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台锣鼓”更精彩

2009-06-20 10:02方朝红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4期

方朝红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彩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乏味、雷同的课堂导入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好的开场白则会使一节课起到石破天惊、先声夺人的效果,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叫人一见钟情。

关键词:知识激趣法;回顾联系法;名句导入法;激情导入法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彩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乏味、雷同的课堂导人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好的开场白则会使一节课起到石破天惊、先声夺人的效果,整节课也因此如高崖泻水,汹涌澎湃。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叫人一见钟情,学生倾心于此,便会积极主动地受教,使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把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导语设计有很多方法,而一个优秀的导语设计,或将文章的论点点明,让人明了所持观点;或开篇言志,自然表明情感倾向;或明确说明对象,紧扣说明对象特点……如此,教师讲课能意在课先,顺势而发:学生听课则明察意图,一目了然,正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具体介绍几种导人新课的方法。

一、知识激趣法

所谓知识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丰富的生活阅历,较广博的知识,用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的方法。如《智取生辰纲》一课可设计这样的开场白: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多少平民奋起反抗,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一个义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晁盖的果敢英勇,吴用的机智精明,杨志的急功近利……

这样的开场白以教师的阅历和认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自然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回顾联系法

回顾旧知、前后联系是导人新课的又一常用方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的知识出发,结合所授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论语》开篇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断地温故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如导入《江城子》可以这样开头:苏轼诗、文、书、画无所不能,是一个异常聪明,思维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非常喜爱的难得之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被称为北宋名家。其散文《核舟记》、诗歌《题西林壁》、词《水调歌头》,接着让学也背诵其中的一些名句,教师再简单介绍其在诗、画等方面的成就并切入新课。

这样,由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话题,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使之热情高涨,课堂就会出现活泼热烈的教学情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学生自然受益匪浅。

三、名句导入法

古诗文中的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人课文时,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引用古诗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古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象,从而感受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代描写乡愁的诗文很多,在教读《乡愁》时,就可以引用古诗文名句来设计导语:

描写乡愁,表现离情别绪,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锘灏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李白的“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范仲淹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们都是借助自然景物来直接抒发内心的愁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乡愁这个主题的。

四、激情导入法

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茫茫是重要的一环。教《山市》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智慧的人类,同时也带给人们无限的生活情趣,如日月星辰、风云雨雪、江河山川,还有那带给人类灾难的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更有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现象,给人以梦想和探索的原动力,如令人神往的海市蜃楼,但还有比海市蜃楼更虚无缥缈的山市,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它的神奇吧!

总之,课的导人,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精彩的导入语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