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2009-06-19 02:09胡志国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愚公素质教育作文

胡志国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

语文素质教育,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趣谈讲授法”提出了“变枯燥为鲜活,化艰深为浅易”的法门,“探疑法教学”则在启发式、发现法等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别树一帜,这些新的教法都值得语文教师去借鉴或者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包含着很强的创新教育因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价值在于产生新思想,思维的本质是创新,而作为思维的工具的语言也具备创新性,以语言思维教育为基本内容的语文教育也相应具备创新性。

阅读教学是以课文为教材的教学活动,课文是一篇由写作者或作家创作出来的文章或作品,是创造的产物。他们都是主客观结合的社会存在物。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理解评价这些文章或作品,除客观以外,同样包含着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性。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看,读者阅读作品也是作品的创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创造的体现。根据阅读文章作品的这一特点,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或作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揣摩就是回想回味,就是对文章的语言文字反复地思考推敲。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产生新的认识、发表新的见解。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现代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世界,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活动。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讲,立意选材都要求出新。“创意选言皆不相师”。文章最忌讳的就是雷同。例如: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使文章有所创新。有个同学读了《愚公移山》后,一反“愚公不愚”的说法,写了《愚公真“愚”》。他认为搬山不如搬家,搬家与搬山相比,既省了人力又摆脱了困境,一举两得。愚公蠢就蠢在搬山找不到解决困难的简便方法,和困难硬碰,劳命伤财。再说搬家也不是向困难让步,而是克服困难的方法,如果都去硬碰硬,战争中就没有战术可言了,此外,移山填海既毁坏花草树木,惊扰珍禽百兽,又危害海中鱼虾,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愚公实在不智。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逆向思维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此外,作文中还可以“同中求异,推陈出新”,教学《失街亭》后,老师常常让学生评论马谡的形象,许多学生都从马谡骄傲自大和脱离实际的方面立意,大加批评指责,但有的学生却能在批评马谡刚愎自用,死搬教条的同时,赞扬他不降,不逃,不推卸责任,不徇私情。挺身而出,以身殉法的忠贞,使旧题显出了新意。

从语言表达形式看,也要求创新,用心理学的话说,这是语言的生成,也就是语言的创新,所以,整个写作活动就是最直接的创新活动。根据写作活动的创新性,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时,作文教学应该把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并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要有新的发现,构思要“标新立异”,谋篇布局,构建篇章,采用写法,遣词造句都要新颖,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统一,口语交际教学中,听与读相同,都包含着创新教育的因素。总之,语文教育进行创新教育决不是外加的,而是语文教育本身固有的。

我们要强化创新教育观念,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因素,充分利用创新因素实施创新教育。

猜你喜欢
愚公素质教育作文
现代愚公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更应当“愚公”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