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礼增
摘要:纵观古典诗词,有许多描写愁怨的名篇佳作,读来令人心驰神往。其中所写的愁多种多样,有国愁家恨、离愁别恨,有仕愁,还有闲愁,本文分别从这四介方面列举具有代表性的词人与作品进行说明。
关键词:国愁家恨;离愁;仕愁;闲愁
清风细雨流水,青丝愁肠飞絮。纵观古典诗词,有许多描写愁怨的名篇佳作,读来令人心驰神往。其中所写的愁多种多样:有国愁家恨、离愁别恨、仕愁,还有闲愁。也正是由于词人们在生活上、事业上、感情上的不如意,才创造出了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
一、国恨家愁
我们先来看愁中之最,那就是国恨家愁。其中的代表作就数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将满腔哀愁形象化,“向东流”更是将愁之无边表现得酣畅淋漓,怎一个“愁”字了得!“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更容易引起共鸣,于是此句一出便千古传诵,堪称写“愁”句中一绝。李煜所抒发的是亡国之君的个人哀愁,这种个人哀愁谈不上什么社会意义,但是却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有不幸遭遇或者丧失掉某些美好东西的读者,很容易从阋中引发出自己的愁苦之情。李煜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己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词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是伤春悲秋,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二、离愁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此句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新;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使人读后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然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可替代的思念,让他以无怨无悔的执着演绎着,脸庞的瘦削、颧骨的高突、身上的青衫都可以装得下另外一人了,却从没有后悔。这一切皆因对她有无边的思念,从而心甘情愿为爱受煎熬。这无期的守望,皆因为他们真挚的、永恒的、“终不悔”的爱情。
三、闲愁
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人的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词人们又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词人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表达了词人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也成为了千古绝唱。
四、仕愁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只能做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便一抒郁结在心头的悲愤之情。他此时感到自己好像当年东晋北伐的桓温,看到了十年前琅邪栽种的柳树已经十围,不禁流泪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光阴无情,年复一年。时间就在风雨忧愁、国势飘摇中流逝,而自己的济民救国之志尚难遂愿,好不痛惜。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在感情上,它更深一层地抒发出辛弃疾功业未就、有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恨,使人生不得志的忧愤跃然纸上。
愁是任何人都有的一种情绪,而词人们由于其特定的身世、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心情把愁写到了极致,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也让我们在欣赏他们作品的时候,为这些诗人们的深情所感染。但愿今天的人们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