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灿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文人学者便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然而,兴趣在政治课上却很少被培养起来。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比如说学生的因素,教师的因素,教法的因素。然而最根本的是,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没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应有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如何才能更好地让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功能充分地展示呢?这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想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来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分为三步,第一步,激发兴趣;第二步,巩固兴趣;第三步,发展兴趣。
一、激发兴趣
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的产生,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没有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不会对这些科目有学习下去的欲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我在上每节课的时候,并不急于讲这一课的内容,而是根据课堂内容问一些与内容相关的社会新闻、重大时事。比如奥运会,金融危机等等,通过提问,学生的兴趣自然就开始产生。这时,趁热打铁,把课堂内容引入到提问中,学生便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这节课的一开始便把学生引入到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学生便可体会到政治课讲的都是大干世界的事,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政治课不单纯是背一背,画一画,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对政治课产生兴趣。
二、巩固兴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这才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如果想使学生对政治课保持持久的兴趣与耐心,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以便达到巩固兴趣,使学生产生习惯性的学习动力。
1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政治教学中来,但是如果还只是一味地灌输,自然就会把学生的兴趣打压下去,此时,一定要先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时时刻刻与教学活动挂钩。一般中学生的参与意识比较强,表现欲望也很强烈,他们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肯定。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如: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进行小组讨论、进行问题抢答等。这样,课堂上能充分地体现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空前的发挥,学生乐于上政治课,在政治课上能学到东西,学生自然愿意上政治课,无形中便把知识学到手了。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占主体作用是真正的课堂,但是如何时时保持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实现形式。不能让学生感觉总是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不然,时日一长,学生自然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样,学生不但不会产生新的兴趣,反而会连原来的兴趣也消磨殆尽。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试举几例:(1)时事演讲。在课前指定学生进行每日的时事演讲,要求学生不但能清楚时事的情况还要清楚时事的背景,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与表现欲。(2)课堂辩论。有目的地进行课堂辩论。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可以按顺序或点名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们的想法互相融汇,取长补短,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兴趣被巩固了。(3)情境表演。根据课本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品编排与表演,但是一定要体现出课文内容,并把内容融入到小品表演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总是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学习政治的兴趣自然会一直被调动起来,这样通过反复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被拉起来了。
三、发展兴趣
任何学科的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在实践中的应用。政治课更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作为政治教育的实践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走出课本,融入社会,将学科知识与校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价值规律,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每年的夏冬季节水果蔬菜价格不同的原因。
总之,只有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才能出好成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巩固和发展学生兴趣,使学生融入到政治学习中来,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