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国贤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人规格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突出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素质;人才多元化;创新;对策研究
在未来快速的社会发展中,用人市场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需求与就业结构变化使劳动力跨行业流动性增加,对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问题,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中心,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人才变化的综合趋势
随着人才市场的迅速发展,面向市场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理论又能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职业教育培训人才的目标。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因此,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知识三位一体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基础知识是前提。专业技术知识是重心,相关知识为辅助。只要做到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知识精通,相关知识宽厚,就能基本做到一专多能,触类旁通,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在能力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外语阅读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核心
在如今这个市场化的时代、知识的时代,中等职业学校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应履行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文化、传递信息和服务社会的职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实现着造就人才、塑造人才的伟大使命,而且更要强调教育功能与培养功能的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探索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更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不应只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而应主动塑造、培养人才。与此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始终站在市场的前端,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是一个过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在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动力”。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总是以管理思想的变革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并形成制度化,以始终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先进,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体用。
三、相对应的策略
从人才规格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急需加强和改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使其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分阶段完成学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圆满完成学业。这样一来就可以令中等职业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市场所需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应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语、计算机已成为任何一门专业都不能缺少的工具学科,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它像一种必备的工具一样,没有它就很难深入到现代社会中。中等职业学校应在各专业中加大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使用各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能力。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