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6-19 02:09赵立艳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溶质个性化物质

赵立艳

“多元智能”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即我们经常所说的“个性”。个性化的学生往往擅长于各人特定的智力,如有的学生擅长化学推理;有的学生对化学现象观察敏锐;有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化学课题的研究能力等。面对21世纪这个科技大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的任务是当务之急,其关键是逐步培养和形成创新的个性,有创新个性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才会积极地树立创新的意识。由此可见,正确引导个性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在近几年的化学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究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个性”,慧眼识珠

在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中,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社会环境,所接触的人、事物各不相同,这就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化学生的存在,而正是这种个性与差异,却蕴含着巨大的财富,潜藏着创新的火花。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这种个性化,正确引导,积极鼓励。

例如:在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节时,我给出这样一道题:如果将5克某物质加入到95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百分之五吗?有的同学说:“溶质质量为5克,溶剂质量为95克,则溶液质量为100克,当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百分之五了。”正当我要对这种结果进行评价时,班里有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大声说:“那可不一定。”这一声把全班同学下一跳,我定睛一看,原来这位同学竟是班里一位调皮得出了名的学生。该生个性很强,但头脑灵活,遇事很有主见。若在当时我很生气地训斥他一顿,则不仅于教学毫无意义,而且可能在有意无意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此,我微笑着从抽屉中取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几种物质:一种食盐,一种胆矾,一种生石灰,让刚才那位同学上台前来给大家讲解,我坐在他的位置上和同学们一起听。只见这位学生边动手实验边兴致勃勃地对问题加以分析和推理。我猛然觉得眼前豁然一亮:真没想到这么一位个性很强的调皮学生的思维竟如此活跃,推理过程竟是如此缜密,真庆幸我当时的举动,否则险些扼杀掉一个创新的火花。

二、借助“网络”,诱其上钩

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多彩的网络世界也正一步步入侵着每一位中学生的思想领域。好奇心的趋使可能会使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一不留神步入万恶深渊,这对于有个性的学生而言更应慎之又慎。如果我们教师能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诱其上钩,引导学生在网络这个危险的领域艺海拾贝,去寻找更多、更可靠、更详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去进行科学探究,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飞速的发展。同时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又能亲身体验到驾驭知识、解决问题的自豪感,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深、更透。

例如:在讲了铁生锈的条件、除锈及防锈措施之后,我给大家出了这样一个题目:铜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广泛存在,那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有些铜制品时间长了,表面也会生锈?像古代的铜钱、铜制的眼镜框、一些铜制器皿等,它们表面所形成的锈是_种什么颜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什么?铜在什么情况下易生锈?这种锈是怎样产生的?可用什么物质将其除掉?在以后的使用中如何防止铜生锈?有哪些防锈措施等。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纷纷要求自己上网查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网的热情。对于那些个性很强且头脑灵活的学生,则多留些趣味性强的问题。如:目前国家卫生部查处的三鹿奶粉中毒事件是什么物质引起的?这种物质有哪些特性?会造成哪些危害?在一些食品中发现的工业染料“苏丹红”是一种什么物质?震惊全国的山西假酒中毒事件中,假酒里有什么等等。像这些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更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待上网查询之后再让他们写成相关报告或小论文,并在全班乃至全年级中传阅。这样不仅培养了这些学生的创新个性,激发了创新意识,更树立了他们在师生中的威信。

三、孕育“温床”,助其成长

“填鸭式”、“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气氛不仅紧张,而且完全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创新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个性发展受挫,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感到头痛和厌烦,成绩滞后,乃至放弃学业。反之,宽松、融洽、开放的课堂教学可营造出“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强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又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能使学生自己个性地去思考、去参与、去感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鲜明的个性。

《化学新课标》倡导的是科学探究,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知过程来获得知识,最终目标是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变得爱学习、爱思考,展现其个性,促使其创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巧妙地将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并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对教材演示实验的处理问题,我做了如下的改进:

1引导学生适当改变教材中的仪器及操作程序,创新一些演示实验;

2将一些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探究;

3由全体学生进行评价。

这样个性化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多,创新思维得到启发,学化学的积极性更高了。

四、不断“激励”,增其自信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有个性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情绪不稳定,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有些想法脱离实际。对这部分学生在平时教育中不能采取过激行为,更不能“以硬碰硬”、“一棒打死”,否则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同时也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形扼杀。我们要学会以柔克刚,平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晓之以理,以一颗赤诚的心去感染、打动这些个性化学生,让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充分施展自己独特的创新个性,增强自信。

总之,教育的使命是“人”,起点也是“人”。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我们每位教师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必将会涌现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猜你喜欢
溶质个性化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滴水成“冰”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