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述

2009-06-19 08:24姚文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10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

姚文英

[摘 要] 以“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加大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实践课时,实施“通用知识”与“专用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形成“六大课程模块”,即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为公共、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财务会计课程模块,财务管理课程模块,财务分析课程模块,专业综合应用模块,毕业设计模块六大模块体系,同时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模块,增强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关键词]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0.015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0-0044-03

一、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述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的兴起,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企业的重新构建,这些总体环境趋势,既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生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目前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人才层次定位也要求做到相应的转变。从目前我国“五大”专业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工来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教学方式受限于课程体系设置亦较为单一,本科教育的高校教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不能胜任新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也需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变革。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增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加大课程实践的课时。

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重述

财务管理专业以“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目标作为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本文借鉴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大应用性的职业技能课程或课时比例,重述现行的课程体系,形成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六大课程模块”,实施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通过四年的本科专业培养,力争使学生成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新经济形势要求,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本文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为六大模块:即公共、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财务会计课程模块,财务管理课程模块,财务分析课程模块,专业综合应用模块,毕业设计模块;同时将职业技能模块融入课程模块。“通用知识”培养阶段,时间约为1.5年,主要进行英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专用知识”培养阶段,时间约为1.5~2年,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动手能力强化。用半年或1年时间,安排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或专业软件模拟训练。拓宽实习实践的类型,加大专业实践课时学分,加强专业实习的有效性,使教学、实习、就业与考研紧密结合,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要。

推行与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重点改革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和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化实践教学,打破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30%;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时不仅具有从事财务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而且具有从事财务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伴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证、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证、国际财务管理师证等“四证”的取得,学生综合素质会明显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养不断积聚。为适应未来学生就业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将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公共、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同时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在财务会计课程模块学习中考取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证,在财务管理课程模块、财务分析课程模块学习中考取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证、国际财务管理师证书。

为适应新型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应改革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为六大模块:即公共、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财务会计课程模块,财务管理课程模块,财务分析课程模块,专业综合应用模块,毕业设计课程模块。在不同的模块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见图1)。

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在学生学习的第一、二学年完成,主要为按照本科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学习外语、计算机、数学等公共课程和会计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模块安排在第二学年,主要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及实践,进行较为系统的会计职业技能培训。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安排在第五学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高级会计课程及实践,将学生已具备的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的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收益分配等专业内容密切融合,一方面巩固会计模块技能,另一方面掌握与会计不同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温故知新。高级会计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为其将来工作奠定宽厚的专业基础。财务分析、资产评估课程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主要学习财务报告(表)分析、资产评估等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课程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性较其他专业课程相对较弱,因而在教学中应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改变一般本科教学中注重课程理论性的教法,应避其短,扬其长——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师生互动方式增强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专业综合应用模块安排在第七学期,主要学习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及实践。毕业设计课程模块在学生学习的第八学期,主要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

(1)大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考取国家认可的四证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学有所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明确的目标模块学习中,在校内多种专业课程的实习中,在校外单位的顶岗实践中,学生的会计、财务、评估、财务分析等方面的潜力均得到了挖掘,综合素质和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2)适应工作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仿真模拟实践的培训仿佛就在用人单位工作一样,相关财务岗位从简到繁轮动实习,几乎将未来工作涉及的基础岗位工作在学校即较全面地进行了一番实战,毕业走出校门到实际的财务岗位时学生可以在零时间上岗工作。

(3)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就业率。适应时间短、马上就能顶岗、反应灵敏、很快熟练岗位工作是用人单位的共性要求,改革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这些要求,使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增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特色和美誉度。

(4)自主创业信心增强。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就业信心饱满,身心健康,即使不愿为人打工,也完全可以自谋出路,自主创业,并增强创业成功的概率。

(5)更加符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更适合目前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