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
陈洁现年23岁的陈洁无疑是当代古典乐坛最令人激动的新星之一。近期在美国权威音乐网站KDFc评选的2008年全球30岁以下30位最杰出的古典明星中,她与朗朗、李云迪同在其列,成为亚洲新一代女性钢琴家的代表。
自她18岁时的比赛现场录音被“千岛湖”唱片公司成功推出后,又应邀与现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唱片公司“纳索思”合作,录制推出了备受好评的《中国钢琴名曲集》。这是陈洁多年来渴望把中国音乐带入世界主流曲目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使她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以全部本国音乐为主题录制专辑,并被国际重要唱片品牌发行的女钢琴家。
何谓“经典”?这个在当今推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时代里被多少滥用了的词,无可奈何地磨褪了它原有的清高与特殊,身不由己地披上了一件艳俗的外衣。也许在你还没反应过来时,她已不成文地变成了“出色”、“漂亮”等词的替身。相信大家每次路过书店,都难免会被许许多多“xx经典散文集”、“xx年度经典语录”等书籍吸引着眼球。而拿音乐界来说,媒体、海报、节目单上,无数“xx年最经典的演出”、“xx跨时代经典录音”等标题更是扑面而来。
难道我们已进入了“经典”的时代?
按照字典的说法,“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经典和精品,也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针对指某作品的高质量,而并不具备“经典”所据有的其他特性,
对于我来说,这个词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涵盖的时间性。“经典”一定应是不年轻的,像淘金者筛阿里的金沙那样,经过历史的冲刷筛选而沉淀,最终价值永存并被后人珍惜。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些永恒的,不局限于当时那个时代的灵魂一拿中国文学举例,从远古的《诗经》到《论语》,一直到《红楼梦》、《三国演义》……无不是以其自身的文字张力与穿越朝代的人生哲理活到今天的。“红偻”里的人情事故,“三国”中的斗智斗勇,都可在现今社会里找到呼应。可被称为经典的作品,不是当时定位的结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穿越了长长的时空隧道和密密麻麻的樊篱,仍然魅力丝毫不减当年地感动着我们。
能在一个领域里成为“经典”已极其不易,能够横跨文学与音乐这两种人类主要的沟通与流传方式的经典作品则更是屈指可数。《梁山们与祝英台》、《白蛇传》、《柳毅传书》、《董永与七仙女》,因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而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四个传说又全都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与向往。其中最有悲剧色彩的《梁祝》则更加成功地以包括中国古典戏曲、西洋配器、舞蹈、电影等各种手法而深入人心,而其脍炙人口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则经过50年的考验,依旧牵扯着我们的心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之作。
大约一个月前,刚从墨西哥巡演回美的我接到一个深夜来电。虽然三月的墨西哥还没有爆发猪流感,但之前的频繁演…安排与行程奔波让我对4月初的几天空白日子感到无比奢侈。“抱歉!一定把你吵醒了巴?有点急事需和你商量……”电话那头是我在北京的经纪人,“今年5月27号《梁祝》诞辰那天,国家大剧院要举办一场隆重的庆祝《梁祝》50周年纪念音乐会,并想借此机会上演《粱祝》的钢琴协奏曲。你那天有档期吗?”这下我清醒过来了,“时间应该可以,但怎么好像没听说过《梁祝》的钢琴版本啊?”“说得没错!其实在1985年许斐平先生第一次演奏过,之后在10年前李坚先生在《梁祝》40周年庆祝时也演奏过。但原作者陈钢老师一直觉得这个钢琴版本还不够成熟,所以也一直没有出版。他希望你能一起参与创作,和他一起把这部作品最后完善”
放下电话后,我久久不能入睡,在50周年音乐会这个特殊的日子被选为《梁祝》的钢琴诠释者,并于我国最高音乐殿堂——国家大剧院演出,无疑是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但同时我也清楚地看到这与面临的挑战是成正比的。毕竟小提琴的版本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了根,经过50年众多大师的演绎,人们一提到《梁祝》,脑海里就会浮现小提琴家那时而如哭如诉,时而激情似火的演奏画面。我有把握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给大家带来一个耳目一新,并有足够说服力的钢琴演奏版本吗?
在海外从留学到职业演出这十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国家的音乐作品对其在世界音乐领域地位的重要性能称之为主要学派的如德奥、法国、俄罗斯等,无不是有着丰厚的曲目文献作为支撑的。作为经常旅行各国的演奏家,我常常会因不能更多地通过祖国的音乐让世界和我们交流而感到遗憾。近几年我一直在尽可能把中国音乐编入我的独奏会曲目,并录制了《中国名曲精选》专辑,希望能将我国美好的音乐带给世界,能让外国的演奏家也把中国曲目列入他们的节目单中。我一直渴望着能有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协奏曲方面,冈为这是一个最好的能让许多国外乐团通过合作,以互动的形式学习了解中国的音乐语言。我越想越激动,这正是个能为推广祖国音乐尽力的方法啊!当即立断我订了两天后回国的机票,时间实在是非常紧迫了,虽然结果被人们不接受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我依然决定尽我所能,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只睡4小时,首先把所有能找到的版本听了一遍,特别是比较小提琴版与原有的钢琴版,我发现前者完美地运用了小提琴特有的“钻心”特点,以滑弦、揉弦、跳弓等手法把妩媚婉转、潇洒活泼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而后者相比之下则没有把钢琴的音色特点与演奏优势完全发掘出来。我认为如果只是想通过钢琴把小提琴的东西演奏出来,那么不管怎么弹也只是一个漂亮而苍白的拷贝而已。弦乐的发声特点让演奏者在一个长音里就能表现出七情六欲,而钢琴从机械角度来讲是个打击乐,也就是说它的一个音发出后就开始走向死亡,所以钢琴在旋律的表现上达不到弦乐的淋漓尽致的效果。于是我开始着重于设法加入丰富的织体、丰满的和声,突出钢琴的音域跨度、多变音色、力度与弹跳性等优势。同时加上频繁地与陈钢老师切磋交流,我更学到并加入了许多特别的音色语言,像如何通过双手小二度震音来模仿悲惨的哭泣,以及“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重要性与特殊魅力。
首演的日子在一天天靠近,这部“钢琴梁祝”是否最终能如我所愿,成为中国音乐曲目里的栋梁作品要等大众与时间来决定。我衷心感激能成为这部经典作品历史中的一分子,并有机会以我的知识与钢琴演奏经验为之注入新的生命。虽然表现形式与手法有所差异,但不论用戏剧、钢琴,或是小提琴、舞蹈,我们最终都在用不同的语言讲述着同一个不朽的故事,延续着同一个梦想!