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点滴体会

2009-06-19 02:09孙宏民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体育

孙宏民

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构成的一部分,而小学体育又是学校体育一个小系统,它具有打基础、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性质,这种教育的学习与普及活动则体现了体育的义务性、基础性、全面性等基本属性。正是这种属性,决定了体育教育作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有着教学目标。就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的性质,才能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发挥体育教育的效能。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就此谈些体会。

一、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部分学校一味地追求优秀率和升学率,视体育教学为“小四门”之一(音乐、体育、美术、微机)。纵观部分农村小学,尤其到总复习阶段,体育课常被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侵占,有的教师甚至说:体育课无非不就是让学生玩,学生玩得还不够嘛?还要专门开课让他们玩,不就让学生玩疯了吗?受此影响,体育教学工作步履艰难。正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体育教师变得自由散漫,在教学中不强调学习体育的目的、意义,以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在学校的体育课重要场所——操场上,我们不难看到“放羊式”教学,这样更导致其他教师和学生产生体育课上与不上、上好与上坏一个样的思想,学生头脑中的体育课就是一个字“玩”。这不仅谈不上学科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而实际上,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样,就能避免片面追求学科优秀率和升学率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冲击与影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育内容广泛。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特点,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甚至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协调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以正常、健康的心态参与到各种活动或比赛中来。同时,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使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到实处,这样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能陶冶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还必须要转变体育教学“仅是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应积极开发体育教育的多种功能,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更不能脱离教材,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去揭示,即要做到潜移默化,教师灵活地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投掷垒球的“拉满弓”辅助练习,可以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品质;还可以教育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友好相处,热爱集体,增强竞争意识。投掷垒球过程中教育学生不抢好球,不捡近球把方便留给别人的良好品德等等。同时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进行“抢种抢收”、“支援前线”等游戏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热爱祖国等教育。而在进行“高人”、“矮人”等游戏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陶冶其情操。如新编小学生校园集体舞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在每年都要举行的“冬季长跑迎新年”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契机,给学生讲解部分运动员的辛酸历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不怕吃苦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同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和风细雨般地讲道理,循循善诱,又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潜在影响;既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为主,又要对不良现象进行善意的批评。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多渠道的,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我们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现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小学篮球为例,我们用相对少量的课时进行篮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篮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去。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心态。这样,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知识,此时,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他们就会形成自己的锻炼能力。

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特长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笔者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和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学生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可以打破班级界限,比如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组别,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各单项制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由班主任教师协调进行指导,为学生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我们只有在小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深入地探索、思考,揭示其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教育体育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