——非稳定、不确定——稳定、不确定——非稳定”。其中,最理想的是“确定—稳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即正相关。学界较多地强调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即正相关效应,很少论及两者的不一致性,即负相关效应。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点,更多的是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不仅正相关,而且存在着负相关。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主要体现于一致性。关于这一点,学界已经有充分论述,例如,周全德发表的《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张有恒发表的《从因果联系的视角看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张家禾发表的《略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等,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两者的正相关性。对此,本文不再赘述。

然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负相关,学界却很少涉及。尽管学界鲜有深入探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负相关的研究成果,但这种负相关性是天然存在的事实。主要表现为:(1)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矛盾。科学发展的本质是按照规律的发展,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而存在着道德性价值风险,即与社会和谐的愿望之间时常存在着矛盾冲突。在经济增长方面,马太效应是一般性的经济增长规律,其结果如果得不到恰当的规制,就会导致社会更加不和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就是例证。(2)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矛盾。发展就是进步,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与变革。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和谐状态建立起来之后,发展往往会自行打破这种相对稳定的和谐状态。《老子》说的“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就是这个道理。发展追求是对既定秩序的破坏,和谐追求是对既定秩序的维护,过分追求发展可能破坏和谐,过分追求和谐可能抑制发展。(3)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都是客观存在,但是,对发展是否科学的认识,对社会是否和谐的感知,又具有主观性。科学发展更依赖于客观规律并表现于客观现象,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和自然性;社会和谐更依赖于主观感受并体现于主观满足,具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人文性。即使做到了科学发展,也不一定能够满足主观需要,或者不一定就被人们认同为社会和谐。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各方面都有巨大进步,可是一些“无利益相关者”却心有怨气,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稳定,就说明了这个矛盾的存在。(4)单一性与多重性的矛盾。尽管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发展的要素构成及其运动坐标却相对单一,社会和谐的要素构成及其运动坐标则是多重关系的组合,两者之间具有不一致性。如经济增长虽然也受制于政治、文化、自然等因素,但相对而言则是独立的运动,经济增长甚至各个产业增长,常常是单项度的跃进,而社会和谐则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多重关系叠加的结果。如果坚持经济主义,单项冒进,同样会带来多重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社会不和谐。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与负相关,理论上统一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实践上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任何改革和发展,都是对旧格局的破坏和新秩序的构建。社会发展无论是量变还是质变,都是渐次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打破旧的社会和谐格局,追求新的社会和谐格局。任何发展都是不和谐——和谐、再不和谐——再和谐的螺旋曲线,表现出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因果相继的先后关系,而且看做是互为因果的平行关系,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调适

在现实层面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确定—稳定”的正相关的路径难以持久,这种模式难以维护。因此,要“正确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15)为了社会和谐,必须不断地调整发展的路径,调整民众的心态,使科学发展适应于社会和谐的理想要求。

首先,以发展的姿态对发展路径进行全过程调整与校正。“每一代人都以为通过横渡河流就能够了解整条河流的全貌,而实际上这必须通过纵贯河流才能办得到。”(16)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变量,从而增加了发展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例如,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就迫使中国政府由年初采取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转变为年末的“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引起社会发展的变量千变万化,理想的发展路径总是受到各种变量的影响而偏离理想状态,甚至引起社会不和谐。所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变量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发展政策,改变变量供给,不断地校正发展路径,“冲气以为和”,进而趋于社会和谐。

其次,以改革的姿态对发展路径进行全方位调整与校正。科学的本质在于遵循规律,和谐的本质在于关系协调;规律是关系的反映,和谐是关系的状态。因此,调适发展路径,就要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各种关系。其中主要有三大关系:调整发展方向,改善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发展方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发展欲求,改善人与自身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是关键,调整人与自身的关系是核心。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7)尽管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的自身发展。三大关系都是以人为中心和根本而展开的联系,而人是否能够做到关系和谐和感知关系和谐,又在于人的心理反映。“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真正弄懂并正确践行‘欲不可去,求可节这一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没有这种‘特殊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18)在调整各种关系中,既要为了人、适应人,在发展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又要引导人、提高人、教育人,倡导和普及传统的“节欲”伦理,做到“知足”,不再去无限地剥夺自然、剥夺他人。基于这个道理,胡锦涛多次强调,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程度,都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只有这样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才能够真正趋向社会和谐。

无论是对发展路径进行过程调适,还是对发展路径进行关系调适,都要坚持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9)。人对科学发展的实践和把握,人对社会和谐的感知和体会,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社会现实和价值理想的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发展的统一,改革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观念,改革不符合社会和谐的体制和行为。正如胡锦涛指出的那样,“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促进社会和谐”(20)。只有“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

注释

①庞元正:《什么是发展观所说的“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4期。

②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7页。

④(11)(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7、532、693页。

⑤刘俊杰:《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页。

⑦王荣江:《知识不确定性的凸现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⑧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⑨熊月之主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序言。

⑩吴振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新认识》,《理论动态》2008年9月20日。

(12)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13)(14)(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2、345、67页。

(15)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新华社2005年6月26日电。

(16)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23页。

(18)沈其新、汪太理《和谐之魂》,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序二。

(20)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08年12月18日电。

责任编辑:思 齐

猜你喜欢
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发展路径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